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叫夏岚,精化软件创始人,前万华员工,工号255。加入万华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之一,曾为万华服务是我一生的自豪,2003年我入职后赶上了公司开始持续高速发展腾飞的好机会,从烟台到宁波,先后在质量、交付、安全、成本各生产业务管理领域先后从事质检班组长、生产调度、安全工程师、精益成本经理等岗位的工作,其中在精益成本经理这个岗位具体负责万华宁波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在此期间公司连续数年每年降低成本过亿元。每一点成本的降低都意味着利润的提升,根据万华化学2020年年报,万华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734.33亿元,同比增加7.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41亿元,连续四年实现百亿净利润,并持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成为化工行业的翘楚,与其他优秀的头部化工企业一起引领着化工行业的发展,这令人自豪的业绩来自于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和卓越运营的共同贡献,而卓越的成本管理是其中重要的成功因素。作为曾具体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以下我简要回顾一下我在万华的成本管理工作经历和5条成本管理心得。一、 成本管理工作经历 在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强力支持下,我带领着一个敬业爱岗、各有专长、持续进步的成本管理专业团队和各部门的成本管理骨干人员一起持续多年深入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涵盖文化理念、流程制度、工具方法、系统平台各方面。 文化理念方面持续组织成本管理文化活动。譬如节约水电主题活动、现场成本稽核等各种员工参与面广、见效短平快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每位员工,不论入职年限,不论岗位、不论职务,都能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做起,身体力行的节约成本、珍惜能源。而从每个人都能做到开始,形成集体的文化共识。当现场有一点浪费出现的时候,都有人能站出来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提醒,共同消灭浪费。这一点对于高速发展的万华尤为重要,我入职的时候公司不到千人,现在早已过万,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员工加入。从这些青年才俊进入万华的第一天起,通过师傅们的言传身教,每位新员工都能清楚的知道哪怕是有一点浪费都是不正常的,对于存在的浪费,能马上消灭的立马行动,不能马上消灭的逐步消灭,直到没有浪费。不久的以后这些新员工也会成为师傅,也会带徒弟,这些点点滴滴的示范也会继续下去,成本管理的意识就会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我本人也有这种经历,2003年我在万华烟台工厂质检中心入职,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我敬爱的师傅们如何珍惜每一点可以用的材料去完成工作,他们很少说,但是一直那么做,成本管理的意识早已融入万华人的DNA,每个万华人知道那样做就是对的。 流程制度方面主导建立了符合万华实际需要的成本管理体系,并在能源管理方面组织通过了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成本管理工作贯穿化工装置的全生命周期、涉及公司所有部门、覆盖公司所有岗位。这就需要有合理高效的流程制度,让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履职尽责。流程制度的建立需要通过专业的机构指导、卓越企业的对标学习、自身的实践和迭代通过多年的持续改进而得以形成。每家企业从生产工艺、技术能力、人员配备、文化属性等各方面都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流程制度必须符合每家企业的实际,这样才能达到合理高效的目标。 工具方法方面持续组织各部门岗位人员参加本岗位需要的各种工具方法培训和认证,持续提高组织对于先进实用的工具方法的应用能力。有了良好的文化理念,有了规范的流程制度,每名员工在成本管理工作方面都想把工作做好,这个时候提供一些工具方法会让大家以最高效的方式把工作做好。工具方法的普及需要内外结合,先进引领,自主管理。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派一些骨干多参加一些权威专业机构、先进企业的培训,然后马上进行实践,从实践中逐步掌握工具。这些骨干学了用了之后,就会引领整个公司的学习,慢慢大家都会掌握这些工具方法,而这些骨干也逐步成为了组织的内部工具方法讲师,和外部讲师配合形成了合理高效的讲师体系。经过几年的培训和实践后就可以逐步对整个公司的工具方法应用案例进行总结归纳、自主管理,这些从一线中来的宝贵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应用案例就会成为组织重要的知识资产,用于新员工培训、公司新建公司的管理迁移。而这种知识资产对于未来的新员工也会有特别的吸引力,大家加盟一家公司除了希望获得理想的报酬和良好的发展外,也都乐意于“长本事”。 系统平台方面我作为自学成才的跨界全栈软件工程师主导开发了万云生产管理大数据平台,凭借个人在业务理解、数据应用、软件开发3方面的综合能力(懂业务的中最会写代码的,写代码的中最懂业务的)带领团队将将文化理念、流程制度、工具方法各方面的核心工作逐步实现了管理数字化,逐步达到了了流程制度写的,现场做的,系统平台中记录的3个统一。那几年我估计是万华内部员工写代码行数最多的人之一,付出的代价是和公司成本一样持续降低的发量。在当前数字化风起云涌的时代,系统平台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系统平台将管理中一些重复的工作交给系统去做,让大家把精力更多放在关键的业务上;另一方面将经过整理的数据资产和业务实践记录留存于系统平台并继续进行深度的知识挖掘,宝贵的组织知识资产就会得以保存和升华,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5条成本管理心得 多年负责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让我对于成本管理有了很多体会,其中有5条最突出的心得:主体独立、精细测量、分层施策、方法引入、统筹兼顾。 