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随着多套新装置相继投产,国内聚碳酸酯(PC)产能又有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产品价格暴跌,与年初相比,年末价格几近腰斩。然而,仍有多家企业计划入场。据不完全统计,未来几年,国内PC产能年均增速还将进一步提升,扩产规模将超过300万吨,规划总产能624万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PC产能的爆发式增长?2019年对PC市场有哪些预期?在即将到来的白热化竞争中,企业如何抉择?本刊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PC生产企业及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
疯狂扩能的PC
多年来,聚碳酸酯一直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也是行业内用量最大的工程塑料品种之一。同时,由于所生产的消费品质量可靠、可重复利用、易于回收,可满足国家和行业所倡导的循环经济的要求,是一种具有优异可持续性的工程塑料。
PC消费量几乎占到全部工程塑料总用量的50%,多年来对外依存度一直很高,因此之前是国内化工新材料的重点支持项目。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的市场需求,包括新型交通运输、现代国防、航空航天、城市建设、公路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以及传统的电子电器、体育器材、医疗设备、办公机械等,都将为PC提供新的更大的市场空间。
也正因如此,全国掀起了一股PC扩能热潮,地方**和大型企业纷纷推出筹建新装置的规划。据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不完全统计,未来几年国内建设规模超过300万吨,仅2018—2019年,计划投产的新装置就有近100万吨。
就在2018年,相继有3套装置宣布投产:1月,万华化学宣布,PC项目顺利投产,首套国内自主研发的光气法生产装置一次性投产成功;7月,利华益维远化工宣布新建装置顺利投产一条生产线,8月份新建产能全部达产;11月,鲁西化工发布公告,PC项目二期工程生产流程全线打通,试运行进展顺利。
而需求增速却远远落后。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聚碳酸酯分会(CNPCA)2018年8月发布的蓝皮书显示,2017年国内PC消费量近180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0%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国内PC需求增速将维持在3%~5%,至2022年需求量将达210万~220万吨。中国最终将转为PC净出口国。
中国主要聚碳酸酯生产企业及产能见表1。
郑垲提醒,鉴于以上情况,行业内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PC产能增速与需求增速的不对等,大量重复建设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虽可以满足中低端产品大宗化的市场需求,但是在没有新应用领域开发出来的情况下,这么大的量投放市场,将导致行业整体产能过剩,行业将长期低效益运行,长远看将严重损害行业健康发展。奉劝那些准备入场的企业一定要冷静慎重,盲目投资有可能血本无归。
据郑垲介绍,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PC分会正在对国内PC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调研结果将上报国家相关部委,并对目前行业发展进行预警,希望业界对产能快速增长所带来的风险予以关注。
关于上述问题,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事业部总经理黄岐善认为,不断有企业进场,说明PC行业仍具发展空间,但企业在进入时,是否谨慎考虑过投资长期回报、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等问题,一窝蜂进入并不理性。“是否准备好开拓市场,是否可以与公司其他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生产技术是否具有先进性,成本是否具备竞争力等因素,需要衡量之后再往前走。”
2018价格跳水,
2019机会在哪儿?
基本面的供需失衡,引发了2018年PC的价格跳水。据今日塑价统计,2018年1月2日,PC华东市场主流价格高达31120元/吨,12月4日价格跌至17643元/吨;华南市场1月2日价格为29438元/吨,12月4日价格跌至17023元/吨。
黄岐善表示,价格跳水由内外因素叠加所致。一方面,国内的PC供需面发生逆转,行业下游需求增长遇阻;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不容乐观,油价连续两个月跳水导致化工市场整体走跌。2019年市场走势由基本面决定,供求关系决定了明年的买家会更谨慎,贸易盘也会更为谨慎,市场波动幅度将减小,预计将维持底部震荡。
黄岐善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热点板块,如5G市场、新能源汽车等可能会带来对PC下游改性料的新需求,这些板块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潜在的机会,目前占全市场份额比较小,仍属于小众市场。
作为PC解决方案及其相关产品的创始者,目前国内第一大PC生产商,科思创对2019年中国PC市场持乐观态度。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制造业及汽车、卡车和电子电气市场,在这些领域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市场近年来不断推动绿色产业和可持续技术的发展,这些趋势都对化工材料提出了新要求。这正是公司的创新方向所在。科思创在战略上将把业务侧重在创新出行、电子电气及家电、医疗健康这三大领域,因为这几个行业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其他一些传统行业,PC具有很大潜力。
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销售采购部副部长杨雷比较看好PC在汽车中的应用前景。据杨雷介绍,目前中石化三菱的PC产品下游市场主要以建材、电子电气居多,对新兴应用领域也有提前布局。
构筑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如果目前规划的PC项目都如期投产,可以预见未来国内PC市场竞争将趋于白热化。群雄逐鹿,如何凭借自身优势,构筑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郑垲强调,中国PC行业的高速增长,应该从“量”转向“质”;PC企业应自律发展,科学规划基础树脂产能的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创新能力的提升。
郑垲认为,在特定领域,国外生产的牌号依旧独领风骚,占据着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乃至国内的合资企业目前都还处于追赶阶段。应用开发,特别是创新应用的开发,例如新材料与新移动,新材料与新物联,新材料与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结合将为PC开辟新的天地。目前在高品质和特殊性能PC领域,国内企业尚未取得显著突破。这块领域也是企业未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必争之地。国家应有针对性地鼓励发展中高端产品,避免未来在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出现高端产品结构性短缺的不利局面。
万华化学未来在烟台基地仍有扩能计划。未来竞争模式中,角逐者不会驻足于某一个产品,而是放眼整个价值链。万华化学是目前国内MDI—聚氨酯业务的领头羊,凭借的正是整个产业链的优势,今后PC的扩能也会以产业链配套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虽然万华化学PC产品今年刚投入商业化运营,但是其涉足PC行业已有十多年。今年投产的7万吨产能所采用的界面缩聚法工艺,是公司投入上亿元自主研发,经宁波基地中试成功的技术。强大的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让万华化学对未来充满自信。未来5年内,万华化学在新材料领域从技术、规模、产业配套、产品组合(包括PC、PP、PE、PVC、PA、PMMA等)来看,将逐步提升行业话语权。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国际一流的化工新材料企业。
目前,中国PC市场对进口产品仍然有一定依存度。作为一个跨国企业,科思创期望在产能上做到本地、地区和全球的平衡。同时,科思创也看到PC在汽车轻量化以及电子电气和家电领域的发展空间。公司未来不仅要满足现有客户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会扩大客户服务范围,产品不仅会供应中国市场,也会支持亚太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市场的需求。
面对新的变化,科思创将始终坚持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在创新方面,公司计划深化开放式创新,致力于成为客户的创新合作伙伴,从研发到生产对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今年,与MINE MIRS合作,科思创全面参与了其智能补光镜产品的材料选择与设计,该产品获得了2018年德国iF设计大奖及美国(IDEA)优秀工业设计奖。
竞争出强者。半个多世纪前的20世纪50年代,PC材料诞生之初就上演了一场专利优先权的争夺。德国拜耳公司的Dr.Hermann Schnell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Dr.Daniel Fox几乎同时发明了这种新材料。最终美国专利局将PC生产的专利权判给了拜耳公司,仅仅因为其发明提前了一周。如今中国PC市场竞争风起云涌,如何实现有序竞争,让行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让中国成为实打实的PC产业强国?业内的竞争者们是时候思考未来之路该怎么走了。
内容来源:《中国化工信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