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手机微信,扫码同步

用户名登录

用户名,密码登录

搜索

↑ ★ → 加入海川企业会员 传播技术与品牌  

 品牌 
第2批 建设者会员获得名单 !
建设者分数,连续2个月上榜前10..1次前5即可获奖
【公司会员 第二期招募】
二年百万次传播 详询客服18840911640

[推荐] 涉氨制冷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复制链接]
278 |2
阅读字号:
huanghong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后访问IP山东省
海川博士  |  头衔:  TA暂未设置 
已绑定手机   悬赏大厅 发布(0)  承接(0/0)   

加入千万工业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涉氨制冷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内涉氨制冷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涉氨制冷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各行业领域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时,其中涉及涉氨制冷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适用于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GB28009 冷库安全规范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TSG2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5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TSG D0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质检特函〔2013〕61号《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氨制冷装置特种设备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DB37/T 288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78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3079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与定义

DB37/T 2882、DB37/T 2883、DB37/T 3078、DB37/T 307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涉氨制冷企业 ammonia refrigeration enterprises

采用无水氨为制冷剂完成制冷循环过程,对肉制品、水产品、农产品、畜禽产品、等其他产品进行冷冻或冷藏的企业。

3.2 涉氨制冷特种设备 ammonia refrigeration special equipment

氨制冷系统中采用的贮氨器、冷凝器、油分离器、集油器、气液分离器、中间冷却器、低压循环贮液器等压力容器和制冷系统连接的压力管道(均包括安全附件)。

4 基本要求

4.1 建设主体

涉氨制冷企业应自主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策划、准备并组织实施,包括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信息整理、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等具体工作。

4.2 设置机构

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分管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经制冷工艺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组织机构。

4.3 职责分工

使用单位应当依据TSG 08与DB37/T 3078的要求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及各职能部门工作负责人的岗位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共同制订形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4 制定方案

涉氨制冷企业应制定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应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保障措施应从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资金投入、强化教育培训、实施督查考核等方面进行制定,以保证工作任务切实落实到位。

4.5 建立制度

4.5.1 风险管控制度

涉氨制冷企业应规定涉氨制冷特种设备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明确风险点确定、风险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单位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

4.5.2 隐患排查制度

涉氨制冷企业应规定涉氨制冷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涉氨制冷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等。

4.5.3 奖惩考核制度

涉氨制冷企业应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与本单位各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进行考核奖惩

4.5.4 全员培训

涉氨制冷企业应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学习并掌握本单位的涉氨制冷特种设备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标准、程序、方法,并留存培训记录。

4.5.5 培训内容

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00001——涉氨制冷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企业内部制定的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0000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00003——涉氨制冷特种设备风险点评价概况;

00004——风险管控措施;

00005——其他风险信息。

4.5.6 培训记录

涉氨制冷企业培训过程应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

00006——培训计划;

00007——培训课件和教材;

00008——培训签到表;

00009——培训考核或效果评价记录;

00010——其他相关资料。

5 风险分级管控

5.1 风险点确定

涉氨制冷企业的特种设备风险点主要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涉氨承压设备设施。可以用设备名称填写《风险点登记台账》(参见附录A)。

5.2 危险源辨识

5.2.1 危险源辨识

涉氨制冷企业应建立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组织全员对本单位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辨识时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和涉氨制冷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列出的事故特征,范围应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其中:

00011——人的因素应当包括涉氨制冷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安全员的持证情况、安全培训、人员配置、职责、作业的行为和技能等;

00012——物的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与涉氨制冷特种设备有关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附件、仪表等装备的安全状况及定期检验和校验、检定和校准情况等;

00013——环境因素应包括设备的场地、配套的安全设施、消防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报警系统等;

00014——管理因素应包括涉氨制冷企业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档案、安全警示标识等。

5.2.2 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及后果

涉氨制冷特种设备相关的事故特征主要包括爆炸、爆燃、泄漏、变形、中毒、冻伤、腐蚀、窒息等,引发的后果主要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5.2.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及过程

涉氨制冷特种设备单位可参考以下流程进行危险源辨识:

00015——由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检查人员、作业人员、专家等组成辨识小组;

