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小竹竿大作用
最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段21秒的视频,画面中仅有一根竹竿和一张蓝色警示牌出镜,却被100多万名网友围观,近10万名网友点赞,一根竹竿怎么一夜之间成网红?原来,竹竿的用途是拯救溺水者。
视频中的竹竿位于河南信阳市平桥区兰店办事处王寨村。在该村中部一池塘边,安插这多根笔直的竹竿。竹竿上写着:兰店办事处“防溺水救生竿请勿乱动”。在竹竿旁边,还有一块醒目的警示牌: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禁止钓鱼。
据当地**负责人介绍,这种带有标识的长竹竿,是当地统一布置在辖区内**小小池塘边的。夏季孩子经常走出家长视线去玩水,万一出现落水的情况,下至七八岁的小孩,上至老人,都能随时取用,抢救落水人员。而且竹竿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关键时刻的作用不可估量。难怪有网友把拍摄竹竿的短视频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后,短短几天时间有近110万网友观看,近10万名网友为此点赞。还有数千名网友留言称,“池塘边醒目处放置救生竿的做法非常赞。成本低,作用大,建议大范围推广。”
夏季溺水事故多发,做好防溺水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社会、企业加大投入,增加如隔离网、警示牌、视频监控等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在危险区域、地段配备必要的应急救生器材和装备,以备不测之需。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做好防溺水工作,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多想一些类似“防溺水竹竿”这样的投入小、简单易行、效果好的办法,大力推广。
防溺水器材要“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据专业人士介绍,溺水救援的黄金时间是落水后两分钟到三分钟,这时如果岸边有人,用竹竿、绳索或救生圈施救,很可能会救人一命;如果岸边没救生器材,等救援人员赶来,大都会错过最佳救援时间。早在2005年,原建设部就发文要求公园对各类水上活动加强安全管理,搞好公园游览的安全设施、警示标志。目前,在不少城市更是明文规定市内公园等园林水域,必须合理配置救生梯、救生圈(绳、杆)、救生扶手、水深标尺、警示灯具等救生设施。
小竹竿,大作用,关键时刻能救命。另外,树枝、废旧轮胎、泡沫箱等投入不大或“零投入”的可用应急物品还有很多,多多益善。希望**、社会、企业及至每个家庭,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主动作为,加大投入,多备置方便实用、人人会用的应急器材,有效预防和减少孩子溺水事件的发生,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