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千万工业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巍2 于 2020-5-25 10:13 编辑
硫磺装置富氨气水冷器出入口管线内壁腐蚀的分析 1、概况 2007年8月份对该装置进行检修,对该装置的富氨气水冷却器进行检修时,发现该换热器壳体的出入口管线(规格为ф89×4.5、材质为1Cr18N9Ti),减薄比较严重,最薄处将近2mm ,最厚处不到3毫米,见图1、图2。属于非正常的使用范围。 2、原因分析 该台设备是2000年8月投入使用,操作条件见表1: 表1 操作条件
从表面上看表面没有明显的点蚀坑和开裂的现象,金属还有一定的韧性,没有发现明显的减脆现象。说明该管线不属于应力腐蚀与点蚀的范围。但是从金属表面上看,金属表面减薄比较均匀。这种均匀的腐蚀又发生在管道内部,是一种介质的冲蚀腐蚀。 因为氨溶液的污染对系统金属设备的腐蚀起着显著的作用【1】。使用氨溶液的经验表明,当溶液是新鲜时,吸收酸气效果较好,随运转时间的延长,溶液吸收酸气负荷会逐渐下降,其腐蚀性也会显著增加。 由于氨溶液中含有氰化物、酚类以及多种有机酸等杂质,这些与溶液中氧等进行反应生成稳定的盐类对金属有较强的腐蚀。 介质流速的对该管道影响较大。在循环氨气中,介质流速对腐蚀同样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长周期运转而又不净化的情况下,溶液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硫化亚铁之类的固体物,这些固体物在流速较高的气液混相态时对金属材料产生强烈冲蚀,破坏了金属表面的保护膜获腐蚀产物层。在流速低的地方由于固体物的沉积,也可能发生电偶腐蚀获垢下腐蚀,甚至有可能堵塞换热器的管束。当局部破坏时,其特征是金属材料冲蚀成光滑的金属表面,并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遭受破坏。 介质流速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湍流状后,流体的切应力会破坏不锈钢、钛材等钝化型金属的表面钝化膜而使腐蚀加剧【3】。湍流通称通常发生在管道截面突然变化处,如换热器出入口处。 3、措施 为了减少氨溶液对管线的腐蚀和冲蚀,应减少管内的介质流速【2】,如对该管线增加管道的内径。 通过加大了富氨气换热器出入口管道的直径,改善了介质的流动流速。管道使用2年多没有发现管道的明显减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