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手机微信,扫码同步

用户名登录

用户名,密码登录

搜索
燧石技术

[讨论] 【讨论帖54】对于低放射性特性的介质是否考虑高度危害且不允许微量泄漏。

[复制链接]
1.3K |5
阅读字号:

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kareale88 于 2019-4-29 08:53 编辑

  【讨论帖54】对于低放射性特性的介质是否考虑高度危害且不允许微量泄漏。
   
    同时,对人体有害的界限是多少?








............................................................................................................................................
      
     毫西弗是辐射剂量的基本单位之一。辐射剂量的主单位是西弗(sv),但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mSv),1mSv=0.001Sv。此外还有微西弗(μSv),1μSv=0.001mSv。
       对一般人来说,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物质的人,每年的正常因环境本底辐射(主要是空气中的氡)摄取量是每年1~2毫西弗。
      大量辐射对人体有害,但低剂量辐射是好是坏尚无定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辐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什么宇宙射线、核电站辐射、电器辐射、手机辐射,以及来自土壤、水、食物内的放射性物质,甚至人体内的钾也会产生辐射,等等。来自多方面的辐射似乎织成了一个无形的“辐射巨网”,将人类紧紧包围。但人们又不能因害怕辐射,就不吃、不喝、不用或不去享受生活。所以,辐射达到多大剂量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这是人们想迫切知道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科学家梦寐以求想解决的难题。
      一提起辐射,人们也许最先想到的是核辐射,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曾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也酿成震惊世界的悲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担心的则是电器辐射,诸如:电脑、复印机、电话、电视、手机等会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
  其实,人类面临的最大辐射危害是来自于自然界,也就是来自于天上、地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周围环境之中。据美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美国平均每人每年受到来自自然界的辐射是350毫雷姆(人体积聚辐射的单位),其中仅来自宇宙射线的辐射就有40毫雷姆。
  马里兰州国际流行病研究所所长约翰·波伊斯说:“我们吃的、喝的、呼吸的都是低辐射”。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放射系主任弗雷德·曼特勒尔也表示,当你检查受到辐射之害的人群时,就会发现大约2/3的人受害于自然背景的辐射,15%是由于医生所用医疗设备所致。而其它因素造成的影响却十分小,从核反应堆和研究机构而来的辐射所占比例连百分之几都不到。
     电磁辐射的危害是存在的。
     记得以前看过一报道英国的一个调查跟踪了10年 ,使用微波炉较多的家庭癌症发病率更高些。 微波炉的安全辐射距离是6米,一般的家庭都做不到这一点。电磁辐射是难以防护的,这个是事实。手机辐射危害也是存在的。电视机的电子辐射更厉害。微波辐射与“煮熟”是不能等同的。
     红外线辐射没什么危害,但是紫外线照射过量的危害就很多了。科学是严谨的,不是简单的等同。  






 

发表于 2019-4-29 08:52:09

1.png
2.png
3.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魅力值 +1 收起 理由
B0SS + 10 + 1 发起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及信息存储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主题及回复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内容及翻译仅供参考

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kareale88 发布!权益归其或其声明的所有人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本主题及回复中的网友及版主依个人意愿的点评互动、推荐、评分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我站在线客服信息service@hcbbs.com 电话188-4091-1640 

huanghong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山东省
海川硕士三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这不是常规压力容器考虑的问题吧。

 

发表于 2019-4-29 09:07:31

点评

客户提供的条件中就这样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9 10:04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kareale88 + 5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低放射性废物是放射性废物中体积最大的一类  ,可占总体积的95%,其活度仅占总活度的0.05%。适用于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方式有:浅地层处置、岩洞处置、深地层处置等。浅地层通常指地表面以下几十米处。我国规定为50m以内的地层。浅地层可用在没有回取意图的情况下处置低中水平的短寿命放射性废物,其中长寿命核素的数量必须严格控制,使得经过一定时期(例如几百到一千年)之后,场地可以向公众开放   。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与高放射性废物类似也要采用多重屏障,我国核能工业不断发展,而且几十年的军工生产也遗留了不少低放射性废物,对此也计划采取浅地层方式予以妥善处理。

 

发表于 2019-4-29 09:12:37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收起 理由
kareale88 + 10 深入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uanghong 发表于 2019-4-29 09:07
这不是常规压力容器考虑的问题吧。

客户提供的条件中就这样说的。

 

发表于 2019-4-29 10:04: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佛与兰花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江苏省
海川大学一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压力容器的金属壁只能部分吸收而无法完全隔断放射性物质的射线,这应该属于辐射防护范畴,比如可以考虑在容器外加装铅板吸收射线等等,而不是靠压力容器本体的设计制造去解决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9-4-29 15:19:16

点评

既然客户提出低放射性啦,是不是意味着较平常高些,应该设计时按主题那样考虑。 不然就没必要提了对吧。 考虑铅板防护非常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9 17:50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蓝天 + 5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佛与兰花 发表于 2019-4-29 15:19
压力容器的金属壁只能部分吸收而无法完全隔断放射性物质的射线,这应该属于辐射防护范畴,比如可以考虑在容 ...

既然客户提出低放射性啦,是不是意味着较平常高些,应该设计时按主题那样考虑。

不然就没必要提了对吧。

考虑铅板防护非常好

 

发表于 2019-4-29 17:5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主题】高级


          特别提示:

          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内容存储服务。

         禁止发布上传, 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公开传播或无传播权的出版物、无传播权的在行标准规范、涉密内容等
          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造成平台或第三方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散播涉爆类、涉黄毒赌类、涉及宗教、政治议题、谣言负面等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Deutsch 한국 사람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ançais Español العربية Persian

联系

0411-88254066

18840911640

(工作时间09:00-17:00)

其它时间请联【微信客服】

或 电子信箱信箱

service@hcbbs.com

微信群

先加微信

再说要入何种专业群

拉你入群  勿发广告

100多个海川专业微信群

还有QQ大群:7990017
申请时注明你的QQ号


 

关于我们  -  隐私协议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   -  个人会员  -   主题竞价   -   专家智库  -  服务市场    -  APP和微信   -  分类信息   -     -  在线计算  -  单位换算


不良信息举报 0411-88254066  举报中心       在线客服#微信号:  18840911640    电子信箱   service@hcbbs.com   【QQ客服】3153267246   


海川化工论坛网(hcbbs) @Discuz! X3  加载0.067581 second(s), 52 queries , Redis On. | 网站统计 | 


辽公安备21100302203002号  | 辽ICP备17009251号  |  辽B2证-201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