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准确度等级是指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等别、级别。也是电表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要指标。 我国规定电表分为七个等级:0.1、0.2、0.5、1.0、1.5、2.5、5.0级。等级数值越小,电表的精确度越高。通常所用电表的等级都在电表的度盘上标出。在数值后面都标有①或②的符号,来表示电表的1级和2级精确等级。 0.5级是表示:在标准的电压、电流下,每计量出100度电量的误差为正负0.5%;1级表就是在计量范围内,其误差不超过±1,例如1200imp/kwh①和6400imp/kwh①,表示有功精度等级为1级,智能电表误差不超过±1%;2级表就是在计量范围内,其误差不超过±2%,例如6400imp/kwh①和6400imp/kvarh②两个标志,表示电表有功精度等级为1级,无功精度等级为2级,有功误差不超过±1%,无功误差不能超过%2。1级表的计量综合精度要高于2级表。 但有的电表精确等级数值带“S”有的不带“S”,有什么区别呢?“S”表示宽量程,当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1%以上时能达到0.5的准确度等级。是否带S主要代表校表时对小电流点的误差的校验与否。带“S”的除了对正常的电流点的校验外,还要求负载电流为1%In~Imax时,电能表都能符合其准确度等级规定;而没有“S”则表示负载电流要求为5%In~Imax时,没有误差要求。 对于智电表精确度的选择,一般而言,居民家用电表使用的有功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级,而月平均用电量在100万kW/h及以上的大电力客户使用的有功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