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手机微信,扫码同步

用户名登录

用户名,密码登录

搜索
企业广告

[石油化工] 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别称:TDI

[复制链接]
2.5K |2
阅读字号:
知识达人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后访问IP辽宁省
海川顾问组(海友)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悬赏任务→ 发悬赏(0)  承接(0/0)   

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简介


5 t6 Q/ r* M, H& P有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两种异构体。按两种异构体含量的不同,工业上有三种规格的产品:(1)TDI-65含2,4-TDI65%,2,6-TDI35%;(2)TDI-80含2,4-TDI80%,2,6-TDI20%,最为常见;(3)TDI-100含2,4-TDI100%。与水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易与含有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作用。与二元醇作用而成线型聚氨基甲酸酯或聚氨酯树脂。# H3 N" M/ I6 A0 `" U' \8 Q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甲苯二异氰酸酯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 z! {" l0 c; b: x( L. i" O: i基本概况
  @2 W& P; z' v0 Y1 n5 }) M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有两种异构体: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是水白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在人体中具有积聚性和潜伏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异氰酸酯蒸气会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肺水肿;液体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液体与眼睛接触可引起严重刺激作用,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长期接触甲苯二异氰酸酯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对甲苯二异氰酸酯过敏者,可能引起气喘、伴气喘、呼吸困难和咳嗽。9 ?5 m4 t; o; L2 m0 M# @; s" {
与乙醚、二甘醇、丙同、四氯化碳、苯、氯苯、煤油、橄榄油混溶。能与含羟基的化合物、水、胺和具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脲、氨基脲等。甲苯用混酸硝化得到2,4-和2,6-***甲苯,然后在镍催化剂存在下加氢还原得到2,4-和2,6-二氨基甲苯,再在氯苯溶液中与光气反应制得。主要作为聚氨酯树脂的生产原料,用于生产聚氯酯泡抹塑料、涂料、橡胶、粘合剂、密封剂等。也可用作橡胶硫化剂、蛋白质交联剂等。包括泡沫塑料;聚氨酯涂料;聚氨酯橡胶;聚酰亚胺纤维和胶粘剂等也有一些应用。
6 T8 ?- Z5 n4 f中文别名:TDI; 2,4-二异氰酸甲苯酯; 2,4-二异酸甲苯酯; 甲苯-2,4-二异氰酸酯; 2,4-二异氰酸基-1-**; 二异氰酸甲苯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 甲苯基2,4-二异氰酸酯; 2,4-二异氰酸酯; 2,4-二异氰酸酯甲苯$ F: j! x' @6 ^# a2 e8 z
英文别名:4-Methyl-m-phenylene diisocyanate; TDI; Toluene-2,4-diisocyanate; Tolyelenediisocyanate; CRESORCINOL DIISOCYANATE; 2,4-TDI; 2,4-TOLUENEDIISOCYANATE; 2,4-Tolylene diisocyanate; 2,4-DIISOCYANATOTOLUENE; 1-METHYL-1,3-PHENYLENE DIISOCYANATE; 4-METHYL-1,3-PHENYLENE DIISOCYANATE
3 B2 n2 ?* ]. j分子结构式:; ^0 d; `2 ?% I, d/ A& ~

