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手机微信,扫码同步

用户名登录

用户名,密码登录

搜索
江苏新志成

[讨论] 纯碱行业副产氯化铵高值利用关键技术

[复制链接]
3.3K |11
阅读字号:
allentang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后访问IP湖南省
海川小学3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加入千万工业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纯碱生产过程副产大量氯化铵,目前主要用作农用肥料,其高值开发问题值得关注。本文提出利用氯化铵与甲醇反应生产氯甲烷并实现氨的循环回用的新工艺,并通过实验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和改性,对反应温度、空速、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一 前言
在联碱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副产物氯化铵生成。目前,氯化铵主要用作农用肥料,且供大于求,使氯化铵售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对其下游产品的开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1]。氯化铵的分子中氯含量66%,理论上每吨氯化铵产生0. 68t 氯化氢或0. 66t 氯气[2]。通过氯化铵与有机物反应,将其分子中的氯引入有机物分子内,使分解过程只回收氨,可以简化净化、压缩、回收氯化氢或氯气过程,也可使设备的腐蚀得到减缓[3]。
氯甲烷主要用于制备有机硅聚合物和进一步氯化为其它卤代烃的原料。近年来,有机硅产能的迅猛扩大对氯甲烷的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若能实现由联碱法副产的氯化铵与甲醇反应生产氯甲烷和氨,不仅是对我国纯碱行业健康发展的促进,同时,也可改变有机硅生产厂家必须建设配套氯甲烷装置的现状。
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初,Olin Mathieson化学公司发明了以氯化铵和甲醇反应制备氯甲烷和氨的方法[4],提出了两类反应工艺。二十世纪80年代,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在其公开的专利中,对氯化铵和甲醇反应制备氯甲烷和氨的反应工艺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研究了催化剂的选择性和产物分离方法[5-6]。
  上述已公开的专利中,采用固定床或流化床反应器,且先将氯化铵分解再进入反应器中。尽管部分实施例的氯甲烷收率可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由于氯化铵的分解和氯甲烷的合成在两个反应段内进行,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氯化氢如果不能和甲醇迅速反应而消耗掉,有可能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的波动再次和氨化合成氯化铵而堵塞管道。另外,整个过程的能耗较高,氯化氢对设备的腐蚀问题也比较严重。
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了以甲醇和氯化铵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步反应生产氯甲烷的工艺,以实现氯化铵的高值利用和氨的循环回用。

二、实验原理与流程
氯化铵与甲醇作用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当两个过程耦合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时,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氯化氢迅速与甲醇作用,可以避免单独分解氯化铵时所遇到的设备腐蚀、分解后气体再结合等问题。
实验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混合物干燥后,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各组分含量分析。
三、 结果与讨论
3.1 催化剂的筛选
图1是温度改变时,采用不同催化剂时得到的氯甲烷的收率变化。结果表明,负载型的活性炭催化剂F活性较好,且最佳的反应温度为370℃。

图 1 不同催化剂时氯甲烷收率
3.2 不同原料比时氯甲烷的收率
   图2是原料配比改变时,所得氯甲烷收率变化趋势,总体看是氯甲烷的收率随着氯化铵与甲醇配比的增加而增加,但变化趋势比较平缓。综合考虑到反应的压力及原料总体流量、成本等,较合适的原料比为氯化铵比甲醇为1.1—1.5。
                                                                                 

3.3 不同空速下氯甲烷收率
图3是空速改变时氯甲烷收率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当空速大于0.7s-1时氯甲烷的收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由于该反应在高温下,属于快速反应,反应时间长对目标产物收率影响很小,所以合适的空速范围应是0.4-0.7s-1。


3.4催化剂的改性
在以上实验基础上,对活性炭催化剂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使用负载4%硅胶和2%金属硝酸盐的活性炭催化剂时,氯甲烷的收率和选择性都较高,分别达到71.59%和78.34%。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以纯碱行业副产氯化铵为原料生产氯甲烷的工艺上是可行的,在解决了工程问题后,此工艺不仅可以为的有机硅行业提供原料氯甲烷,使产品高值化,又可回收氨返回到制碱过程中,对我国纯碱生产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发表于 2011-8-24 11:02:38

评分

参与人数 4财富 +23 收起 理由
thugaoyi + 1 资料文件共享
mkp369 + 8 资料文件共享
ljgy + 6 新技术,现在有运行的实体企业吗?
chen-jun-1024 + 8 资料文件共享

查看全部评分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及信息存储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主题及回复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内容及翻译仅供参考

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allentang 发布!权益归其或其声明的所有人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本主题及回复中的网友及版主依个人意愿的点评互动、推荐、评分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我站在线客服信息service@hcbbs.com 电话188-4091-1640 

landem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山东省
海川小学4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先回帖,在学习,看着看着就升级了

