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千万化工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的几个问题讨论 一、储存单元划分问题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为储存单元,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时,是以整个一个罐区为辨识单元,还是以防火堤为界划分的各个罐组为辨识单元?前者计算罐区总储量,最多一个重大危险源,且重大危险源等级可能比较高;后者计算单个罐组的储量,可能多个罐组构成重大危险源,但等级没有前者高! 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标准中明确“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意思就是储罐区还应(以防火堤为界)划分独立辨识单元,而不是简单的将整个储罐区作为辨识单元;如果将整个储罐区作为辨识单元,也不会这样表述:“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而此句也显得多余!且联系标准中“生产单元——切断阀”和“仓库——独立建筑物”的划分思路,重大危险源划分就是很明确的,有边界的,不同以往,便于管理! 辨识、分级结果影响比较大,比如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罐区应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等等。构不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几级重大危险源,国家有相关不同要求,安全设施设置、安全管理和部门监管都很不一样! 二、易燃液体临界量确定问题 标准4.1.2条明确规定:在表1范围内的,按表1确定;未在表1内的,应按表2确定;有部分专家认为,表1中的易燃液体(比如甲醇,临界量500t),如果按表2易燃液体第5.1或5.2,其临界量就是10t和50t(与表1中差别是10倍和50倍),辨识结果差距很大,影响很大! 个人认为标准上讲的很清楚,表1和表2是先后关系,排除关系(表1中有的就不能用表2),而不是并列关系,或者关系(表1、表2随便用,高靠,哪个严格用哪个)! 三、α值的选取问题 标准中要求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m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数量,按表5选取α值。很多专家意见不一致: 1、如果常驻人口单单指常住居民,很多企业周边无住户,人数选取0人,是否合理? 2、这里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m,包含不包含本企业设在生产区外的倒班宿舍? 3、常住人口包含不包含周边企业的24小时生产的操作人员、办公人员、门卫等24h值班人员? 四、一氯化硫β值的确定 1、一氯化硫基本性质和危险性分类: 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虽已过期,做参考),一氯化硫属于酸性腐蚀品81032,UN号1828;查GB18218-2009表1:氯化硫属毒性物质,临界量为1吨(注意未列入毒性气体);查GB 12268-2012危险货物品名表1828 氯化硫 列入第8类 腐蚀性物质,包装类别一类。 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一氯化硫的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 2、查GB18218-2018表1,一氯化硫(氯化硫,CAS:10025-67-9),临界量1吨;查表3、表4均没有相应β值规定(一氯化硫沸点138℃);难道GB18218-2018标准缺失,请高手现身说法?目前只有按照原安监总局第40号令附件1,β按“其他类危险化学品”β=1;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讨论交流,也希望权威部门及时解疑答惑,避免错误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级,影响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