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内审机制和承诺制度,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并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审条件。
国家对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双重预防机制,还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 是先进安全管理经验本土化的举措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借鉴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等体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在《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中,明确指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是**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标准化给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双重预防机制 诠释了安全管理就是风险管理的内涵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是风险管控措施的监控过程。在现阶段,国家推出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对于有效防控各类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规定:对于不能立即完成整改的隐患,应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并应从工程控制、安全管理、个体防护、应急处置及培训教育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风险管理全面辨识并管控各类危险源,从而解决“想不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事故防控出现的屏障(措施)漏洞多、有效性差等主要矛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整治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等专项措施,堵塞屏障上的缺陷、漏洞,使防控屏障(措施)能够发挥应有作用,有效遏制因防控屏障(措施)无效、低效而导致的事故高发,解决“管不住”的问题。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覆盖了企业安全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契合企业安全发展水平的有效做法。 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者并不矛盾。安全标准化作为一个体系管理工具,覆盖要素比较多,比如:领导作用、变更管理、设备完整性、承包商等,这些要素全都是风险管控措施,都可以认为是双重预防机制中风险管控的具体做法和标准。 双重预防机制中关注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辨识、分析出其中的风险,制定管控措施,进行分级管控,并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控(隐患排查治理),可以作为安全标准化的要素组成部分。 对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采用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SCL、JHA、HAZOP、LOPA),对企业风险进行辨识、分级、管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可通过对标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各级要素运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也即是说,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抓重点、抓关键,通过安全标准化运行,抓全面、抓系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根本,安全标准化是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促进。 通过内审和承诺增强企业内在动力 《意见》中还提到,要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内审机制和承诺制度。这一举措是为了激励并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帮助企业建立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持续改进途径。 完善的安全生产内审机制可以发挥以下功效:
监督各项制度执行情况,为决策层提供依据。 不同于一般的隐患排查,内审更偏重于审查制度、规程的执行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清晰判断是制度制定出现了问题,还是执行过程出现了问题。内审同时也可以发现某些具有倾向性、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都是领导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找出安全生产薄弱环节,促进企业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企业各部门不只要遵守法律法规标准,还要遵守本公司、本部门制定的制度。内审可以相对独立地对内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并通过这种自我约束性的检查,促进企业、部门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促进本公司改进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内审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审查,对有关安全绩效指标的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因素,总结隐患产生、分布规律,从中揭示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并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极大地促进安全绩效的提高。
企业如何建立安全生产内审机制?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内审流程。企业可以组建一个团队,给予足够的权力,阶段性地对企业进行系统性的审核,决策层明确内审流程、方法、频次及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企业可以借鉴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审做法,鼓励采用PDCA循环的模式推动持续改进。
二是要培养自己的审核员队伍。内审团队要对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要素运行机制、职能部门权责分配、专业安全知识、内部业务流程等 信息非常熟悉,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审核工作。企业可以参照进一步改善标准化自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员工取得标准化评审资格。
三是要合理运用审核结果。“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内部审核最容易发现企业管理缺陷或短板。企业要根据风险大小、经营情况、自身技术水平,对审核结果进行合理分级。涉及重大隐患的,第一时间主动采取措施削减风险,必要时咨询有关专家,寻求**应急管理部门的协助。 而对于承诺制度,企业应按照《关于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的通知》(应急〔2018〕74号)要求,在安全风险研判的基础上,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向全体员工作出公开承诺,并接受公众监督。在安全生产领域,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正逐步走向成熟,也预示着企业不落实承诺内容、不自主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将举步维艰。 同时,承诺是企业领导力的重要展现形式之一,可以帮助企业在领导力提升方面发挥以下作用。 1赢得员工和公众的信任。各级管理者通过诚实的沟通,可以与员工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给予员工归属感,真正让员工感受到“安全是一种福利”。 2可以固化各级管理者的安全思维。通过让各级部门负责人作出承诺,确保他们清楚掌握承诺内容和违反承诺的后果,可以从潜意识里固化各级负责人的安全思维。 3带动员工建立全员的安全文化。通过承诺活动的开展,员工从一个单纯的执行者成为一个监督者,会提升其自我价值感和参与感,成为建设全员安全文化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