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集中CO2排放源分布特点
1)热电 热电厂属低浓度的排放源,CO2排放浓度在8%~15%,但就排放量而言,是规模最大的CO2排放源,占据了8个行业总排放量的32%。电厂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和华北及东北地区。
2)水泥 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发展迅速,其CO2排放量仅次于火力电厂,约占CO2总排放量的22.4%。水泥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地区和西南地区,在西北和东北地区分布较少。水泥属于低浓度的排放源,其排放浓度大约在11%~29%。
3)煤化工 煤化工是一个新型产业,由于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促使了煤化工在我国的兴起,其每年排放的CO2约占总排放量的16.8%。我国的煤化工企业分布也具有地域性,主要分布在产煤大省山西、陕西一带,在新疆也建有煤化工基地。煤化工属于高浓度的CO2排放源,很多企业排放的CO2气体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可以用于EOR(提高采收率),**降低了其来源成本。
4)钢铁 钢铁企业CO2年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21.2%,成为继热电厂和水泥之后的第三大CO2排放行业。由于钢铁企业需要发达的交通支持,所以钢铁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交通比较发达的华东、华南地区。钢铁企业属于低浓度排放源。
5)合成氨 合成氨企业每年排放的CO2约占总排放量的2.68%,虽然规模较小,但其属于高浓度排放源,捕集成本和压缩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是优先考虑使用的CO2排放源。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一带,新疆地区也有少量合成氨企业。
6)炼化 炼化主要是指石油炼化,我国的炼油能力居世界前三,炼油企业每年排放的CO2量约占排放总量的2.29%,虽然排放量小,所占的比例也较小,但其中部分是属于石油系统内的排放源,资源利用较为便捷。
7)聚乙烯 与其他行业相比,聚乙烯企业CO2排放量相对较小,约占总排放量的1.92%。聚乙烯属于中浓度排放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在东北和新疆有少量的该类企业。
8)电石 电石行业的CO2排放量仅占总排放量的0.73%。排放浓度较高,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和东北地区。
从这些企业的排放特点和规模来看,以低浓度的排放源居多,如电厂、水泥、钢铁及炼化等行业;高浓度及中浓度的排放源相对较少,如煤化工、合成氨、电石、聚乙烯等行业。但总体上,我国几大主要产油区附近均有比较丰富的CO2排放源,其中新疆油田和长庆油田,其周围有相对较多的煤化工、合成氨和电石企业,这些都是高浓度的CO2排放源;华北油田、冀东油田、大港油田周围主要是中浓度的聚乙烯和低浓度的水泥及电力企业;而东北地区的大庆油田和吉林油田周围主要是低浓度的热电厂、炼化和钢铁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