0 s6 O* D. E* Y; g, Z& P0 m, T. G. G( y: h, v
理化性质
' u0 |2 W2 q7 F9 h5 q" a; x  y甲苯二异氰酸酯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遇光颜色变深。相对密度1.22±0.01(25℃)。凝固点3.5~5.5 ℃(TDI-65); 11.5~13.5℃(TDI-80); 19.5~21.5℃。沸点251℃。闪点132℃(闭杯)。蒸气密度6.0。蒸气压0.13kPa(0.01mmHg20℃)。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0.9~9.5% 。不溶于水; 溶于丙同、乙酸乙酯和甲苯等。容易与包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胺、水、醇、酸、碱发生反应,特别是与氢氧化钠和叔胺发生难以控制反应,并放出大量热。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反应之一; 应避免受潮。在常温下聚合反应速度很慢,但加热至45℃以上或催化剂存在下能自聚生成二聚物。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遇热、明火、火花会着火。加热分解放出氰化物和氮氧化物。 [2]: R. F6 N' N2 j
折射率5654~1.5666,蒸气压2.8Pa(20℃)j和3.3Pa(25℃))沸点,106-107℃(0.67kPa)、120℃(1.3kPa)和1311C。(2.lkPa)。
. S1 y8 K: d2 v  V, m) {+ w0 {: H; y3 Q, Z( Z# L: n" Y
安全术语, h/ N4 Y' N4 y& C4 Y1 C" r
S23Do not breathe vapour.; h5 S* P7 w2 ?. H( W
切勿吸入蒸汽。
! n3 {; W  C/ |! k- k# ]* A( A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6 x% @/ ^4 F, J1 t- b9 D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X% ~: K6 `, @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 \8 G2 J/ u# B, j5 S) Q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 E' @# C& ?/ X  x+ T* y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 u1 b* v  E" e7 A  v# R/ Z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W2 N* b* V8 V3 B" T3 _" N) x

3 F  L7 n% D8 v$ X风险术语
/ H  _$ N! Z  j4 `R26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A4 h  Y1 {( X! Y0 ~
吸入有极高毒性。
; E. [- g% H7 s, \6 Y' T&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P# [3 M9 C) }. b: C2 }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0 w/ o9 W% F0 w! ?- Z2 V
R40 Limited evidence of a carcinogenic effect.
6 u3 W" O5 S9 a, a6 ^0 v4 u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T. M9 [% U1 f+ M7 [
R42/43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inhalation and skin contact.7 R. q5 C3 J% Z0 r' k. k
吸入及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c- M8 k3 G) I2 Y  I/ T
R52/53Harmful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 M( L" b. O6 k) T/ l1 n- M3 p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4 ~' ]$ c7 ]; h" r
7 x. X/ ]. ~* U/ Y6 l2 \6 d( M危害信息
  O: {# R( ^; D$ u
9 d) G" }8 v; m2 C" Z5 C燃烧和爆炸危险性6 d. b5 E3 l* p" H1 T
可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或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
$ h  c& F( ^+ I  X8 y% R! L3 ]7 q3 ]4 `& y1 }. ~# d# g% k/ \+ z3 v; Z
活性反应
% W* X- j, m- V% s7 f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与胺类、醇、碱类和温水反应剧烈,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加热或燃烧时可分解生成有毒气体。: r7 i$ q. K7 p" L3 C3 O4 }! ], X; C
( a9 t' z5 m, l0 P3 y" k7 |
健康危害% E- b8 ^* M  S/ Z6 n
高浓度接触直接损害呼吸道粘膜,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可引起肺炎和肺水肿。蒸气和液体对眼有刺激性。 部分工人在多次接触本品后产生过敏,以后即使接触极微量,也能引起典型的哮喘发作。对皮肤有致敏性。& l9 _# i# |) i+ T0 Y& z+ a
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9 m0 C' O" N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0.1(敏)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0.2(敏)。% _! ^4 I6 A$ [, B( j5 }( H
IARC:可疑人类致癌物" x, ~: u; m+ s" E
毒理学简介6 B7 d0 d8 v. W5 Y+ Q( E& N
大鼠经口LD50: 4130 mg/kg; 吸入LCLo: 600 ppm/6H。小鼠经口LD50: 1950 mg/kg; 吸入LC50: 9700 ppb/4H。兔经皮LD50: >10 mL/kg。4 @7 H, e. K& S& S
本品急性吸入毒性较高,经口毒性较低。主要有明显刺激和致敏作用。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支气管哮喘。& e+ E+ m9 y) C; b" a
人的嗅觉阈为0.35~0.92mg/m^3,另有报道为3mg/m^3。3~3.6mg/m^3时,对粘膜有刺激; 27.8mg/m^3时眼和呼吸道严重刺激。16mg/m^3,工作3~4周后,不少人出现急性上呼吸道炎; 0.5mg/m^3,工作一周,出现剧烈的咳嗽和呼吸困难。TDI引起支气管哮喘,可能系异氰基团与体内的蛋白质的氨基结合后,生成异性蛋白,成为抗原诱发的变态反应; 也可同时有药理机制和刺激作用。 2,6-TDI的刺激作用比2,4-TDI为大。9 Z: N/ C$ U! Q' A9 d

