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检查生产现场,检什么?查什么?
现场管理是确保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而监督检查则是现场管理的核心方法之一。只有明确检查的内容和重点,才能有效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一、人员检查(核心要素) 1. 技能资质 a) 关键岗位/高风险工序人员技能达标性 b) 未达标者安排培训/小组学习 2. 操作规范 对照作业指导书核查动作(例:焊接电流调节、专用工具使用) 3. 工作状态 疲劳作业、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等异常表现 4. 防护措施 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的规范穿戴 5. 工位合理性 操作台高度、工具物料取用便捷性
二、设备检查(安全&效率保障) 1. 外观状态 清洁度、警示标识、线路/螺丝/防护装置完整性 2. 运行表现 异响/焦糊味/温度异常等感官指标 3. 技术参数 精度、压力、电流电压等(例:加工尺寸误差≤0.1mm) 4. 维护记录 开机点检完整性 & 异常处理及时性
三、物料管理(质量&安全双控)
- 存储规范:MSDS合规性、密封/容器完整性、安全间距
- 防护条件:避光/防潮/低温等特殊存储要求(例:化学品远离热源)
- 标识警示:易燃/易爆/有毒物料标识清晰度
- 应急准备:洗眼器/急救箱配备 & 员工应急流程掌握度
- 使用规范:调配比例/专用工具使用/有效期核查(例:胶水保质期)
四、方法验证(标准化执行)
- 文件有效性:作业指导书名称/版本号更新、审批签字及有效期
- 工艺合规性:技术部门批准文件执行情况
五、环境管控(效率&安全基础) 1. 空间规划 人流/物流通道畅通性、区域标识清晰度(例:物料区邻近产线) 2. 环境参数 温湿度/照明/通风达标性(例:焊接区强制通风)
六、过程监控(质量防线)
- 检测标准:抽样量/检测频率合规性(例:每班抽检10件)
- 首件确认:新模具/工艺的首件检验记录
- 自查机制:操作员签字记录真实性
- 三不原则:不良品隔离/上报执行情况
🔍 检查口诀 "手摸眼看量具测,流程记录不能缺
标识清晰环境洁,安全生产要牢记"
总结 生产现场检查需系统性覆盖 人、机、料、法、环、测 六大维度,通过细节排查推动效率/质量/安全三提升。建议采用 "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改进)模式闭环管理,辅以数字化巡检工具(如扫码打卡、实时数据上传)提高检查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