1) 主体独立——主体独立,激发创新意识 化工行业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多岗位进行协同的行业,团队的力量至关重要。但对于管理而言,在管理过程中适度保持主体独立可以加强过程管理从而促进团队总体目标的更好实现。 要通过成本绩效的有效分解进一步细分成本管理的主体责任,在此基础上推动全员有层次参与成本管理。从集团到公司、部门、班组、个人,逐级分解的每一层级主体都有自己明确的成本管理责任,知道要做什么;都有明确的成本管理绩效指标,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就算好;都有明确的成本管理激励规则,知道做好了会怎么样。保持主体独立要注意进行公司级的管控调度,要通过采取定期回顾、专项回顾等方式保证各个主体努力的方向牢牢围绕公司总体目标的方向,保证不出现局部省而总体不省,短期省而长期不省,表面省而实际不省的情况,充分释放每个主体活力的同时保证公司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2)精细测量——通过完善成本测量系统,提升PDCA的质量,找到改善机会 成本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遵从PDCA的管理循环。而有没有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的好坏对于PDCA的质量至至关重要。在保证测量数据质量的前提下,测量的范围越小、频次越高,越能帮助我们找到改善机会。例如生产装置的能源消耗根据实际成本管理工作的需要逐步从到公司、装置、单元到重要设备,测量的频次逐步从月、周、日到班、小时、分钟、秒,就会让我们的PDCA更多的基于定量数据而非定性经验判断,PDCA的质量就会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会就会让成本管理水平实现巨大的飞跃。 测量系统的完善日益成为共识,然而问题来了,化工行业完善测量系统的成本比其他行业要高的多,包括设施成本、实施成本、维护成本、施工机会成本等各种成本。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测量的目的什么?测量的代价是什么?通过平衡两方面因地制宜逐步完善测量系统,先解决重点区域,再完善次要区域;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解决好坏问题。经过多年的建设,万华的测量系统总体上处在业内领先的位置,在这个很好的基础上我们开发出“时卡”、成本损失、班组成本对标、多基地成本对标等各种成本管理测量系统,从多个不同的层面帮助我们发现改善机会。 3)分层施策——从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改进不同层面展开对策 我们今天的成本部分是由昨天决定的,我们明天的成本部分是由今天决定的。化工行业因为其生命周期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改进不同层面展开对策,避免出现装置建起来就不挣钱的情况发生。成本策划层面要开展新建、改建、扩建装置对于未来成本的策划管理,源头上选用先进技术,精心优化设计,保证第一次就做对,未来没有成本竞争力的项目就不做,当然能做到这一点的底气来自于万华多年技术创新带来的科技硬实力,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成本控制层面要通过包括集团、公司、装置、班组各层级,年、月、周、日、班、小时等各时间粒度的日程控制改进和纠偏,进行持续的PDCA减少成本绩效的波动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提升。成本改进层面要每年组织公司成本精益项目的实施推进,这方面建立了从项目选项、实施、验收到固化各阶段的完善流程并在万云平台中实现了项目管理数字化。 4)方法引入——通过方法的引入创造新价值 有了明确的工作努力方向,还要通过方法的引入创造新价值,主要工具方法主要包括精益工具方法、能耗专用工具方法、大数据工具方法。对于工具方法的选择和普及,要贯彻问题驱动的原则。最重要的不是这个工具可以用在公司的那个地方,而是公司的这个问题有哪些实用的工具可以用得上。要通过对标一流、专业交流、自身探索多种方式逐步筛选确立符合公司自身实际的工具方法库。经过多年的实践,感觉最有帮助的工具方法往往不是最“时髦”的;把工具方法用到位、用到极致往往比粗浅掌握更多数量的工具对工作更有帮助。经过多年的积累,万华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工具方法培训体系,帮助一批批员工从基础开始,逐步与岗位成本工作要求相匹配的工具方法,为各部门、班组配备梯度合理的人才队伍。 5)统筹兼顾 ——安全第一、客户为先,总体最优 SQCDMP(Safety(安全)、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货期(delivery)、士气(delivery) 、生产率(productivity))是化工企业常见的绩效目标维度,这些目标维度根据不同的情景有时候是统一的,有时候需要进行平衡。在平衡的时候要统筹兼顾,贯彻安全第一、客户为先、总体最优的原则。在化工企业做成本管理,要清楚的知道哪些成本可以省,哪些成本不能省,按照合理的机会顺序降成本,切忌一刀切。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企业运营的各方面有着全面深入的理解,并在工作中时刻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而具体能做到那个程度体现了运营的卓越水平。 三、成本管理,永无止境 成本管理在万华一向是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低成本被明确为长期的经营策略之一。卓越的成本管理是利润来源的保障、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化工企业的主要成本要素如能源、化工基础原材料从社会的角度看是宝贵的资源,用最少的资源为社会提供客户需要的好产品是每个企业值得自豪的事情,需要围绕这个目标永无止境的努力。 对于大部分化工企业,成本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强需要根据每家企业的实际情况持续从文化理念、流程制度、工具方法、系统平台上等各方面进行提升完善,而整个行业成本管理能力的提升意味着行业的竞争力总体增强,用最小的资源使用创造客户需要的价值,并为节能、碳中和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精益化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