主要用途

% s0 x9 i8 F' n3 [% z4 a7 V
用于有机合成、生产泡沫塑胶、涂料和用作化学试剂
! N' e5 E5 l8 O1 }! L
6 b  n' X3 e" ]9 k- q& j

$ [! f+ R% U; I# Q4 _2 N
; F' f7 q3 `, N

7 Q+ z; w) R7 R, [8 Z2 y( ~* F

制备技术


) v) l7 D8 e. s9 x# c/ c由甲苯硝化生成***甲苯,再经还原得到甲苯二胺。甲苯二胺与光气反应即得TDI(以2,4-异构体为主)
% z- Z1 ?& u; _! I/ o, ~
, T4 t$ K2 \  D/ u, ?5 d, B; T

' N' Z9 D% o/ _8 Q$ Q
0 A( c3 F$ b# g

- e  _% j& y+ u2 A+ ?4 k
/ m- x- O0 ?, D8 b4 ^

  m, r: g1 h' j( b' w& k% }. Z

安全防护

9 B. D2 p8 N) S) W' g
安全措施+ K4 C- u: V0 q3 `
9 U) k7 `+ M9 B* a
一般要求# L4 l+ t. O3 l- a7 f+ }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6 k( W4 [/ M+ g% `& R密闭操作,防止泄漏,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4 j0 n- f! m/ C& Z" r.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耐油橡胶手套。/ v& X4 ~% v$ z0 W$ l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 ?% q- Q, S! b( s  P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醇类、胺类接触。7 s4 ^: x+ b6 s! |  f4 ~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L! @8 M0 r/ x' b

! o6 O; {* k0 W2 \0 n/ T- w操作安全
* a8 \% R+ w7 J, H# s1 Y" m(1)本品容易与胺、水、醇、酸、碱发生反应,特别是与氢氧化钠和叔胺发生难以控制反应,并放出大量热。1 y: w+ |# C5 E, k# X8 z$ B
(2)在常温下聚合反应速度很慢,但加热至45℃以上或催化剂存在下能自聚生成二聚物。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加热后会分解放出氰化物和氮氧化物。所以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K8 \3 G0 P. B8 L3 H2 {: R(3) 当承装TDI桶因被水污染后释放二氧化碳而膨胀时,应首先将桶退回供应商,然后用长锥或铁勾刺破桶顶,注意要将破损的桶放置在专门的管理区内,并注意排气通风。, K+ \9 z) W6 u9 t
(4)当桶翻倒入水时,应检查是否有泄漏,若无泄漏,将桶重新盖上并擦干;若有泄漏,将桶在水下密封,或送至陆上后再密封,在此过程中应该密切注意水污染引起的任何桶的压力上升。: K2 Y9 ]# n3 V- k7 w2 Z
(5)当桶翻倒和爆裂时,应将干沙或化学品吸收剂铺在受污染区(大面积),并将损坏的桶放入(过)大桶内,将用过的沙或化学品吸收剂收集在开口桶内做适当处理,并通过(过)大桶的排气盖排放气体。另外还要用二异氰酸酯中和液彻底清洗污染区。
7 w( U% y9 |3 u1 c9 ]" N(6) 对于TDI及废桶的处置可先与多元醇反应,产生泡沫,然后弃置或焚化。或者与液态除污剂的反应生成尿素衍生物。- Q- Z/ }0 I* B7 C4 |& r. g
(7) 对于盛装过TDI的桶可以先向桶内注入2至5公升除污液,用喷洒或滚动方法将其清洗干净,然后将桶打开4至6小时,使之充分反应,最后用水冲洗。
6 |& i9 ~& j7 J/ n(8)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0 e1 ~6 \- s/ Y9 J3 V4 l

