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手机微信,扫码同步

用户名登录

用户名,密码登录

搜索

↑ ★ → 加入海川企业会员 传播技术与品牌  

 品牌 
【活动】海川定制logo保温杯来了
【参与活动能免费获得】从本月起任何在“建设者”体系中,你的上月建设者分数......
企业会员 第二期招募【特惠】
特惠为 9999元/ 2 年 百万次传播 20241112 详询客服18840911640

[讨论帖] 中国化工现状和发展分析---谈谈能耗和能源效率

[复制链接]
1.3K |1
我夲善良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川硕士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已实名  

加入千万化工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中国化工现状和发展分析(5):谈谈能耗和能源效率 [品茶小轩] - 嘿嘿,嘿(7968 bytes ) 2005-05-12
化工是能耗强度(单位产值所需要的能量)最大的行业,冶金机械次之。中国的化工和整体科技比西方强国差,能源效率比人家低,从总体上看,这个显然是事实。但经常听到一些说法,例如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比别国高了十倍八倍,也就是我们的生产单位消耗比别人差了十倍八倍。据此,生产力,技术水平,竞争能力什么的比人家差了十倍八倍,等等。有经常听到说中国去年净进口了一亿多吨石油,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已经被发达国家掐住了脖子,所以中国外交上只能只应该是软弱无力,等等。也有些说法从道德角度出发,说什么中国消耗了全世界本来属于别人的太多的粮食,能量和原材料了,所以对别人(如美国日本等)构成了根本性的真正的威胁,云云。其实,哪有那么厉害!居安思危是对的,但胡乱渲染人云亦云,不知其然不知所措就不好了。还是具体分析一下用数据来定量的比较吧。

表1 初级能源消耗(亿吨标准煤)/自给率(%),和能源消费构成(%)表
国家/地区        人口(百万)        初级能耗/自给率        农业耗能        工业耗能        运输耗能        民用耗能
全世界        6300        170                                
美国        290        41//74%        1.2%        30%        33%        36%
中国        1300        18//92%        3%        55%        15%        27%
日本        127        9.2//0%        1.5%        46%        24%        38%
印度        1080        5.8                                
德国        82        6.0//65%        1%        35%        34%        30%
巴西        176        3.6        7%        38%        27%        28%
南韩        44        3.5                                
台湾        22.6        1.7                                


表1(由美国能源部,日本统计部门和中国等统计部门等的数据总归得来的)是世界和几个国家或地区的2004年初级能源(primary energy,如原油原煤等)消耗量以及终端能源(end-use energy,由初级能源所生产加工而来,如电,汽油等等)消费构成。从中可见,美国至今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能源进口国。很显然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者。其实美国能源很丰富的,但还是很有远见,注意保存自己,消耗别人。美国人口不到中国的1/4,能源消耗是中国的两倍(中国自己估计是19.7亿吨标准煤,比美国公布的数据略高)。按人均计算,每个美国人的能耗是中国的十倍。同样的算,日本的人均能耗是中国的5倍。

若算进口能源呢,日本100%的能源要进口,美国也进口其所耗能源的26%,中国可是只进口了所耗能源的8%,以绝对量比只有美国进口量的1/7。中国的人均能耗与美日什么的没法子比,跟世界平均水平来比都还只有一半,说中国的进口能源消耗威胁了世界,“有没有搞错?”。当然,说中国能源消耗8%要进口,中国的能源就被美国掐住了脖子,只要人家高兴封锁能源通道就随时可以叫中国趴下,恐怕也没有太多说服力,恐怕是胡乱吓人吧。当然, 8%的能源不是个小数目,而且确实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此外,中国在原材料资源上对外的依赖更重些,应妥善因应。增强军力保护能源及贸易通道也是应该的。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是中国的传统。当然,决没有建议要满世界称霸挑挑衅的意思,只是希望自己富裕强大些,日子过好些,拥有与中国人口相称的能源和原材料,不至于永远做打工仔。说这个是中国人不可剥夺的天然的权利,不算过分吧。如果要求中国人同意不发展了,不要赶超了,这个难度比较大。


表2 GDP(万亿美元),构成(%)表观能耗强度(公斤标准煤/每美元产值)比较
国家/地区        GDP(汇率)        GDP(购买力)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能耗强度
全世界        36.5        55        0.47(0.31)                        
美国        11.7        11.7        0.9%        20%        79%        0.35(0.35)
中国        1.6        7.26        14%        53%        33%        1.25(0.25)
日本        4.3        3.75        1.5%        29%        69.5%        0.21(0.25)
印度        0.6        3.32        24%        28%        48%        1.0(0.17)
德国        2.4        2.36        1%        31%        68%        0.25(0.25)
巴西        0.49        1.49        10%        39%        51%        0.74(0.23)
南韩        0.605        0.93        3.2%        41%        56%        0.58(0.38)
台湾        0.29        0.58        1.7        31%        67%        0.59(0.3)

