服务化工人 [化海川流] 一键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海川百科 于 2021-2-2 13:43 编辑
0 I1 X g3 X- z8 |2 j- ?/ L3 f5 V; Q- L
简介
8 _) K, w* O1 O3 Q5 L磷酸或正磷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中强酸,化学式为H3PO4,分子量为97.994。不易挥发,不易分解,几乎没有氧化性。具有酸的通性,是三元弱酸,其酸性比盐酸、硫酸、硝酸弱,但比醋酸、硼酸等强。由五氧化二磷溶于热水中即可得到。正磷酸工业上用硫酸处理磷灰石即得。磷酸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加热会失水得到焦磷酸,再进一步失水得到偏磷酸。磷酸主要用于制药、食品、肥料等工业,包括作为防锈剂,食品添加剂,牙科和矫形外科,EDIC腐蚀剂,电解质,助焊剂,分散剂,工业腐蚀剂,肥料的原料和组件家居清洁产品。也可用作化学试剂,磷酸盐是所有生命形式的营养。
6 ]% d, C: G9 j3 X V: W$ A. q# I- L6 ?9 L
发现简史
3 E% b- M; y/ J$ \+ @' _6 P继德国商人波兰特发现磷、德国化学家孔克尔制出磷后,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也独立制出了磷,他也是最早研究磷性质及化合物的化学家,他在1682年发表的论文《一种观察到的冷光的新实验》中写到“磷在燃烧后生成白烟,白烟与水作用后生成的溶液具有酸性。”其中的白烟正是磷酸酐(五氧化二磷),而与水作用生成的溶液即为磷酸,然而他并未对磷酸进行进一步的研究。1 O1 m4 w# h2 }6 O
研究磷酸最早的化学家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2年,他做这样的实验:将磷放在以汞密封的钟罩里使其燃烧。实验结果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量的磷能燃烧于某容量的空气中;磷燃烧时生成无水磷的白色粉片,如细雪一般;燃烧后瓶中的空气约剩原来容量的80%;磷燃烧后较燃烧前约重2.5倍;白色粉片溶于水即成磷酸。拉瓦锡还证明磷酸可用浓硝酸和磷反应制得。; ?0 J3 |! r2 A$ ~0 i
大约过了一百多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做了许多农业化学的实验,揭开磷和磷酸对植物生命的价值。1840年李比希著的《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证了土壤的肥力问题,并指出磷对植物的作用。同时,他还进一步探究了磷酸及磷酸盐作为肥料的应用,从此磷酸的生产进入大规模化时代。, ^3 H$ u; L3 {6 P2 _6 G7 N) i
1 R3 \5 S Z5 K0 A! f9 k
物质结构
) D, U5 |1 L6 m" P8 [9 C正磷酸是由一个单一的磷氧四面体构成的磷酸。在磷酸分子中P原子是sp3杂化的,3个杂化轨道与氧原子间形成3个σ键,另一个P—O键是由一个从磷到氧的σ配键和两个由氧到磷的d-p配键组成的。σ配键是磷原子上的一对孤对电子向氧原子的空轨道配位而形成。d←p配键是氧原子的py、pz轨道上的两对孤对电子和磷原子的dxz、dyz空轨道重叠而成。由于磷原子3d能级比氧原子的2p能级能量高很多,组成的分子轨道不是很有效的,所以P—O键从数目上来看是三重键,但从键能和键长来看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纯H3PO4和它的晶体水合物中都有氢键存在,这可能是磷酸浓溶液粘稠的原因。
* f, ?/ `6 g. u
) L& [8 k7 m2 f' s, }7 E' W
: c3 P/ U4 h: b* R* Y8 P- V2 `物理性质
8 \8 K6 D! K W/ K; w; `熔点:42℃6 a2 R: v( w! A: \, n( e V
沸点:261℃(分解,磷酸受热逐渐脱水,因此没有自身的沸点)
, Q9 t5 B) S; K市售磷酸是含85%H3PO4的粘稠状浓溶液。从浓溶液中结晶,则形成半水合物2H3PO4·H2O(熔点302.3K)。
2 q4 i/ b) c5 }2 Z6 ^
4 ?. G' G& l; Q- w* O8 S/ n结(冰)晶点:
0 R; B+ J+ P l磷酸属于中强酸,其结晶点(冰点)为21℃,当低于此温度时会析出半水物结(冰)晶。当然,通常磷酸在10℃以上甚至更低温度下也不结(冰)晶,这是由于磷酸具有过冷的特性,也就是实际上市售的磷酸在低于21℃时会偏离其结(冰)晶点,不会立即结(冰)晶的现象存在。但这样的低温只要维持一段时间,在静止的状态下,磷酸很容易产生结(冰)晶。
1 _$ d+ v& o# Q0 Z3 X$ b磷酸结晶就像其他液体结晶一样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其化学性质不会因结晶而改变,也即磷酸的质量是不会因结晶而受影响的,只要给予温度熔化或加热水稀释溶化,仍可以正常使用。
p$ b+ J# n* J结晶特性:磷酸浓度高、纯度高,结晶性高。根据经验,当气温在4摄氏度上下,浓度大于85%时,其结晶性增大,若不慎混入结(冰)晶磷酸,会造成原本没有结(冰)晶的磷酸立即感染而结(冰)晶,而且磷酸结(冰)晶异常迅速,直致磷酸储存容器大部结(冰)晶。磷酸结(冰)晶后,上部磷酸变稀,下部沉积针状结(冰)晶体纯磷酸。根据经验,75%磷酸在较低(4℃附近)的温度下也较难结(冰)晶,因此在较低的气温条件下,建议使用75%磷酸比较妥当。
" ~1 I! z- ?5 X3 [磷酸结(冰)晶好比水结冰,是其本身的物理性能,固有属性,不能改变,只有妥善保存处理才能防止结(冰)晶。
3 [5 M/ L3 Q5 E8 h8 Q) {) H$ c
$ ?( Z4 i1 P% f2 A) {* f; R化学性质/ t4 b E& e1 @; l _/ i
9 ]/ C/ x/ ?. t# @ ~ L
磷酸是三元中强酸,分三步电离,不易挥发,不易分解,有一定氧化性。具有酸的通性。
7 g; N% D3 v9 u: G& |* m+ xpKa1:2.12' O) h7 y! s4 |- Q6 E L
pKa2:7.205 a6 d6 S) m/ v" U N5 \; @
pKa3:12.36& k2 o0 }6 B! D
(1)浓磷酸可以和氯化钠共热生成氯化氢气体(与碘化钾、溴化钠等也有类似反应),属于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
- }: V1 r# v9 L% S, S! t& g3 A" `0 N; R" Y2 F
) E8 C! L' C6 E7 U4 @2 S原理:难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6 k$ U% ^$ J3 s8 I M) h- T- ?
