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9月6日,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大沙村一人晕倒深井内,三人施救失当,最终导致4人全部遇难。水井位于顺发养殖场。当天,由于水泵故障,一人下井维修,不料发生意外。其余三人施救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最终导致悲剧发生。消防部门和村民协力于14时45分救出被困人员,经现场医护人员确认,已无生命体征。据初步判断,此起事故可能是由于井下空气稀薄,第一名下井修理水泵的村民缺氧晕倒后在水泵平台上,后续三人下井施救时,不慎晕倒掉入水中,导致4人全部遇难。具体原因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 今年,类似有限空间事故已经发生了多起。造成多人死亡的事故原因,多为施救不当,归根结底,是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做好正确的安全防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一、2017年4月3日11时35分左右,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经开区澳泉食品有限公司劳务分包单位湘潭市洁宝清洁服务公司在澳泉食品有限公司内污水井进行清理过程中,洁宝清洁服务公司的1名员工在井下作业晕倒,其余4名员工相继下井施救均晕倒,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二、2017年5月29日上午10时10分,河北辛集市欧赛皮革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在维修曝气池电机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造成6人中毒,送医院后经多方抢救,4人已无生命体征,1人脱离危险,病情趋于稳定,1人病情较轻,留院观察。】 三、2017年8月5日上午11时51分,陕西勉县消防中队接到报警称,勉县新铺镇蒋家坝村5组有2人掉入粪坑。到达现场后,救援人员经询问报警人得知,她家里有2头猪,她父亲看猪圈里只有一头猪,就怀疑有一头猪掉粪坑里了。没想到,下去寻找时由于缺氧晕倒。而她母亲看见父亲发生意外,就连忙下去施救,没想到也发生了意外,两人都倒在了粪坑里。 四、2017年8月19日9时左右,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华沃(山东)水泥有限公司,工人孔某在巡查原料系统选粉机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监护人谢某发现孔某一氧化碳中毒后,在未佩戴使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行施救,后颜某、胡某、朱某同样在未佩戴使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陆续进行施救,造成施救4人一氧化碳中毒。相关部门接警将5人救出送医,但经医院抢救无效五人全部死亡。 这些事故为我们敲响了有限空间作业的警钟,那么,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分类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一)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深基坑等;
(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常见的有限空间目录 一、冶金行业
工艺炉窑、槽罐、煤气相关设备设施、地坑等。 二、有色行业 工艺炉窑、槽罐等。 三、建材行业 工艺设备。煤气相关设备设施、储库等。 四、机械行业 工艺设备、槽罐等。 五、轻工行业 工艺设备、槽罐等。 六、纺织行业 纺纱工序、织造工序、染整工序等。 七、烟草行业 工艺设备等。 八、通用 各类井(电缆井、污水井、窨井等)、池(污水池、化粪池、沼气池、蓄水池、腌渍池等)、地沟、暗沟、坑道、下水道、地窖、地下室等。
参考自《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 ·有限空间内可能盛装过或积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如果工艺处理不彻底,或者对需要进入的设备未有效隔离,导致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残留或窜入等,若作业时对作业活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采取措施不力,违章操作等,就可能发生着火、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 有限空间内可能有各种机械动力、传动、电气设备,若处理不当、操作失误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 · 当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高空作业时,可能造成高空坠落事故。 “三不进罐”原则 · 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罐”; · 监护人不在现场不进“罐”; · 安全防护措施没有落实不进“罐”。 如何落实“三不进罐”原则呢?下面来学习一下 办理作业许可证 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涉及到办理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审批人、批准人等。要求各尽其责,人人把关。 落实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入的受限空间的作业条件,如作业点周围的环境,包括氧气含量、可燃气体含量、有毒气体含量等是否合格,以及受限空间内残存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等是否已经清除干净。二是受限空间的隔离情况,需要作业的受限空间是否与其它系统完全隔断,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监护人 · 监护人是保证作业安全的关键人物。监护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要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以及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监护人应由进入受限空间所在单位指派责任心强、熟悉工艺流程,了解介质的化学、物理性能,会使用气防器具、消防器材,懂急救知识,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并且经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监护资格证的人员担任。 · 监护人进行监护时,应佩戴明显标志,合理行使自己的职权。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在安全技术人员和单位领导的指导下,逐项检查并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受限空间的隔断情况。当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比较多时,要对作业人员逐个登记、点数。作业过程中要经常检查作业环境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监护过程中,监护人千万不能以为自己没事干而擅自离开监护现场,也不允许在监护期间看书看报或兼做其他工作。 · 需要强调的是,现场作业监护人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时现场监护人员太多不利于作业安全,不仅给作业人员带来压力,也不利于发生突发事故时的逃生疏散,尤其是在高处平台或者作业场地狭窄的环境作业时。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是保障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关键。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在《中国石化集团HSE管理制度》及各企业的HSE管理制度中都有详细的规定。这里,强调一下几点: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切实做好工艺处理。与作业系统相连的管线、阀门加盲板断开,加、取盲板要有专人负责。对生产、储存、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的设备、容器,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所用盲板要用符合压力等级的正式盲板,不能用白铁皮、石棉板等材料作代用盲板。 2、对受限空间内的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一个设备要多采几个点的样,如塔类,至少应测上、中、下3个点;储罐应在物料进出口和中部;卧式容器最好取两端。采样时尽可能伸向设备内部,样品才有代表性,切不可在人孔处取样,人孔处因空气对流采的样品是不准确的。只有当受限空间内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和有毒物含量都为合格,方可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符合规定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设备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容器、设备内作业温度高、湿度大,人体易出汗,就会增加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必须放置在容器外部;电线电缆不能有破损和裸露的地方;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5、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并在开关上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拆除转动部件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 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作业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验收。 7、作业的受限空间内,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用通风机、鼓风机强制抽风或鼓风,但严禁向内充氧气。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容器内作业,容器内的防腐作业,一次作业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8、对危险性较大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如催化装置两器清焦、反应釜内检修、大型油罐人工清罐等、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制定较为详细的作业安全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9、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设备,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发生事故,抢救工作应争分夺秒,但须沉着冷静正确处理事故。不得拖延耽误,更不能盲目抢救。抢救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只有将自己保护好,才能更有效地抢救别人。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但救不了别人,也会葬送自己的生命。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后的检查验收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后的检查验收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任务完成以后,监护人员应对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人数进行清点;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要对受限空间内的作业工具、消防气防器材、废弃物等全部带离作业现场,不能有遗漏。 2、作业任务完成后,监护人还应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向当班人员交待作业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作业现场的工艺状况,以便操作人员进行巡检和操作。 3、对催化装置两器清焦、反应釜内检修、油罐清罐等较大项目的作业,作业任务全部完成以后,单位主管人员应编制“封罐、投用检查表”,组织生产、设备、安全等专业人员,对检修作业项目逐一进行检查,对遗留在受限空间的作业工具、器具,螺栓、垫片等材料进行彻底清查。检查无误,各检查人员在“封罐、投用检查表”上签字确认后,方可封罐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