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巍2 于 2025-5-31 12:06 编辑
【我的故事】设备腐蚀与防护的守护神 设备腐蚀与防护的守护神 一、我的科技简历 王巍,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2004年获首届防腐行业授予最高荣誉奖 —“中国防腐蚀大师”称号,行业最高资质。 科技成果:发表论文169篇,论文获奖55篇;科技成果30多项。2011年出版著作《石油化工设备防腐蚀技术》一书。参加国内腐蚀与防护大会宣讲70多场。 社会兼职:大庆石油学院“机械工程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化工硕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管道设备保温与防护技术专业委员会,防腐保温技术专家;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石油石化科技与数字创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防腐工程专家;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涂层防腐技术创新分会管道防腐保温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黑龙江工程师学院工程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 二、企业给予我施展才华的舞台 1980年在大庆石化炼油厂机动处。负责设备防腐工作,而学机械的我此时对于防腐仅仅停留在给设备刷刷油漆的概念上。但当我听到炼油厂每年因设备腐蚀造成的损失是产值的2%,高达几千万元时,我义不容辞地接过了这副沉重的担子。 第二年,我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石油化工设备防腐蚀短训班”,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夜以继日地把握着这次难得的机会。北京明媚的春光丝毫也引不起我的注意,我的身影不断地出现在图书馆和教室之间。半年的学习转眼就过去了,通过不懈的努力掌握了防腐蚀技术的各种知识,开始迈出步入防腐蚀殿堂的重要一步。回来之后,同事们问我去过北京哪些景点,头一次到北京的我却怔怔地答不上来。 回到炼油厂后,马上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形形色色的设备之中。炎热的盛夏,每天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油罐、反应器中钻进钻出,难闻的气味儿熏得他吃不下饭,浑身上下的汗水使我刺痒难当;寒冷的冬天,紧挨着冰冷的钢板观察罐壁的腐蚀情况,厚厚的棉工作服没能抵挡住黑龙江的严寒,使他瑟瑟发抖;春节的爆竹声中,我在试验着新型的防腐材料而充耳不闻;夜晚的灯光下面,构思着一个又一个新的设想而夜不能寐。 1989年,在《全面腐蚀控制》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氯磺化聚乙烯涂料在硝铵厂房防腐中的应用》,从此我一发而不可收拾,年年出成果,一步一个台阶地连续发表了几十篇专业论文,应用到生产后为企业创效5000多万元。也通过函授的学习不断地充实着自己,使自己始终能够掌握防腐行业的最新动态。1996年我获得了“黑龙江省职工自学成才者”的荣誉称号;1998年又获得了“全国职工自学成才者”(同时获得98年自学成才金质奖章)的全国大奖;1999年,我的另一篇论文《气柜的腐蚀及综合防护》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化学工业科技成果博览暨产品推广研讨会”上获得优秀论文奖。 鲜花和掌声开始环绕着我。在一般人看来能获得一次这样全国性的大奖就已经足够了,就已经有了炫耀和索取的资本。但我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深知若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须向上看,这样才能看到事业的顶峰,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地超越自我。我始终把每一天当作是一个新的起点,摆正心态鼓舞着自己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而我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比起防腐蚀行业的老前辈中科院院士肖纪美老师来,人家一生写了400多篇论文,我这点儿成绩又算得了什么呢?” 很快,我又在事业上做出了一些成绩…… 三、丰厚实力让我取得骄人成绩 2004年4月,由中国防腐蚀行业最高级别的专业性组织,“中国防腐蚀技术协会”举办的“中国防腐蚀大师”评选活动隆重召开,全国各个行业上百名防腐专家参加了这场角逐。这次评选规定了“具备从事防腐工作20年以上;在防腐蚀专业理论和实践上有较高造诣;在国际或全国性专业杂志上发表过论文或著作;在国内外产生影响”等严格的申报条件。通过前后4个月的激烈角逐,我最终靠出色的成绩和坚实的实力当选为首届10名“中国防腐蚀大师”,这是全国防腐蚀行业的最高荣誉。而与我同台领奖的不是两鬓苍苍的老学者,就是知名大学的教授,我是他们中间唯一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 对于其它企业的“眷顾”,我向来不予理睬,可是对于确实需要我帮助的企业,却能毫不吝惜地倾囊传授。我多次赴上海、哈尔滨、丹东等地给当地企业办防腐蚀培训班,并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去给大中专院校授课,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多培养一些防腐蚀专业人才。许多听完我课的学生都高兴地说,您讲的是我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太大了。 2005年,鉴于我出众的能力,被大庆石油学院聘请为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勤奋工作使我著作丰厚 面对众多的荣誉和论著,有的人不禁要问:“王工,你是怎么写出来这么多论文的?”我回答的是:“论文是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只要脚踏实地的工作,认准一个目标锲而不舍地去追求,最终一定会达到理想中的彼岸。而科学更是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只有实实在在地做个诚实人、老实人,才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2004年,炼油厂硫磺车间酸性水罐泄漏,不但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污染了周边的环境。为了解决问题,我反复到现场调查研究,寻找腐蚀规律,强烈的硫磺气味薰得他直恶心,几天吃不好饭。最终我发现该罐的污水虽然含有酸性物质,但实际PH值却呈碱性,而原来的防腐材料都是防酸的。为了在众多的防腐材料中确定最合适的一种,我把改性呋喃树脂、钛纳米聚合物涂料等5种不同涂料进行挂片试验。通过近5个月的试验,确定采用钛纳米聚合物涂料,从而解决了该罐的腐蚀问题, 使硫磺酸性水罐的使用寿命延长了1倍以上,同时这一技术还填补了国家在这一领域内的空白。而我的《钛纳米聚合物涂料在酸性水罐上的应用》一文也被收入《首届纳米材料在涂料中应用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 如今,我已经退休每天忙忙碌碌地不闲着,大量的科研、生产实践活动占用了我大多数休息日和节假日。有的人问我累不累,我说:“不累是假的……”可对理想执著的追求,支撑着我在防腐蚀领域里不断地开创着,而正是黑土地赋予我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使我在繁重的工作中游刃有余。至今我还乐此不疲为我国的腐蚀与防护忙碌着。 2025年5月31日(于大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