3 L+ v$ c7 c2 p, s5 b储存安全4 u5 R9 E/ G- t2 e, k/ k
(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中,防止容器受损和受潮。储存温度控制在20~35℃。
0 @# S4 Y9 X* w& @( D  Z/ V(2)远离热源和火源、与胺类、醇、碱类和含水物品隔离储运。1 t6 I( K) b7 X; Y
(3)应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v" O4 P  \4 C# m1 y1 x
, j6 d2 ~/ r. q# d) u
运输安全2 D, Q7 Z9 g" E2 r# E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i2 U  ^9 g5 |2 `( q
(2)应用专用槽车运输。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盖密封。严禁与氧化剂、胺类、醇、碱类和含水物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3 @  Z% W+ S2 a5 R  u$ a, P
(3)输送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宜采用架空敷设,必要时亦可近地面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 M3 c9 s4 r. D应急处置原则
+ U0 E) V$ Z0 \4 t' s) f
; \9 v8 H! D" M$ {5 Z急救措施
, V8 D! u7 j/ j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切勿口对口)。就医。: C! `5 i# G. l1 d8 K& A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禁止催吐。就医。
: _) l" m+ N  y5 {# x; a( P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使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 M# @* I4 v6 z9 J' p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4 o( b, T' t( y7 e
! D  p; ~8 h$ d
灭火方法" s: U  E! U. M# F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自供气式呼吸器。禁止污染的灭火用水流入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中。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用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w* f6 F7 u- [5 V& ~! k6 P+ [: v* V6 a) U- C
泄漏应急处置, T8 F- U( W) h. G) _3 J* B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严禁用水处理。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 k" u7 A8 p" e# ?+ l泄漏隔离距离对于液体周围至少为50m,对于固体至少为25m。如果为大量泄漏,在初始隔离距离的基础上加大下风向的疏散距离。
6 `$ i5 W/ v; f) E& E# y& ?; A* L5 F% T2 n) S
消防措施
! `& {8 |, s2 _; \! ^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大火用水施救。消防人员须穿戴防毒面具与防护服。
7 M" K7 ]/ v' B$ ]; b9 U3 H( E/ e* I1 n
储运须知' a/ V( m* Z+ \. d* f2 ~( }7 R
包装标志:毒害品。
. S8 s0 o; ~  o' s包装方法:(II)类。铁桶装内充氮气。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中,防止容器受损和受潮。储存温度控制在20-35℃。远离热源和火源、与胺类、醇、碱类和含水物品隔离储运。
' K( y7 n" Y" H. e
& z4 Y# f; J& u4 P% _泄漏处理
" r% a- Z  z  u( a* Y$ Z) u) c- U/ ?% e8 j' n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四倍量消灰中和后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掩埋或焚烧掉。对污染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接触机会 主要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及其泡沫塑料。生产和使用TDI者均可接触。7 J1 U( Q+ R; r) G+ z/ w1 H( D. b$ `2 M

7 F; }2 j5 O+ j8 q' r+ h侵入途径5 ~$ @; F0 j  l, V; Q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不能经无损皮肤吸收。0 X+ k' x3 x" B9 i" |

