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化工人 [化海川流] 一键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简介
4 p: K) q9 k8 J3 \% H1 u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5 ?+ f2 y. i- w: E9 p8 Z# H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多的煤用于冶金炼焦时,还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 I: y1 I+ O. L' v7 A% y煤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受热分解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挥发分”,它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挥发分也是主要的煤质指标,在确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径和工艺条件时,挥发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煤化程度低的煤,挥发分较多。如果燃烧条件不适当,挥发分高的煤燃烧时易产生未燃尽的碳粒,俗称“黑烟”;并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环芳烃类、醛类等污染物,热效率降低。因此,要根据煤的挥发分选择适当的燃烧条件和设备。, e# s% S1 J1 b& {+ {& ^. [
煤中的无机物质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矿物质是煤炭的主要杂质,如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其中大部分属于有害成分。
6 G3 M b4 ~- r* ]1 i2 p“水分”对煤炭的加工利用有很大影响。水分在燃烧时变成蒸汽要吸热,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煤炭中的水分可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一般以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 i) C# q% T
“灰分”是煤炭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是重要的煤质指标。灰分主要来自煤炭中不可燃烧的矿物质。矿物质燃烧灰化时要吸收热量,大量排渣要带走热量,因而灰分越高,煤炭燃烧的热效率越低;灰分越多,煤炭燃烧产生的灰渣越多,排放的飞灰也越多。一般,优质煤和洗精煤的灰分含量相对较低。8 I3 ~, b9 b/ @1 c% t
在各大陆、大洋岛屿都有煤分布,但煤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各个国家煤的储量也很不相同。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是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其中中国是世界上煤产量最高的国家。中国的煤炭资源在世界居于前列,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f8 V! I$ M0 t' F1 }1 I" K
8 n& U+ ?4 _; l0 D& j( R
主要用途
5 T; v2 p a0 W4 S) B! X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三大主要用途:动力煤、炼焦煤、煤化工用煤,主要包括气化用煤,低温干馏用煤,加氢液化用煤等。& K: T! ^5 g+ H0 j W/ m, Z' m9 `
动力煤(1)发电用煤:中国约1/3以上的煤用来发电,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h( a# A3 y2 q) [8 i
(2)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3%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 C$ B# j; z4 j4 G- _: s; I
(3)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13%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D a% \4 v# g+ A
(4)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26%。
0 a! d& e5 D7 {(5)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3%。 a3 V0 D( t( u" e% `. d3 r
(6)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1%。: \$ r7 J, P* n
炼焦煤9 H, ]2 `9 `* c" `
中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中国煤炭总储量27.65%。
& a7 ]8 s% B9 O4 L9 S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53%),主焦煤(占5.26%),瘦煤(占4.01%),其他为未分牌号的煤(占0.55%);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弱粘煤(占1.74%),不粘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3%),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 O3 X- u8 k& T: Y4 S/ p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1.3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焦炭多用于炼钢,是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
3 B% W. }* C1 O* ]+ J" J% P中国是焦炭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焦炭市场的主要出口国。2003年,全球焦炭产量是3.9亿吨,中国焦炭产量达到1.78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6%。在出口方面,2003年中国共出口焦煤1475万吨,其中出口欧盟458万吨,约占1/3。2004年,中国共出口焦炭1472万吨,相当于全球焦炭贸易总量的56%,国际焦炭市场仍供不应求。2008年中国焦炭产量总计约32700万吨,2009年1月至9月焦炭产量25276.87万吨。1 G$ d% k2 a5 O3 Y
9 g" z9 p. p8 Y3 f: e/ w X5 }1 v' a C$ ]9 N! S3 T ?1 f
. M/ f# U5 B% ], t* V) X
! w4 O# N) t# K, F, Q8 w0 ^9 H- \) R
9 X0 D5 d/ `0 o, v% }( J& D2 }( ^1 M/ E
( E/ K9 p! h5 j! [7 a
生产技术
5 e6 Z- L2 f2 B N1 I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 n+ l, U% c3 n0 w. l9 ? m/ f! y5 P
一座煤矿的煤层厚薄与这地区的地壳下降速度及植物遗骸堆积的多少有关。地壳下降的速度快,植物遗骸堆积得厚,这座煤矿的煤层就厚,反之,地壳下降的速度缓慢,植物遗骸堆积的薄,这座煤矿的煤层就薄。又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使原来水平的煤层发生褶皱和断裂,有一些煤层埋到地下更深的地方,有的又被排挤到地表,甚至露出地面,比较容易被人们发现。还有一些煤层相对比较薄,而且面积也不大,所以没有开采价值,有关煤炭的形成尚未找到更新的说法。" m" T3 b) V/ ]! N
煤炭是这样形成的吗?有些论述是否应当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讨。一座大的煤矿,煤层很厚,煤质很优,但总的来说它的面积并不算很大。如果是千百万年植物的枝叶和根茎自然堆积而成的,它的面积应当是很大的。因为在远古时期地球上到处都是森林和草原,因此,地下也应当到处有储存煤炭的痕迹;煤层也不一定很厚,因为植物的枝叶、根茎腐烂变成腐殖质,又会被植物吸收,如此反复,最终被埋入地下时也不会那么集中,土层与煤层的界限也不会划分得那么清楚。
4 \& V4 A# Y* K/ O" N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和依据,煤炭千真万确是植物的残骸经过一系统的演变形成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仔细观察一下煤块,就可以看到有植物的叶和根茎的痕迹;如果把煤切成薄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就能发现非常清楚的植物组织和构造,而且有时在煤层里还保存着像树干一类的东西,有的煤层里还包裹着完整的昆虫化石。7 q0 H% E0 G8 c4 b+ M& p
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腐泥的过程。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的淤泥状物质。冰川过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遗体汇集和保存 [2] 。) f$ p) v- A8 R' {4 D0 {
煤的形成年代) M' H( r& [. L5 }. r
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全球范围内有三个大的成煤期:
) V1 Z( C/ e+ ^4 W- U* i- 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
% K: p! S2 |4 U( m" O - 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
6 Z. M) m" L1 }: o - 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烟煤。
4 `, x" A7 ]5 }+ U" ?! J. r: ^, t2 \5 E& o c
! }% U7 T8 a0 J0 e" M& z
' U) J. f b9 c4 A {1 Z2 L4 r- R W/ A7 Q& ?1 G+ d
安全防护
j+ z0 H a8 ~4 n
: a# y: Z5 y, [' Y# \- R( x( p" L! n) f1 f# _
& y* e4 I: l: f. U( x
, U3 q! f3 C" l' h# q: f0 C7 w6 O/ L1 X# k. `6 x
, Z J2 N3 w. Y4 I! \
待增加
]3 \' Q* W( j* W- O0 I
* ]' Z# O) C3 T6 e8 ^
) Y# y7 I" h+ l' f% K/ S( z4 `2 h* W: U4 U- n- L
. ~7 K+ C3 W1 X. r3 c" E) Q
相关资料
6 U% K4 y/ }9 c8 \% P1 z
+ i4 @' Z7 _& ^5 D9 o2 {
) A7 u8 C$ b ]4 a) v
待增加
& q. S0 {$ @( V1 x# |% ]3 s
1 Z# d/ \3 p% \( Q" g4 K9 D! M. x& _2 Z: p( T0 ~8 E
本内容贡献者
+ ~# w# Z8 X: T1 N* m3 T6 R3 s9 Y
7 ^9 t; @$ E+ ]! r/ [2 q; {
+ y$ s9 n: c$ H7 U0 g1 v' l |
发表于 2021-2-2 14: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