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日益增高的癌症发病率成为现代人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而对某些职业的人来说,患癌的风险可能更高。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的肿瘤,称为职业性肿瘤。 大部分癌症病因是因为不良环境因素引发的。世界卫生组织将物质致癌性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与人类癌症明确相关,如砷化物、石棉、苯和煤焦油等;第二类为可能与人类癌症相关,如黄曲霉素、镉、四氯化碳和杀草强等。18种一类致癌物质中15种主要来自职业环境;18种二类物质中也有多达13种来自职业环境中。
常见职业性癌症及行业
职业性皮肤癌症常发生于接触砷矿、砷杀虫剂和化工的工人;接触煤烟和煤焦油的炉工、沥青工和树脂工;接触X线和放射线的医务人员和科学工作者。
职业性膀胱癌症常发生在生产染料和颜料的工人;接触橡胶轮胎的生产者和橡胶工人;接触煤焦油和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的煤气工人、铝制品工人。 职业性肺和支气管癌症常发生于接触砷和煤焦油的工种;还可发生于接触化学溶剂和有机化学品的生产者和喷漆工;铬和镍化合物的生产者和焊接工;石棉矿开采和加工的矿工和工人,接触石棉的人发生胸膜间皮瘤远远高于不接触者。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
职业性肿瘤由于致病因素比较清楚,因此,可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其主要手段为:
1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识别、鉴定、严格控制与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不接触或减少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是预防职业性肿瘤的上策,属于一级预防,效果最好。致癌物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可避免接触的,如萘胺、亚硝胺等,应停止生产与使用;另一类在目前仍需使用的工业化学物, 如氯乙烯、羰基镇,则可根据现有资料,提出暂行技术标准严格控制接触水平,并定期监测,使其浓度或强度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以下。另外,对新化学物质,应做致癌性筛试,提示有强致癌性的,应停止生产和使用。 2改革工艺流程,加强卫生技术措施改革生产工艺,加强通风,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程序,避免或减少接触至癌因素;加强原料选用,限制原材料中有毒物质的含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的致癌物质,如石棉生产中,限制主要引起间皮瘤的青石棉的用量;对于不能立即改变工艺流程或目前也无法代替的致癌物,采取严格综合措施,控制工人接触水平。
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首先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让广大职工了解致癌物质的特性及其对人体的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及防护措施,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 工作服应集中清洗、去除污染,禁止穿回家;处理致癌物时,应严防污染厂外环境;许多致癌物与吸烟有协同作用,应在接触人群中开展戒烟教育;对于与工人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因素,如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卫生x i惯等,应加强职业健康促进教育,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4健全医学监护制度对肿瘤高危人群进行医学监护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可能检出肿瘤前期的异常改变或早期阶段的肿瘤,以降低“早期”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职业性肿瘤中,目前仅尿沉渣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对早期诊断膀胱癌有意义。因此, 要加强医学监护工作效率和效能的研究。
对于职业癌症,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个人防护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