00016——收集、学习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涉及涉氨制冷特种设备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00017——分析行业内已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涉氨制冷特种设备相关事故或故障;

00018——将涉氨制冷特种设备涉及的风险点分解为若干具体的检查项目,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管理经验,确定每个检查项目完好状态下的检查标准,识别每个检查项目不符合标准情况(危险源)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00019——危险源辨识范围应覆盖充装活动的各要素,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00020——危险源辨识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也可根据本涉氨制冷企业实际作业过程,选择有效可行的其他方法。

5.3 风险评价

5.3.1 风险评价方法

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宜采用风险矩阵(LS)评价法评价其风险程度。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人、设备和财产等三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并结合单位实际,明确后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适用的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

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并填写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

5.3.2 风险等级

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是利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判定,风险等级按照从高到低分为5级:1、2、3、4、5,其中,1级为最高风险,5级为最低风险。

5.3.2.1 对于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其风险等级在原有判定等级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5.3.2.2 根据GB18218的规定,液氨储存量超过10t的涉氨特种设备其风险等级直接判定为1级。

5.3.3 风险控制措施

5.3.3.1 管理措施包括:

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作业方案、安全操作规程等。如制定低温管道和蒸发器融霜操作规程、制冷系统介质充装卸载操作规程、动火作业安全许可制度等;

00021——减少暴露人员、频次、时间。如合理规划作业方案,减少危险作业现场非必要的作业人员等;

00022——预测、预警。如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信息系统等;

00023——统计分析。如事故、未遂事件统计分析等;

00024——风险转移(共担)。如购买安全生产责任险等。

00025——其他。

5.3.3.2 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00026——配备联锁装置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防止中毒窒息。如液氨制冷机房氨浓度报警器与事故排风机联锁;

00027——定期对安全附件及附属仪表校验或者检定;

00028——配备局部通风排毒装置、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

00029——配备自动化充装设备,自动报警系统;

00030——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应设置声、

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如液氨管线涂装安全色、设置风向标、安装声光报警器等。

00031——定期检查调节站及制冷容器和管道上安装的各类阀门,严防阀门失控泄漏,造成作业人员冻伤;

00032——其他。

5.3.3.3 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00033——员工入厂三级教育培训;

00034——每年再教育培训;

00035——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00036——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

00037——其他方面的培训。

5.3.3.4 应急措施包括:

00038——紧急情况分析、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00039——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00040——其他。

5.4 风险分级管控

5.4.1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涉氨制冷企业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表1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确定管控层级,实施分级管控。

 

发表于 2024-7-15 07:57:48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及信息存储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主题及回复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huanghong 发布!权益归其或其声明的所有人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本主题及回复中的网友及版主依个人意愿的点评互动、推荐、评分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我站在线客服信息service@hcbbs.com 电话188-4091-1640 

张君莉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江苏省
海川大二  |  头衔:  【【互相答疑】】
已绑定手机   悬赏大厅 发布(0)  承接(0/0)   
可以把氨淘汰出局,因为管理成本高了更不划算。

 

发表于 2024-7-15 08:43: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uanghong楼主 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山东省
海川博士  |  头衔:  TA暂未设置 
已绑定手机   悬赏大厅 发布(0)  承接(0/0)   
目前情况还不太可能

 

发表于 2024-7-15 09:57: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特别提示:

          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内容存储服务。

         禁止发布上传, 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公开传播或无传播权的出版物、无传播权的在行标准规范、涉密内容等
          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造成平台或第三方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散播涉爆类、涉黄毒赌类、涉及宗教、政治议题、谣言负面等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主题】高级

电话

0411-88254066

18840911640

(工作时间09:00-17:00)

其它时间请联【微信客服】或 电子信箱

信箱service@hcbbs.com


 

关于我们  -  隐私协议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   -  个人会员  -     -   专家智库  -  服务市场    -  APP和微信   -  分类信息   -     -  在线计算  -  单位换算


不良信息举报 0411-88254066  举报中心       在线客服#微信号:  18840911640    电子信箱   service@hcbbs.com   【QQ客服】3153267246   


海川化工论坛网(hcbbs) @Discuz! X3  7.630345 second(s), 49 queries , Redis On.


辽公安备21100302203002号  | 辽ICP备17009251号  |  辽B2证-201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