能耗强度括号中为购买力平价算的数据。

表2是2004年几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和构成实际的或估计的结果(日本2004的财政年度尚未结束),汇率GDP是世界银行的数据,购买力平价GDP的结果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数据,按照表2,中国的能耗强度可以是世界上较重要国家(地区)中最高的,也可能是其中比较低的。比如说,中国的能耗强度既可以按汇率算是日本的5倍,也可能按购买力平价算跟日本相同。应该看到,笼统的GDP/能耗不好说明什么,因为GDP构成不同。同一国家内部,第三产业的能耗强度往往是第二产业的1/10还不到,所以按照能耗构成在同样产业下比较或者还稍微说的通些。比如都用汇率按表观工业能耗比较,中国可能是日本的三倍多,美国的两倍多。名义上的农业能耗强度指标则比日本还强些。

汇率GDP和购买力平价GDP两者是当今很流行的东西,有些人或者当局对这个有些儿近乎迷信。其实,汇率常常变,象日本,从一九七八年来其对美元比价升了差不多三倍,同一时期中国的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差不多四倍,而中日美三国的通货膨胀率也不同。就连同一个国家内部也不好按这个比,更别说各个国家之间这么来比了。购买力平价的GDP以做了些修正,但也是个争议很大的概念,建筑在它们上面的数据只能是名义上的表观上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可以直接比较的意义,也就是一个可以引起较大误会的数据罢了,不必太迷信。

如果要比较能耗,不妨直接具体产品比较,比如生产同样的化工产品,其能耗指标如何如何。乙烯是指标性的化工产品。我看到2002年的数据,同样生产一吨乙烯,中国比日本多消耗约60%的能量,比欧洲多耗约40%的能量。记得生产一吨钢铁也是类似的情况。因为那是大型企业的比较,如果加上中国许多更小型的更落后些的企业,总体估计,我觉得中国的工业能耗强度比日本可能接近高一倍,比欧美可能高50%。这个应该是比较接近的结果。日本由于能源完全依赖进口,受到两次石油危机的教训,在能源利用率上痛下功夫,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其实中国最近二十几年也改善了不少,取得的成就也比较显著。但差距还大,在这方面应该更努力。比如说经过五年左右争取把能源效率从现在的基础上提高10%,则中国的能源进口就可能不必扩大,保持现在的水平,不至于象人家估计的那样会在 2010年时达到三亿吨石油当量。

除此以外,也应该看到,能耗只是产品成本构成的一个因素。在基础化学品中,能耗占成本的比率较高,但在精细化工和药物等方面能耗因素就不算什么了。要比较产品竞争力,能耗是一个因素,但单独从能量消耗高低就判断竞争力是不全面的,还有考虑投资效率,知识技术,人力,储运,等等等等,做总的投入产出分析。对劳力密集产品,中国有优势。但在知识密集产品方面,中国有明显劣势。这些都要具体分析才能得出较好的结论,以便扬长避短,并在短的方面采取措施弥补。所以,我的看法是:第一,老老实实承认差距,不试图掩盖粉饰太平,要扎扎实实作工作,从实际上追赶上去,能有效地超过人家更好(当然不是说一个晚上就可以做到)。第二,实事求是承认差距,没必要夸大,在扭曲夸张的结果下可能采取的措施就同样变形了,比如可能导致认为追赶无望而放弃,那同样不是正确的做法。

中国的能源价格过低。油价电价大约为美国的1/2~2/3,与欧洲日本比就更低了。能源等作为初端产品,能够达到国国际平均水平是比较适宜的,而加工过后的产品更容易表现出大的价值差别。当然中国的收入水平较美国低得不成比例,居民怎么可能享受同样的能源价格?所以在不可能很快提高收入的情况下,采用相宜的措施分别对待,比如居民使用的电较低价,但工业用电应该提价,或者对民用进行某种补贴,由此或可更好促进能源利用效率。当然,水价电价什么的还是应该由市场决定,目前国家控制的价格更多的出于物价指数抑制通货膨胀等等的政z考虑,这样对提高利用效率不是很有利。能源利用水平只能是点点滴滴地提高,开源节流并重,技术上教育上x i惯培养上均很重要。坚持不懈地节约能源,长期下来一定可以显著改善效率。

 

发表于 2017-7-5 10:18:33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及信息存储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主题及回复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我夲善良 发布!权益归其或其声明的所有人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本主题及回复中的网友及版主依个人意愿的点评互动、推荐、评分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我站在线客服信息service@hcbbs.com 电话188-4091-1640 

一直听说我们的油价电价高,这么一看不是那么回事

 

发表于 2017-7-6 13:40:01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我夲善良 + 5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特别提示:

          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内容存储服务。

         禁止发布上传, 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公开传播或无传播权的出版物、无传播权的在行标准规范、涉密内容等
          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造成平台或第三方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散播涉爆类、涉黄毒赌类、涉及宗教、政治议题、谣言负面等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主题】高级

电话

0411-88254066

18840911640

(工作时间09:00-17:00)

其它时间请联【微信客服】或 电子信箱

信箱service@hcbbs.com


 

关于我们  -  隐私协议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   -  个人会员  -     -   专家智库  -  服务市场    -  APP和微信   -  分类信息   -     -  在线计算  -  单位换算


不良信息举报 0411-88254066  举报中心       在线客服#微信号:  18840911640    电子信箱   service@hcbbs.com   【QQ客服】3153267246   


海川化工论坛网(hcbbs) @Discuz! X3  0.037098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辽公安备21100302203002号  | 辽ICP备17009251号  |  辽B2证-201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