% Y) @7 }# h" B/ D( W: C; }
! ^/ s; m7 J. T1 h- N( H

待增加

/ t1 ]  Z2 |- ~+ h) K& I
3 C& r/ L( g8 J. v( l0 |  x  x

" C; b7 `' K9 @" B8 b5 b# a% ~. [6 t2 R, F8 h% ~
/ b# d8 Y* f. l; o% R+ _

% l: |8 Z$ a1 K  P  d/ L
! @) ^& L0 x2 H# a+ I) L# N
8 o: I  a$ j, G  c+ \+ F

6 A* o5 Y, C1 E

相关资料

9 K8 [9 \0 ^! K4 U( `5 m6 V, k
工业用途TDI(甲苯二异氰酸酯)是常用的多异氰酸酯的一种,而多异氰酸酯是聚氨酯(PU)材料和重要基础原料。聚氨酯工业常用的TDI是2,4-TDI和2,6-TDI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包括3种常用的牌号:TDI-80/20,TDI-100和TDI-65/35。前面的数字表示组成中2,4-TDI的含量。比如TDI-80/20中的80表示其组成为80%的2,4-TDI和20%的2,6-TDI;TDI-100中的100表示基本上都是2,4-TDI(约98% ),2,6-TDI的异构体很少。主要用于生产软质聚氨酯泡沫及聚氨酯弹性体、涂料、胶黏剂等。
6 I; c) ~- I% A4 O4 k/ g. H! I/ d/ ^3 [
主要危害TDI在装修中主要存在于油漆之中,超出标準的游离TDI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主要是致敏和刺激作用,出现眼睛疼痛、流泪、结膜充血、咳嗽、胸闷、气急、哮喘、红色丘疹、斑丘疹、接触性过敏性等症状。国际上对游离TDI的限制标準是0.5%以下。0 T! m& l; n' y7 ]0 i) G
甲苯二异氰酸酯为无色或淡黄色有刺激性臭味的透明液体,在紫外线照射下变黄;在合金钢容器中加热易聚合;能与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水、胺及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脲、氨基脲及双缩脲等。- r( G) \2 z2 b8 F8 _
PUWORLD(2007/06/14)── TDI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辛辣、刺鼻的气味,沸点是247℃,倾点12.5-14.5℃。它在室温环境中性质稳定,50摄氏度时会聚合,另外TDI不溶于水但能与水起快速反应,所以储存TDI时要注意容器和环境的低温乾燥。TDI易与硷、胺、多元醇起反应,这也是储存和运输TDI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高温会加速反应,反应中会放出热量和二氧化碳,具有烫伤和压力的危险。* V# K( n5 a3 z7 w8 S

, k/ P* s7 v1 p% l7 u/ N. q3 m3 r9 @
- F# O( L  k) m& d+ u) h5 ^( D
7 T' A! A# F0 X, m8 Q9 Q
! M* `& e: c% P0 q( ~

补充内容


& Q  o+ E- z# [% `6 t) b上游原料
! r/ ^* {; R/ \% _硫酸-->甲苯-->硝酸-->氯-->二甲苯-->冶金焦-->乙酸丁酯-->1,1,1-三羟甲基丙烷
  u* ]' P( ?* g: F; W, X7 S' ?
% L" N( [" D8 W+ j7 c下游产品
7 a, f( d+ L) S- ?( e聚氨酯树脂-->阳极电泳漆-->聚氨酯泡沫塑料-->水溶性聚氨酯树脂-->聚氨酯清漆
* F+ C- K5 A- _8 O! t. {% O临床表现. x- ]% w8 b, y
TDI主要影响呼吸系统。  j4 L/ r* Y. G8 ?9 E
接触较高浓度TDI时,可产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眼部有发痒、辛辣痛感、流泪、视物模糊和结膜充血等症状,可发生角膜炎或角结膜炎; 并有咽喉干燥、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可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
& p& H& u2 p) X& i. f9 C部分工人经上述发作一次或数次之后,产生过敏。以后,即使极微量接触,亦能诱发支气管哮喘。哮喘发作前,有一定潜伏期。尤以夜间发作多见。一般脱离接触后可恢复,有时恢复较慢。0 @' p9 V/ v6 y6 v, Y# C) c$ n
实验室检查如变应原皮肤试验、血清抗原特异性IgE测定、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肺功能测定等有助诊断。参见<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皮肤直接接触TDI,可产生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也可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0 d4 z* h( |; R( S1 |4 ?

