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千万工业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罗茨真空泵DMB系列罗茨真空泵 罗茨式真空泵(简称罗茨泵)是利用两个8字形转子在泵壳中旋转而产生吸气和排气作用的。其原理和罗茨鼓风机类似。由于罗茨泵是无内压缩的泵,通常单级泵的压缩比很低,当用于中、高真空时应串联使用。 一般来说,罗茨泵具有以下特点: 在较宽的压强范围内有较大的抽速; 启动快,能立即工作; 结构紧凑,占地面小,卧式结构,泵腔内气体垂直流动,有利于被抽的灰尘或冷凝物的排除; 转子之间、转子泵与腔壁之间有间隙,泵内运动件无摩擦,不必润滑,泵腔内无油; 转子形状对称,动平衡性能良好,运转平稳,选择高精度的齿轮传动,运转时噪声低; 机械摩擦损失小,效率较高;
DMY系列罗茨真空泵 DMY系列罗茨泵是DMB系列的升级产品,增加了超压差的旁路溢流阀,对罗茨泵进行保护。同时,该系列罗茨泵是为了应对化工工况中腐蚀严重,抽吸易结焦、黏结介质需要在线清洗工况。 过流部件采用双相钢,应对严重腐蚀工况; 采用5点机械密封方式,可以做到0泄露;
DML系列气冷罗茨泵 在罗茨泵的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传到转子和泵体上。转子很难将热量传至泵外,而泵体的热量很容易被散失到周围大气中。因而转子与泵体之间就出现了温差,加剧了转子的热膨胀。当泵负荷增大时,转子膨胀会消失间隙,而被卡死。因此出现了气冷式罗茨泵,用冷却的气体或大气去直接冷却热态的转子,从而减少了转子与泵壳间的温差,提高了罗茨泵的抗热能力。 工作原理 两叶宽头和三叶转子的气冷式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如图 1-1、1-2 所示。转子与泵体形成了三个位相。当转子与进气口相通时,转子头部使进气口与排气口、返冷气口隔离, 气体被吸入。当左转子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工作腔被封闭(与进气口、返冷气口和排气口均隔离)。转子继续旋转,工作腔与返冷气口相通,冷气流入工作腔中,使腔内压力达到返冷气口的压力。接着与工作腔相通,并进行排气。当转子封闭进气口后泵腔先接通返冷气口, 待返入的冷气在进排气口压差的作用下自动充满泵腔后(泵腔内压力由 P 进升至P 排) 再接通排气口, 冷气由安装于排气口下方的换热器提供。这一设计使压缩所产生的热量被冷气所平衡, 而不会导致泵过热过载, 从而使罗茨真空泵允许在高压差(8.7×104 Pa)下运行, 可以直排大气。
水环真空泵 TCM双级锥体水环泵 双级锥体泵是高真空行业设计的真空泵,符合HEI的标准。 是在原双级平圆盘泵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平面式真空泵进气口和出气口设计在端面的平面上,采用上部进气和上部排气的结构。锥体式真空泵进气口和排气口设计在锥体上,采用上部进气和下部排气的结构。设计结构特殊使得锥体式进气口和排气口面积比平面式要大很多。平面式真空泵进气面积小,进气量少。进气时,气体从端面进入叶轮仓,气道不畅,直接影响到抽气量。泵对吸入气体中的水汽比较敏感,泵的效率影响较大,故不能在泵的入口喷射冷却水去冷凝吸入的气体中可凝结气体。锥体式真空泵锥体式开口作为进气道,使得进气面积扩大,进气量增大;锥体式开口深入叶轮仓,使得气流量进入泵体的通道很流畅,因而抽气量得到提高;泵对进气中含有的水汽不敏感,泵效率下降很小,所以,可在泵入口部分喷射冷却水去冷凝可凝结气体,凝结成的水进入泵体,泵的效率下降很小,而吸入泵的气体体积由于冷凝的缘故**减少,使得泵的抽气量进一步提高。这种独特锥体式开口和冷凝喷嘴组合,将提供额外的抽气余量,这种设计是合理选择泵容量,降低真空泵消耗功率的关键所在。真空泵锥体开口大,流道通畅,空气及水流阻力小,水和空气可以直接混合,通过冷凝饱和空气增加真空泵的抽吸能力,降低吸气温度减小汽蚀的产生。 圆形泵体。2BE1椭圆泵体。2BV/2BE3和TCM圆形泵体。 叶轮下偏心设计,平衡了轴承的受力(为工作压力与叶轮自重的差值,而平圆盘泵为工作压力与叶轮自重的和),使功耗减小,启动电流低。平面式真空泵的叶轮偏向外壳的上端,排气口在泵的上部,在泵运转时,平面式真空泵压缩力是由上向下,即轴上承受的力是压缩力和叶轮的重力是叠加的;锥体式真空泵开口的泵叶轮偏向外壳的下部,排气口的泵的下部,当气体被压缩后,压缩力是由下向上,可抵消一部分叶轮的自重,所以轴上承受的力较小,轴的寿命也比平面泵的寿命长。 双级锥体真空泵,专利的双级锥体设计,使气泡无法在金属表面聚集,且承受压力小,在未破裂情况下及时排出,从根本上避免了气泡破裂导致的工作液对叶轮根部的冲击,即气蚀损害的产生。锥体部分特殊的GSV真空铲斗专利设计,使从排气口回流的气体经引流通道回到排气口,从而使真空泵的极限真空可达2700P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