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是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的VOCs不仅会导致大气中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等二次污染物的生成,加剧空气污染,还会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因此,加强这些行业的VOCs治理,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来探讨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的治理技术路径,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治理技术的适用性和效果,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VOCs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石化行业VOCs治理技术路径及案例
1.技术路径
(1)源头控制
优化工艺流程,采用低VOCs含量的原料和产品。例如,使用清洁的裂解原料,减少裂解过程中VOCs的生成。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密封性,减少物料泄漏。如采用先进的密封技术和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 (2)过程管理
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对设备组件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修复泄漏点。 采用密闭式生产工艺和设备,如密闭式输送管道、反应釜等,减少VOCs的无组织排放。 (3)末端治理
吸附技术:利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剂对VOCs进行吸附,当吸附饱和后进行脱附再生。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的VOCs废气处理。 催化燃烧技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VOCs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适用于中高浓度的VOCs废气处理。 蓄热式热力氧化技术(RTO):将VOCs废气加热至760℃以上,使VOCs氧化分解,同时利用蓄热体回收热量,降低能耗。适用于高浓度、大风量的VOCs废气处理。 2. 案例
企业概况:该企业主要生产乙烯、丙烯等石化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VOCs废气。
治理措施:企业采用了“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的综合治理方案。在源头控制方面,优化了裂解原料,减少了VOCs的生成;在过程管理中,实施了LDAR技术,对2000多个设备组件进行了检测和修复;在末端治理方面,建设了多套RTO装置,对高浓度的VOCs废气进行处理。
治理效果:经过治理,企业的VOCs排放浓度大幅降低,达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二、化工行业VOCs治理技术路径及案例
1.技术路径
(1)源头替代
推广使用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等低VOCs含量的涂料和胶粘剂,替代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和胶粘剂。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 (2)过程控制
加强生产车间的通风换气,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及时收集和处理产生的VOCs废气。 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储存、输送、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减少VOCs的泄漏和挥发。 (3)末端治理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先利用吸附剂对低浓度的VOCs废气进行吸附浓缩,然后将浓缩后的废气送入催化燃烧装置进行处理。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VOCs分解为无害的物质。适用于低浓度、可生物降解的VOCs废气处理。 2. 案例
企业概况:该企业主要生产农药、染料等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VOCs废气。
治理措施:企业首先进行了源头替代,将部分溶剂型涂料更换为水性涂料;在过程控制方面,加强了生产车间的通风换气,设置了多套局部排风装置;在末端治理方面,采用了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对VOCs废气进行处理。
治理效果:经过治理,企业的VOCs排放浓度明显降低,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员工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
三、工业涂装行业VOCs治理技术路径及案例
1.技术路径
(1)源头控制
推广使用高固体分涂料、水性涂料等低VOCs含量的涂料,减少涂料中有机溶剂的使用量。 优化涂装工艺,采用静电喷涂、空气辅助无气喷涂等高效涂装技术,提高涂料的利用率。 (2)过程管理
加强涂装车间的环境管理,设置密闭的涂装作业区域,减少VOCs的无组织排放。 对涂装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涂料的泄漏和飞溅。 (3)末端治理
活性炭吸附技术:利用活性炭对VOCs进行吸附,适用于低浓度、间歇排放的VOCs废气处理。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通过高压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VOCs分子发生分解和氧化反应。适用于低浓度、小风量的VOCs废气处理。 2. 案例
企业概况:该企业主要从事汽车的生产和涂装,涂装过程中产生大量的VOCs废气。
治理措施:企业采用了“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的综合治理方案。在源头控制方面,推广使用了高固体分涂料和水性涂料;在过程管理方面,加强了涂装车间的环境管理,设置了密闭的涂装作业区域;在末端治理方面,采用了活性炭吸附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VOCs废气进行处理。
治理效果:经过治理,企业的VOCs排放浓度达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同时提高了涂装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包装印刷行业VOCs治理技术路径及案例
1.技术路径
(1)源头替代
推广使用水性油墨、大豆油墨等低VOCs含量的油墨,替代传统的溶剂型油墨。 采用柔印、胶印等环保型印刷工艺,减少油墨的使用量和VOCs的排放。 (2)过程控制
加强印刷车间的通风换气,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及时收集和处理产生的VOCs废气。 对印刷设备的墨辊、印版等进行定期清洗和维护,减少油墨的残留和挥发。 (3)末端治理
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R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VOCs废气加热至较低的温度,使其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适用于中低浓度的VOCs废气处理。 光催化氧化技术:利用紫外光照射催化剂,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将VOCs分解为无害的物质。适用于低浓度、小风量的VOCs废气处理。 2.案例
企业概况:该企业主要从事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等产品的印刷,印刷过程中产生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VOCs废气。
治理措施:企业进行了源头替代,将部分溶剂型油墨更换为水性油墨;在过程控制方面,加强了印刷车间的通风换气,设置了多套局部排风装置;在末端治理方面,采用了RCO技术,对VOCs废气进行处理。
治理效果:经过治理,企业的VOCs排放浓度大幅降低,改善了车间的工作环境,同时也符合了环保要求。
综上,通过对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治理技术路径及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源头控制是关键:采用低VOCs含量的原料和产品,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是减少VOCs排放的最有效途径。
2、过程管理不可忽视:加强生产车间的环境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储存、输送、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可以减少VOCs的无组织排放。
末端治理技术多样: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和VOCs排放特征,选择合适的末端治理技术,如吸附技术、催化燃烧技术、蓄热式热力氧化技术等,可以进一步降低VOCs排放浓度。
3、综合治理方案效果显著:采用“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的综合治理方案,可以更有效地降低VOCs排放浓度,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VOCs治理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相关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加强环境管理,推动VOCs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公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