* ^$ D! d8 s) k4 i) l$ p9 `处理6 a2 K+ W& i" w6 R' v
过量接触者应脱离现场。对症处理.哮喘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可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如氨茶碱、喘定、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并可给予抗过敏、祛痰、镇咳、抗炎等药物。严重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可参见<化学物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治疗>。有明显的特应性体质者,如接触TDI后,反复发生过敏性哮喘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者应调离原工作。
) k3 V3 J$ n$ @9 g2 Z
4 b! X' B8 j# a5 |3 z标准
4 w, E1 ]' S& b. y9 a% T5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 中国MAC 0.2mg/m^3; 美国ACGIH TLV-TWA 0.036mg/m^3, STEL 0.14mg/m^3 OEL-FRANCE: VME 0.01 ppm (0.08 mg/m3), VLE 0.02 ppm (0.16 mg/m3), JAN1999; OEL-SWEDEN: TWA 0.005 ppm, CEILING 0.01 ppm, JAN1999; OEL-UNITED KINGDOM: TWA 0.02 mg(NCO)/m3, STEL 0.07mg(NCO)/m3, SEP2000危规:2,4-甲苯二异氰酸酯 GB6.1 类61111。原铁规:有机有毒 du品,84052。UN NO.2078。IMDG CODE 6093-1页,6.1 类。! M0 L* n: m: ~9 {' A) P5 J

3 K$ o$ U# B0 k

# |! p4 o3 l2 H- M; T

待增加


  f( P5 D! S$ v) V5 t7 q# e- n4 ]7 N" F8 ?2 L, j
1 l) _" @1 n6 G

/ C- h7 w; S1 O0 }, r7 P& O
4 T3 o% O" [! [2 B) C; o7 A/ }

本内容贡献者

6 a2 V8 H, P0 D# H- g
' g6 k/ D+ P. g4 }
  |, {2 A1 C- Z: }

 

发表于 2021-1-22 15:09:47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及信息存储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主题及回复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内容及翻译仅供参考

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知识达人 发布!权益归其或其声明的所有人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本主题及回复中的网友及版主依个人意愿的点评互动、推荐、评分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我站在线客服信息service@hcbbs.com 电话188-4091-1640 

我就是在TDI生产企业,只能说内容90%正确

 

发表于 2021-1-22 20:00:55

点评

欢迎补充更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5 09: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知识达人楼主 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辽宁省
海川顾问组(海友)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悬赏任务→ 发悬赏(0)  承接(0/0)   
独孤凌云 发表于 2021-1-22 20:00! N% m; m& \8 {" |- B: @
我就是在TDI生产企业,只能说内容90%正确
. w$ A9 X" d. S7 o( R% O. @/ {% ]
欢迎补充更改

 

发表于 2021-1-25 09:20: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特别提示:

          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内容存储服务。

         禁止发布上传, 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公开传播或无传播权的出版物、无传播权的在行标准规范、涉密内容等
          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造成平台或第三方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散播涉爆类、涉黄毒赌类、涉及宗教、政治议题、谣言负面等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主题】高级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Deutsch 한국 사람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ançais Español العربية Persian

联系

0411-88254066

18840911640

(工作时间09:00-17:00)

其它时间请联【微信客服】

或 电子信箱信箱

service@hcbbs.com

微信群

先加微信

再说要入何种专业群

拉你入群  勿发广告

100多个海川专业微信群

还有QQ大群:7990017
申请时注明你的QQ号


 

关于我们  -  隐私协议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   -  个人会员  -   主题竞价   -   专家智库  -  服务市场    -  APP和微信   -  分类信息   -     -  在线计算  -  单位换算


不良信息举报 0411-88254066  举报中心       在线客服#微信号:  18840911640    电子信箱   service@hcbbs.com   【QQ客服】3153267246   


海川化工论坛网(hcbbs) @Discuz! X3  加载0.090504 second(s), 51 queries , Redis On. 劰载中...


辽公安备21100302203002号  | 辽ICP备17009251号  |  辽B2证-201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