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为中国化工技术装备取得成就点赞加油
********************** 【化工装备十年大发展】持续更新汇总贴,欢迎参与讨论
https://bbs.hcbbs.com/thread-3576046-1-1.html
(出处: 海川化工论坛网)
*****************
全球性低碳发展正迫使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期望在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生物质作为自然界最大的有机群体,是唯一具有类化石燃料特性的固体资源。生物质热转化技术可以将低阶生物质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燃油和燃气,其替代化石燃油及燃气,本质加快了二氧化碳在植物生长周期中的循环速度,不额外产生二氧化碳,是具有“碳中和”属性的过程。利用基于光伏电解水制备的绿氢可进一步调节生物质合成气氢碳比,成为甲醇合成、绿色航煤合成、氢甲酰化等的原料气,也可将二氧化碳循环到化工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不仅延长二氧化碳循环周期,而且可大幅度提高“绿碳”使用率,降低生物质原料消耗量,以新质生产力有效贡献国家“碳中和”目标。
1、传统气化技术不能满足绿色甲醇/航油合成产业的技术需求
利用生物质作为绿色“碳”源,气化成为可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合成气的唯一技术路径选择。大规模气化可以考虑借鉴具有很好工业实践的煤气化技术。但是,由于生物质自身能量密度低、挥发分含量高、氧含量高、碱金属含量高、含灰以SiO2为主,作为燃料在性质上与煤比较的相异性大,致使煤气化技术往往不能适应大规模生物质气化的需要,具体表现为:(1)鲁奇气化炉式的固定床气化技术对原料的强度和热稳定性要求高,生物质难以满足要求;(2)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产生的合成气中焦油含量高,需配置二段裂解炉脱除生物质焦油,裂解炉需要升温至1100oC以上,能耗高且对低灰熔点的生物质原料适应性不好;(3)气流床技术要求的微米级磨粉不能直接适用生物质,需将生物质碳化成生物质颗粒,预处理过程复杂、难度大,同时灰渣的硅铝比高,气流床运行时实现“以渣抗渣”难度大。
2、流态化两段气化技术创新破解生物质气化“焦油”难题
为了最大程度地使气化炉吃“粗粮”,并从根源上破解生物质气化过程副产“焦油”的世界共性难题,沈阳化工大学许光文教授团队,创新了流态化两段气化技术,利用流态化反应器实现了低焦油两段气化工艺(图1示),通过生物质热解和半焦气化的反应解耦,协同了生物质预氧化降低焦油生成、生物质焦油热裂解和高温半焦催化裂解深度脱除焦油的作用,并依据产品气品质分别优化调控热解与气化/焦油理解的反应温度和条件,在易大规模化的流态化反应过程中有效实现中低温气化的超低焦油生成和释放的技术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