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生产装置中离心式压缩机备件(如转子组件、隔板组件、轴承、联轴器、密封组件、非金属备件等)的检验,为备件的检验提供依据。 1.2 引用标准 GB/T 16941—1997 《流程工业用透平压缩机 设计、制造规范与数据表》 JB/T4113—2017 《整体齿轮增速组装型离心式空气压缩机》 JB/T6443—2002 《离心式压缩机》 HG25745—93 《离心式压缩机转子检修技术规范》 HG25744—93 《液压装配联轴器检修技术规范》 HG25743—93 《可倾瓦块轴承检修技术规范》 GB6557—2009 《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 GB3852—2017 《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 JISB 1453-1988 《齿式联轴器》 GB/T 13275—91 《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 API—672 《一般炼油厂用整体齿轮增速多轴离心式空气压缩机》 API—614 《专用的润滑、轴密封和控制油系统》 API—671 《炼油厂用特殊用途联轴器》 API—617 《石油、化学和气体工业用轴流压缩机和离心压缩机以及膨账机—压缩机》 JB1581~1582-2014 《汽轮机、汽轮发电机转子和主轴超声波探伤方法,汽轮机叶轮超声波探伤方法》 GB1800~1804-79 《公差与配合》 GB1182~1184-80和GB1958-2017 《形状和位置公差》 JB 4730-2015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 5439-2017 《压缩机球墨铸铁零件的超声波探伤》 JB/T 5440-2017 《压缩机锻钢零件的超声波探伤》 JB/T 5441-2017 《压缩机铸钢零件的超声波探伤》 JB/T 5442-2017 《压缩机重要零件的磁粉探伤》 1.3 检验评审标准 1.3.1 设备零部件制造图纸标定尺寸和精度要求,以及技术条件所要求的内容。 1.3.2 合同技术附件规定的内容及要求。 1.3.3 1.2条引用标准。 2 检验内容 2.1 转子组件 2.1.1 资料审查 2.1.1.1 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2.1.1.2 审查产品质量文件、合格证、技术文件(零件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报告,机械性能试验报告,硬度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无损检测报告,动平衡报告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以及图纸的要求。 2.1.2 入厂检验步骤 2.1.2.1 宏观检查 a)转子组件表面应无裂纹、凹坑、损伤、划痕等缺陷;机加工表面应平整光滑。 b)轴套应无松动,梳齿密封片应无断裂、倒塌;叶轮流道内应光滑无异物。 2.1.2.2 几何尺寸检查 测量各部尺寸,尺寸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 2.1.2.3 形位公差检查 其值应符合图纸要求或下列要求:
2.1.2.4 探伤检查 轴颈超声波、着色探伤检查,应无影响使用要求的缺陷存在。对转子组件各转动部分进行剩磁检查,残余剩磁量不应超过0.0005 Tesla(5高斯)。 2.1.2.5 硬度检查 零件应进行硬度检查,硬度值应符合图纸要求。 2.1.2.6 化学成分检查 必要时,进行化学成分复验。 2.1.2.7 金相检查 必要时,进行金相复膜检查,其组织和晶粒度应符合技术要求。 2.2 隔板组件 2.2.1 资料审查 2.2.1.1 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2.2.1.2 审查产品质量文件、合格证、技术文件(零件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报告,机械性能试验报告,硬度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无损检测报告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以及图纸的要求。 2.2.2 入厂检验步骤 2.2.2.1 宏观检查 a)检查组件是否有变形,表面应光洁无划痕,过渡部位圆滑,无裂纹、脱层、气孔、夹渣等缺陷。 b)水平中分面应光滑、平整、不错口,相互贴紧,结合面最大间隙不超过0.05mm。 c)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2.2.2.2 几何尺寸检查 测量各配合定位尺寸,应在图纸设计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2.2.2.3 探伤检查 组件表面着色探伤,应无影响使用要求的缺陷存在。 2.2.2.4 硬度检查 组件应进行硬度检查,硬度值应符合图纸要求。 2.2.2.5 化学成分检查 必要时,进行化学成分复验。 2.3 径向轴承 2.3.1 资料审查 2.3.1.1 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2.3.1.2 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技术文件(零件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报告,机械性能试验报告,无损检测报告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以及图纸的要求。 2.3.2 入厂检验步骤 2.3.2.1 宏观检查 a)拆瓦壳中分面螺栓检查上下瓦壳中分面的平面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定位销配合应紧密。紧固中分面螺栓后中分面不错口,用0.02mm塞尺检查不得塞入。 b)检查瓦块巴氏合金应无裂纹、掉块、拉毛等缺陷,瓦块巴氏合金应贴合良好。 c)瓦块背部承力面应光滑,沿轴向与瓦壳的接触应均匀保持接触,绕枢轴摇摆的瓦块与枢轴销配合不松晃。瓦块在瓦壳内摇摆灵活,不卡涩。 d)带热敏元件的瓦块,其热敏元件与瓦块固定可靠不松动,引线绝缘保护层良好。组装后,热敏元件及引线不妨碍瓦块在瓦壳内灵活摆动。 2.3.2.2 几何尺寸及形位公差检查 a) 测量轴承盒外径,检查其尺寸、圆度和圆柱度应符合图纸。 b) 采用抬瓦法在假轴上(或备用转子轴颈上)测量轴承间隙应符合技术要求。 c)测量瓦块厚度,同一轴承瓦块厚度差应小于0.01mm。 2.3.2.3 探伤要求 瓦块表面着色探伤,巴氏合金应贴合良好。 