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作业许可管理”(Permit To Work)是国际石油公司通用制度,是为了保证高危作业以及非常规作业安全,在进行直接作业前开展作业安全分析(JSA),验证作业安全措施,与作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并进行授权许可而实施作业的一种安全管理制度。“作业许可管理”在石化行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2015年中国石化依据《安全生产法》和GB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对直接作业环节的各项制度进行了集中讨论与修订,并于2016年下发了包括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动土、起重、盲板抽堵在内的7个“直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和1个“作业许可”管理规定,在制度中明确要求:对高风险作业实施许可管理,未经许可禁止作业。 一、为什么要进行制度修订? 作业许可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已被证明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无论是在生产装置还是在工程项目中同样适用,这一点不容置疑。 但是由于人员对作业许可要求理解不统一、部分承包商安全意识淡薄等多方面的原因,作业许可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作业许可管理上流于形式,仅把作业许可票当作能够进行施工作业的开工证,作业许可没有真正起到有效控制风险、防范事故发生的应有作用。 对2010-2015年间中国石化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见图1)发现,直接作业环节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7.2%(包括工程建设施工,检维修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的管理已成为安全管理的软肋和短板。事故原因除了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现场监管不到位,风险识别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外,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可操作性不强,执行中容易流于形式,如: ★ 部门之间责任主体不明确,作业许可的签发人、监护人和作业者的职责划分不清; ★ 对开票、监护人员的资质要求不明确,无法确保开票质量和监护效果; ★ 作业许可审批流程长,部分票证流程复杂、繁琐,个别票证对审批人员级别要求过高、脱离实际; ★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仅停留在要求上,不能充分识别作业中的具体危害; ★ 作业过程中安全交底内容随意,交底过程不正式,存在省略安全交底现象。 因此,2015年中国石化编制了《作业许可管理制度》,修订了用火、受限空间、破土作业等系列作业许可相关制度。 二、作业许可管理规定的特点 (1)明确作业许可的适用范围 此次新制定的作业许可管理规定对直接作业环节中涉及到的高风险作业提出了总要求,明确了应实行作业许可管理的范围,因为各板块情况不一样,除了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动土、起重、盲板抽堵等高风险作业外,可能还有其他高风险作业,包括承包商进入集团公司生产区域的所有作业,均应该结合实际,进行作业许可管理。 (2)体现了职责的唯一性 部门之间职责角色的转变是作业许可管理制度的核心所在,也是集团公司安全责任制“谁的工作谁负责、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安全人员负责签发作业票不如基层业务人员负责签发作业票更利于掌握作业动态、合理安排生产。安全员自己执行作业,则更是失去了检查、指导的作用。安全人员每日专人负责现场作业条件确认签字,是作业许可的实施人,因而没有对作业许可整个流程的检查工作,难以跳出来找缺陷、以提升管理。 作业许可制度的修订明确了企业业务主管部门是作业许可的管理责任主体,安全监管部门不再负责作业许可签发,其主要职责转换为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以及作业许可审批人、监护人等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资质认定等工作,从制度上解决了以前安全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 (3)减少作业许可审批流程 与以前要求相比,减少了审批层次,但并不减少专业性。如一级用火由基层单位领导审批签发,二级用火由基层单位业务管理人员审批签发。 基层单位领导审批签发作业票,而不是公司、厂领导、职能部门。基层单位专业人员更清楚工艺、设备、现场条件,而且职责明确,更强化了责任意识。解决了无限拉长审批流程、均摊安全责任的问题,解决了无限提高审批级别,让高级别的领导干部背书安全的问题。 同时对审批人和监护人的资质提出了要求,所有参与作业许可的人员,都要经过培训并且测试,通过方可发放资质。测试内容应涵盖理论知识,现场实际票证填写、违章识别等内容,从而促进员工主动掌握作业许可相关知识,提升直接作业环节的风险管控水平。 (4)强制执行作业前JSA分析 直接作业环节管理的核心所在就是危险源识别和风险控制。以前作业票的危害识别一项为手写内容。现场查看作业票危害识别一栏一般写着“着火、 爆炸”等字样,不能充分识别作业中的具体危害,如物料是什么?压力多少?需要佩戴哪些防护用品?周边有哪些危害?“主要安全措施”一栏中工艺能量隔离措施与施工安全措施混在一起,不够清晰。新制度的制定要求作业单位会同施工单位针对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运用JSA等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有效地确保现场安全作业,将风险最大程度地消减及控制。 (5)突出现场许可、视频监控 制度要求作业许可的审批人必须在现场确认和审批,作业过程全程视频监控。通过制度严格要求许可的现场签发,避免作业过程中安全交底内容随意,交底过程不正式,存在省略安全交底现象。同时应用视频监控等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一来可以为事故调查提供直接证据,二来可以有效对承包商进行安全监督。 一张作业票,所反映出来的是“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理念,只要从实际出发,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扎实推进作业许可管理,就一定能够提升企业直接作业环节的管理水平,减少直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