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落实一定围绕着异常管理,一定不是围绕着追责管理,落实的是异常的原因,管控措施有没有效,责任只是顺带着的。 2、异常管理实际是事后管理,落实的一定是前置的一些措施有没有效,这就讲到预防管理,科学前置,前置哪些措施才能降低异常的发生率呢,这又推演至双体系的风险管控措施了,措施的有效性最需要落实的; 3、发生异常后的异常原因是最需要落实的,异常原因的分析又要围绕着工艺、设备、智能化、现场、物料五个维度进行分析,真的把原因彻底分析透彻了,以及配套相应的管控措施,这些管控措施一定是定期的复盘有效性,是不是已经不能应对当下的状态,此时如果此异常还有发生的可能就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异常管控方案。 4、生产车间各级人员的职责落实:强化主任、安全员、班长管理职能,管理业务过程中的风险,保证安全生产。如:流程改动、检维修。工艺、设备技术员抓工艺的控制、技术的创新。如:安全仪表控制系统、新工艺的无害化。执行层:作业前的票证落实、作业中的标准作业、作业后的工完料净场地清。发挥职能的系统策划能力,职能是系统做的部门,系统定机制、搭建流程,让业务更顺畅。 5、异常的重复发生率作为一项关键指标进行管控,这个指标代表了已发生异常制定的管控措施是否有效,落实的就是有效性,定期去复盘,列入到日常的检查机制中。 6、针对工作的检查一定要正向看待:信任是合作的基础,我不相信是管理的基础。管理者主要的工作就是检查。在部门的平时工作中,很多人包括我以前面对部门负责人检查工作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一点点小反感,特别是小事,心里想这么点小事还检查我干没干,对我一点信任感也没有;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部门内的工作中越是信任谁对谁检查的越多,因为越是信任你才会把最重要的工作交给你,所以对你的检查也是最多的,信任的是人而不是事情,检查的是工作而不是人。比如化工生产装置的检修工作筹划问题,不是对技术员、设备员这个人不放心,而是对检修工作能不能顺利高效进行不放心。想要做好节点检查必须要有:一个制度性检查平台—某个群、一个节点控制技术—节点管控表、一个第三方角色—专职公示完成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