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出效益 降本50%,节能60%,节材70%,减排80% 所谓阀门再制造,是指对部分功能失效的阀门,按制造标准加工其主要部件(铸件)和更换其他部件后重新组装,并检验达到全部合格标准的工艺流程。据李兴胜介绍,阀门作为通用设备产品,具有应用面广、存量资产大等特点。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阀门制造国和消耗国,主要满足新建项目需求和已建项目的部分更换——后者每年有超过30%以上需替换和维修。因此,开展阀门再制造有着广泛的市场基础。 据了解,阀门原材料涉及多种工业基础材料,产品遍布国民经济各领域,其再制造过程属于典型的再循环,可满足循环经济的“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 “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高温、高压、高冲蚀、强磨损的工况特点,是我国阀门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尤其是特殊工况阀门使用寿命很难超过一年。”李兴胜说,鼓励阀门行业发展再制造是推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比制造新品,再制造产品不仅能降低成本50%,还能节能60%,节材70%,几乎不产生任何固体废物,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80%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李兴胜认为,开展阀门再制造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机维协阀门维修与再制造分会行业发展部专家赵海燕表示,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运营中,因安装剩余、技改淘汰等,常有大量阀门备品备件库存积压。如山东某化工企业,近几年阀门长期呆库近1.6亿元。而阀门再制造能消纳用户企业积压的库存,形成二次市场化,拉动整个行业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值得尝试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