 

发表于 2012-1-19 16:43:40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 收起 理由
guowenlo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angtoulaohei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江苏省
海川小学4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很不错,好好学习,我们在不断进步中成长

 

发表于 2012-2-23 11:44: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是一个好的想法,生产氯化钙和氨是否也行呢

 

发表于 2012-2-26 21:52:37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4 收起 理由
zhuaimin_1999 + 4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owenlong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山西省
海川大学一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这个项目很好,需要转化吗?我们给你投资!留个联系方式吧,我的电话15935986196

 

发表于 2012-11-8 16:07: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真可以有,要是能规模化生产,解决了联碱企业的一大难题。

 

发表于 2012-11-8 16:22:13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mkp369 + 5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海云帆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湖南省
海川小学4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本帖最后由 mkp369 于 2012-11-12 05:59 编辑

据我了解,这个方法没有工业实体的

 

发表于 2012-11-9 21:11:54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mkp369 + 5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海云帆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湖南省
海川小学4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个人认为海友px1018 的解决思路非常有创造性: 首先用硫酸和氯化铵1:1摩尔比反应,生产氯化氢气体和硫酸氢铵,将硫酸氢铵看作是硫酸和硫酸an1:1的混合物,将乙醇加入到硫酸氢铵中,进行萃取,形成硫酸an沉淀,硫酸溶于乙醇中,固液分离后,液相返回到与氯化铵的反应器,固相经硫酸an热解器在360摄氏度的情况下,热解为硫酸氢铵和氨气,硫酸氢铵返回到萃取工段,氨气回收。
只是当中的步骤有点没想明白,毕竟对硫酸氢铵不了解,哪位朋友有兴趣确实可以做下试验。

 

发表于 2012-11-10 11:29:30

点评

看错了,硫酸氢胺是中间产品啊。  发表于 2012-11-10 15:52
硫酸氢胺能干什么?这套流程腐蚀性很大啊。  发表于 2012-11-10 15:50

评分

参与人数 2财富 +11 收起 理由
mkp369 + 5 深入讨论
江北漂 + 6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hutliu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江苏省
海川小学3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可以产业化的话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路子!

 

发表于 2012-11-10 12:04:44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mkp369 + 5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海云帆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湖南省
海川小学4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本帖最后由 大海云帆 于 2012-11-12 09:35 编辑

坦率的说,我就是硫酸氢铵这一步存有疑问,但我没做过实验,不好说。
但这个思路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方便产业整合,其行业跨度没有楼主那个大。
海友gqh0952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如果把几个产业联合起来做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也避免因为氯化铵销售问题,因为氯化铵销售问题,现在纯碱行业还是以氨碱法作为主流生产方法。但是有大量的氯化钙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有突破。在西部。电石生产的原料是石灰。尾气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回收二氧化碳用联碱法生产纯碱。分解氯化铵后,分别得到氨气及氯化氢气体。氨气继续去生产纯碱循环利用。氯化氢与乙炔反应用来生产PVC。这样会使纯碱的生产成本及PVC的成本大幅降低。而氯化钠中的氯元素及钠元素都得到利用。并且避免了氯碱行业大量耗能后得到氯化氢,再继续生产PVC.”

 

发表于 2012-11-11 19:20:58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收起 理由
mkp369 + 10 深入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owenlong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山西省
海川大学一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楼主的方案有没有工业化的?哪个厂家啊?

 

发表于 2013-12-10 19:57: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bqyyqhz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湖北省
海川小学6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只是实验,没有工业化!不过前景可观!顶!

 

发表于 2013-12-11 16:42:04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mkp369 + 5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主题】高级


          特别提示:

          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内容存储服务。

         禁止发布上传, 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公开传播或无传播权的出版物、无传播权的在行标准规范、涉密内容等
          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造成平台或第三方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散播涉爆类、涉黄毒赌类、涉及宗教、政治议题、谣言负面等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Deutsch 한국 사람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ançais Español العربية Persian

电话

0411-88254066

18840911640

(工作时间09:00-17:00)

其它时间请联【微信客服】或 电子信箱

信箱service@hcbbs.com


 

关于我们  -  隐私协议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   -  个人会员  -     -   专家智库  -  服务市场    -  APP和微信   -  分类信息   -     -  在线计算  -  单位换算


不良信息举报 0411-88254066  举报中心       在线客服#微信号:  18840911640    电子信箱   service@hcbbs.com   【QQ客服】3153267246   


海川化工论坛网(hcbbs) @Discuz! X3  0.229167 second(s), 111 queries , Redis On.


辽公安备21100302203002号  | 辽ICP备17009251号  |  辽B2证-201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