(2)磷酸根离子具有很强的配合能力,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配合物。如Fe3+与PO43-可以生成无色的可溶性的配合物[Fe(PO4)2]3-和[Fe(HPO4)2]-,利用这一性质,分析化学上常用PO43-掩蔽Fe3+离子,浓磷酸能溶解钨、锆、硅、硅化铁等,并与他们形成配合物。
. C" G( M; e, ]( K* h# g(3)磷酸受强热时脱水,依次生成多聚磷酸,焦磷酸、三磷酸和多聚偏磷酸。三磷酸是链状结构,多聚的偏磷酸是环状结构。
- l3 r( i7 t' F& C: Z: D; r
3 {: Q$ v7 W& |' }(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浓热的磷酸能腐蚀二氧化硅,生成杂多酸。浓热磷酸还能分解绝大部分矿物,如铬铁矿、金红石、钛铁矿等。
' c: J- v( f# H+ M8 G) E磷酸盐
i9 \& s9 I5 o- p磷酸盐有三类:正盐(含
' |8 P0 A& L7 e0 Q; q4 n% x+ f),酸式盐磷酸一氢盐(含
4 j2 _- \; N; p/ O4 r5 D% f)和磷酸二氢盐(含" q; O# q2 y8 i/ e
)。- C# U4 [- }) N" {7 Y: A- c, @
三类盐之间的关系为:
% X( x2 j: F+ l+ Z5 l& t0 O(1)溶解性 n( r; N+ G- e3 S" q
正盐和一氢盐:除钾、钠、铵等少数盐外,其余都难溶于水,但能溶于强酸。
$ U8 Q+ V2 f" B# U0 y9 T二氢盐:都易溶于水。1 W% _: K$ ~# F% \. {
(2)相互转化
% P) a9 r6 }) v2 d/ \向磷酸中滴加碱液,随着碱液的增多,先后生成磷酸二氢盐、磷酸一氢盐、磷酸盐。: \8 C0 p& {6 {- C
向磷酸盐溶液中滴加强酸,随着酸的增多,先后生成磷酸一氢盐、磷酸二氢盐、磷酸。$ p" K- s. t0 b8 R
0 H- s( C- w& J2 p( O$ X1 P. T* [2 l b1 ~8 q" M
# @+ d! a4 Q9 A. K
) X3 T: v) z! q
主要用途
2 ^3 V/ ?4 Y, Z4 r. f, p) }/ C; z: ], N
3 \+ K+ o" p F% j, H
3 Q }# n% | L4 k z; I) N: r2 p
生产技术
- V) U# d+ P* c @4 c c6 i/ N9 R8 L; x1 u
8 O7 ?, I% @% s/ x
: v6 R7 U- v5 u7 u" [
安全防护
2 S+ k; P& D- C9 H) F1 M) J. @# B: Z% K% p6 w
I" D3 j( O: o2 g0 m* s
* K+ I9 i) q+ ]5 {4 B$ ?7 L
待增加
! A v) I/ Y$ k3 w/ }
' A2 m* P6 h; p5 F
+ A/ `# @" s' V: |$ r
相关资料
6 @8 J* X7 G; z; L# [2 A) z8 @8 D
( {& k) |9 ]0 X' e
补充内容
4 K) z& o9 S* ]4 b+ p( T
* m- T7 [" W) Q/ Z# Q& G/ v e7 m
待增加
6 a# h4 s3 d) x9 v: ~
' w3 U# x! f$ s) ?8 y0 R* n
本内容贡献者
/ K8 c. l. W7 `9 P i3 I8 X
; T y5 F( X9 O' `, I2 w# W
$ E4 ~6 N% P d8 L1 W
/ f+ Q) l' z7 U O% E& f: g+ y" g
! s8 A" M- H$ k* J2 C7 m, x* R" u
|
发表于 2021-2-2 10: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