2.4 推力轴承 2.4.1 资料审查 2.4.1.1 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2.4.1.2 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技术文件(零件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报告,机械性能试验报告,无损检测报告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以及图纸的要求。 2.4.2 入厂检验步骤 2.4.2.1 宏观检查 a) 检查止推瓦块背部承力面应光滑,巴氏合金应无裂纹、掉块、拉毛等缺陷,瓦块巴氏合金应贴合良好。 b) 均压块承力面应光滑,在基环内应摇摆灵活、不卡涩。均压块间摇摆灵活。 c) 基环无瓢曲变形,两半基环接合面平整不错口。 d) 带热敏元件的瓦块,其热敏元件与瓦块固定可靠不松动,引线绝缘保护层良好。 2.4.2.2 几何尺寸检查 a)推力轴承外径和厚度等应符合图纸。 b)测量瓦块厚度,同一副轴承瓦块厚度差应小于0.01mm。 2.4.2.3 探伤检查 瓦块表面着色探伤,巴氏合金应贴合良好。 2.5 联轴器组件 2.5.1 资料审查 2.5.1.1 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2.5.1.2 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技术文件(零件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报告,机械性能试验报告,硬度检测报告,无损检测报告,动、静平衡试验报告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图纸的要求。 2.5.2 入厂检验步骤 2.5.2.1 宏观检查 a)检查各螺栓、螺母内外丝扣是否完好,螺栓与螺母配合应松紧适度;螺栓与轮毂螺栓孔配合应不松动。 b)轮毂内孔表面应无拉毛、损伤,O形环配合部位应无任何沟痕,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4。 c)轮毂与备用转子轴端红丹接触检查,接触面积应达85%以上,且无接触硬点或整块不接触区。 d)内齿套与中间接筒的法兰连接端面平整,连接螺栓后接合面应无间隙,止口不松晃。内外齿齿高方向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75%。 e)对膜片式联轴器,还应检查过渡接筒及膜片紧固螺栓是否完好。 2.5.2.2 几何尺寸检查 测量各部尺寸,尺寸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O形环和背环放入备用转子轴端环槽和轮毂环槽后,O形环压缩量单边应在0.5~0.6mm内,背环应低于O形环槽0.1~0.2mm。 2.5.2.3 形位公差检查 a)各值应符合图纸要求。 b)中间接筒筒体圆度误差小于0.05mm。两工作面平行度小于0.03mm。 2.5.2.4 探伤检查 a)螺栓磁粉探伤应无缺陷。 b)联轴器表面着色探伤应无缺陷。 2.6 浮环密封组件 2.6.1 资料审查 2.6.1.1 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2.6.1.2 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技术文件(零件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报告,机械性能试验报告,硬度检测报告,无损检测报告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图纸的要求。 2.6.2 入厂检验步骤 2.6.2.1 宏观检查 a)检查浮环密封外表面有无裂纹等缺陷,密封表面有无划伤、缺损等缺陷。浮环端面应平整,销孔对正,销子长度适宜。 b)浮环内圆面上的巴氏合金层应无划痕、脱层等缺陷。浮环与壳体的轴向接触端面应用红丹检查接触均匀,浮环无轴向变形。 c)检查“O”形环有无毛边、划伤、老化现象等缺陷。 2.6.2.2 几何尺寸检查 测量浮环密封各部尺寸,尺寸公差应符合图纸及如下要求。 a)浮环在浮动盒内的轴向间隙不大于0.15mm,浮环轴向厚度差沿整圈不超过0.01mm。 b)浮环密封内环径向间隙为0.051~0.076mm,中间环径向间隙为0.140~0.165mm,外环径向间隙为0.102~0.127mm。 2.6.2.3 探伤要求 浮环密封表面及内圆面上的巴氏合金层着色探伤应无缺陷。 2.7 非金属备件(以O型环、背环为主) 2.7.1 资料审查 2.7.1.1 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2.7.1.2 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技术文件(零件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报告,机械性能试验报告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图纸的要求。 2.7.2 入厂检验步骤 2.7.2.1 宏观检查 外观检查有无压扁、扭曲、毛边、划伤、老化、裂纹等缺陷。并应弹性良好。 2.7.2.2 几何尺寸检查 测量各部尺寸,尺寸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O形环和背环放入备用转子轴端环槽和轮毂环槽后,O形环压缩量单边应在0.5~0.6mm内,背环应低于O形环槽0.1~0.2mm。 2.7.2.3 物理性能检查 必要时应进行硬度、冲击值及老化试验等项目检查。 2.7.2.4 化学成分检查 必要时,进行化学成分复验。 3 制造厂检验及目击试验项目 目击试验是根据合同的规定,买方应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在制造厂对压缩机的转子、机封等重要部件的材料、制造、装配、试验过程的质量检验。其重点是对交货后现场不易作内部检查的、关键性的、专利的、精密的、不可重复的项目在现场获得见证。 3.1 部件如机封的耐压试验、密封试验;叶轮的超速试验等; 3.2 组件如转子的动平衡试验、运转试验; 3.3 其它规定的试验项目。 4 不符合检验评审标准的备件的处理 在现场开箱和其它检验过程中发现备件不符合评审标准的备件,均应详细记录,并提交供货方核对,属于供货方责任的,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退货或索赔。 5 备件档案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备件档案的管理,入厂备件进行检验后应由相关人员填写《机械零件入厂检验报告书》。此报告书一式两份,由检验单位和使用单位分别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