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X 发表于 2012-6-13 23:00
请教一下:我公司CG-220/9.81-M23锅炉为单锅筒、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倒“U”型布置的固态排渣煤粉炉,室内 ...
1、炉膛结构因素:炉膛出口,过热器前应布置凝渣管束,其由后墙水冷壁管鼻区联箱引出的水冷壁管子拉稀而成,使焦渣冷却下来落入炉膛,因管间距大,即使此部位结焦也不至于造成凝渣管束堵塞,冷却后的焦渣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炉膛,保护了以后水平烟道的过热器管子,避免了其结焦。高压以上煤粉锅炉没有凝渣管束,但也布置了后屏过热器,其管束间距也很大,与凝渣管束作用基本相同。 2、对锅炉炉膛容积热负荷过高的锅炉,如果燃烧器区域有卫燃带,可拆除部分或全部卫燃带,加大水冷壁吸热量,从而降低了炉膛出口温度。 3、煤种因素:主要是煤的灰熔点,灰熔点低的煤容易结焦,可适当混煤。 4、燃烧运行因素:1)高负荷时加大燃烧器下倾角度,使火焰中心下移,避免炉膛出口温度过高;2)加强吹灰;3)锅炉运行氧量即炉内的氧化或还原性气氛,它对锅炉的结焦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锅炉运行氧量偏低,炉内还原性气氛较强,煤的灰熔点就会下降,锅炉就容易结焦。这是因为灰熔点随着铁量的增加而下降,铁对灰熔点的影响还与炉内气体性质有关,在炉内氧化性气氛中,铁可能以Fe2O3形态存在,这时随着含铁量的增加,其熔点的降低比较缓慢;在炉内还原性气氛中(氧量不足),Fe2O3会还原成FeO,灰熔点随之迅速降低,而且FeO最容易与灰渣中的SiO2形成熔点很低的2FeO•SiO2,因此可提高锅炉运行氧量,避免炉内出现还原性气氛,如果高负荷运行氧量还偏低,必要时适当降低负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