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千万工业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上海特大型城市危化品管理研究 2021-07-06 15:15 近年来,8•12天津港爆炸事件,5•23重大危化品运输燃爆事件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引起了全社会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高度关注。2017年*****就城市安全做出了重要批示。尽管2016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危化品安全管理办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危化品的事故仍时有发生。目前,上海特大型城市的危化品安全管理仍面临在生产、运输和仓储等方面的监管难题和问题。 本课题组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充分发挥多学科、高层次和独有的综合优势,运用风险评估模型、运输优化模型和危化品的动态扩散模型等,对危化品的生产、运输和仓储等方面监管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研究背景
上海市作为全球特大型城市,具有人口密集、工业集聚和交通网络复杂等特点。城市的运行伴随着大量危化品生产、运输和仓储活动。尽管上海市**对危化品的生产、运输和仓储管理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与危化品相关的事故率较低,但由于危化品安全管理复杂、涉及面广和参与监管的部门多,仍存在危化品行业标准不统一、中小企业危化品生产的安全意识不强、忽视环境污染和员工健康、“黑仓库”的现象屡禁不止、危化品运输网络规划有待加强以及实时监管缺乏有效全覆盖等问题。因此,上海市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在生产、运输和仓储等方面仍需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二、上海危化品现状分析
上海市是石油化工重要生产基地,危化品运输网络复杂,拥有大量危化品仓储。市内危化品企业分布点多、面广、量大,生产、经营、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有1.7万余家,且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危化品供应链复杂,包括生产、运输和仓储三大核心环节。全市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有122家。危化品企业涉及地域面广,金山、奉贤与浦东新区等地危化品产业聚集,包括上海石化,赛科和高桥石化等石油生产基地。上海市交通网络非常复杂,有27,625条道路和8914个交叉路口。全市危险化学品总储量3000多万吨,涉及品种2700多种,储存条件、储存标准不一。这些给上海特大型城市的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1.生产方面 上海市是石油化工重要生产基地。上海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589家,分布在15个区,其中沪南的奉贤、南汇、闵行、松江四个区共270家,沪北的嘉定、宝山两个区共139家,沪南和沪北6个区的生产企业数占总数的70%。位于杭州湾北岸的上海化学工业区是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以及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品的专业开发区,核心的石油化工企业包括金山区上海石化,奉贤区赛科石化以及浦东区高桥石化。各化工企业通过区内与各个化学反应装置连成一体的专用输送管网以及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一体化系统,不断生产制造满足上海市及各地的日常危化品需求。 2.运输情况 上海市是中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储运基地。目前上海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共计282户,经营性的263户,非经营性的19户,其中三类高危(剧毒、放射、爆炸)企业19户。上海市以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承载了大量的日常危化品运输活动。其危化品品类众多,石油和化工原料达5000余种,涉及危化品运输车辆数量巨大且标准不一,参与危化品运输人员冗杂,专业水平与素质参差不齐。产销分布不均使得80%以上的危化品需要异地运输,**管理难度升级。危险化学品道路、水路、航空运输量大,危险化学品违规寄递现象时有发生。危化品长输管线具有距离长、压力大、分布密和周边环境复杂等特点,同时,危化品物流企业和危化品运输车辆在区域内集中,致使隐患增多,危化品运输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截至2017年1月至11月,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共计查处危化品运输事故1043件。近五年,仅上海市化学工业区内就已发生19起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亟待加强。 3.仓储情况 目前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有118家,分布在14个区,其中宝山区的仓储企业数量最多,浦东新区次之,浦东危险化学品仓库面积最大,宝山次之。金山、奉贤两区共有9家,危险化学品仓库面积占全市的9.9%。外环以内的仓储企业49家,外环以内企业数占总数的41%。与此同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化工企业在上海市内建立了800余所加油站,每个加油站都存储了大量的石油汽油等危化品。经研究分析,加油站聚集在上海市中心地段包括黄浦区、静安区和徐汇区等区域,该中心区域人口密度最大,经济建设繁荣,危化品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4.**管理现状 近年来,上海危化品安全管控按照减量、集约、受控的总体管控思路,强调“源头管控、过程管理、末端治理、整体提升”的管控原则,实施目录管理、业务手册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行政审批信息化、数据共享、监督检查的“六位一体”管理,为危险化学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构筑了一张疏而不漏的监控网。《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8月29日市**第124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该管理办法全面的对上海市危化品的治理做出了严格要求。**部门坚持安全监管层层推进、推广社会第三方服务和安全责任保险、推进危化品经营集约化市场管理,并实施危化品三区联动联控等政策措施,加强了上海市危化品安全管理。但由于危化品管理的复杂性,涉及部门众多,协调难度大,危化品事故仍偶有发生。 三、上海市危化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上海市**与危化品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危化品管控措施,上海的危化品管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1.危化品生产管理方面:部分小型化工厂对于危化品生产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和专业人才的劳动成本偏高;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导致事故风险上升;以及危化品生产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员工健康未引起重视等问题。 2.危化品运输管理方面:少数不具备资质的公司从事危化品运输,引起恶性市场竞争加大危化品安全隐患;市内主要干道上尚未建设危化品专用通道与停车场所,限速、限行、限停警示标志匮乏,运输网络规划有待加强;实时监管缺乏有效全覆盖,区域联动有待加强等问题。 3.危化品仓储管理方面:由于危化品仓储设施缺口供不应求,部分仓库设备老化严重,致使危化品异地存放于“黑仓库”的现象普遍,加大了安全隐患;此外,危化品企业仓储管理不全面,监管工作不到位,造成仓库货品标签漏贴、少贴现象,老旧设备不能及时更新等问题。 4.危化品政策管理方面:行业标准不统一监管困难,危化品物流管理机制尚不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管理以及标准化体系不完善;控制区域的危化品限制类别有待加强等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基于上海市危化品管理现状、问题和现在化技术应用分析,本研究针对以下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在危化品生产管理方面,本研究基于GIS技术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对危化品的风险分析,提出了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风险分级管控、提升危化品各环节的本质安全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行信息融合预警报警等建议,强化中小企业危化品监督等建议。 2.在危化品运输管理方面,本研究通过基于风险分析的危化品管理,考虑道路关闭的危化品管理,以及基于GIS的危化品安全管理系统设计,提出了建立上海市危化品物流标准体系、运用安全风险管控技术手段加强常态管控、建立上海市危化品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和监管体系以及合理规划和设计上海市危化品物流网络等建议。 3.在危化品仓储管理方面,提出了成立巡察组重点排查“黑仓库”,建立仓储设备监管台账,完善相关的仓储管理制度,以及促进仓储企业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等建议。 4.在危化品管控**政策方面,提出了完善监管体系,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管理以及标准化体系,完善危化品限制类别和控制措施,以及基于危化品事故应急响应集成模型完善上海市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体系等建议。 相关研究成果对上海市的《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企业定置管理规程》和《上海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等管理规程和指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相信通过本研究后续展开,可以更好的完善危险化学品风险分析体系,为上海市城市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提高上海特大型城市安全的保障水平。 主要完成人:范体军、沈海涛、李旭、唐有财、徐若芬、徐畅 完成时间:2018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