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巍2 于 2024-4-18 10:01 编辑
介绍几种低表面处理涂料及原理 传统的高VOC溶剂型低表面处理涂料(俗称“带锈涂料”)开发较早,国内外就开发出了一系列该类涂料。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3类:渗透型、稳定型、转化型低表面处理涂料。
1、转化型低表面处理涂料
也叫反应型带锈涂料。这类涂料中,不含成膜物质的被称为锈蚀转化剂,由于没有成膜物质,所以还需要另外加上底漆;如含有成膜物质,则称为锈蚀转化底漆。锈蚀转化剂不是涂料,只是与锈层惰性化后,使在其之上的底漆发挥出保护作用。
锈蚀转化底漆由于含有成膜物质,因此既能使锈蚀转化成惰性物质,又能封闭锈蚀,使其与外界隔绝,是一种使锈蚀层成为坚实、惰性、并能较好地附着于钢铁表面的涂料。该类涂料的主要机理是依靠涂料中锈蚀转化剂把活泼的铁锈转化为无害或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的配合物而达到带锈涂装的目的。转化型带锈涂料一般都采用磷酸-丹宁酸,使锈层转化成不溶性的磷酸铁、丹宁酸铁盐而起到保护作用。但酸的使用量难以掌握,如磷酸过量就会促进腐蚀,后患无穷。同时,转化型带锈涂料含有较少的成膜物质,使用时最好与其他底漆配合。因此,转化型带锈涂料的使用务必慎重,它通常不能单独使用,需要涂上面漆以保证长效防腐。
2、稳定型低表面处理涂料
稳定型低表面处理涂料的基本原理主要是依靠涂料中的树脂的反应基团、活性颜料与锈层中活泼有害的成分反应,生成稳定的抑制化合物,从而使整个锈层成为涂料中稳定的具有保护性的填料成分。典型的稳定型带锈涂料采用铬酸盐、磷酸盐等活性混合颜料,这些颜料水解产生相应的铬酸根和磷酸根,形成杂多酸。该杂多酸与锈层内活泼的铁锈酸FeOOH生成杂多酸类的配合物,从而对铁锈起稳定作用。使用最多的活性颜料包括铬酸锌、铬酸钡、铬酸钙、氧化锌、磷酸锌、三聚磷酸铝和有机氮碱铬酸盐,有的配方还添加亚硝酸钠,也有认为加入铬酸锶是必要的。铬酸盐颜料水解生成阴离子,有机氮碱铬酸盐水解后可生成氮碱离子基团,两者均有吸收活性铁酸锈的作用。氧化锌调整pH,钡、钙离子与环境中的二氧化硫生成的酸根结合为难溶盐。这些综合作用使铁锈趋于稳定。
3、渗透型低表面处理涂料
渗透型低表面处理涂料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渗透性强的树脂作为漆基,借助于渗透剂、极性溶剂的配合,使涂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从而可以浸润和渗透钢铁表面锈层,使锈层封闭。它可有效地将锈蚀和外界腐蚀因子隔绝,增强锈蚀层与钢板、锈蚀层与涂层,及涂层与钢板间的附着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