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历史上9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历史上9月重大安全事故警示录:鲜血换来的十大教训 一、引言 1.1 9月安全风险背景 每年9月,都是安全风险的多发期。学校开学,大量学生集中返校,人流密度瞬间攀升;中秋、国庆双节叠加,人们出行、旅游、购物等活动频繁,交通压力骤增。据统计,过去几年中,9月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较其他月份平均增加约15%,例如2018年9月某地发生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这凸显了此时期交通事故隐患的严重性。生产建设也迎来旺季,企业为了赶工期、抢进度,加班加点生产,安全管理容易松懈,危化品使用量增加、矿山开采强度加大、建筑施工项目加速推进,使得交通、危化、矿山、建筑等领域的安全风险陡然上升。加上9月部分地区仍处于主汛期,地质灾害风险依然存在,“赶工潮”与自然灾害的双重夹击,让安全防线承受着巨大压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2.1 矿山事故:重庆松藻煤矿"9·27"火灾 2020年9月27日,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松藻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6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501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井下2号大倾角运煤上山皮带磨损严重,胶带温度升高后,因胶带输送机装设的温度保护装置和烟雾探测器失效,没有预警并停止皮带运行,导致皮带着火,并引发皮带上面的煤炭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逆流至工作面,造成人员中毒。工人在逃生过程中,发现部分压缩氧自救器气压为零,严重失效。 事故暴露出诸多问题。设备失守方面,皮带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阻燃试验未执行,烟雾保护装置失灵,机电管理混乱,自救器失效更是暴露采购、维护、检查全流程失职。安全管理漏洞也极为严重,集团近3年连发3起事故却未整改,安全管理形式主义泛滥,矿井安全管理混乱,属地管理及监管监察工作效能不高。这起事故警示我们,设备带病运行就是埋下炸弹,自救装备必须可靠,层级管理不能推诿责任。 2.2 道路交通事故:黑龙江勃利县"9·4"事故 2021年9月4日4时20分,在G229国道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大四站镇双兴岭路段,车牌照号为黑KA0785的重型半挂牵引车追尾车牌照号为黑0927169的四轮拖拉机,造成15人死亡、1人受伤。重型半挂牵引车司机在事故中不幸遇难,而拖拉机上则有14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仅有1人侥幸存活,但伤势严重。据幸存者回忆,当时大家都还在沉睡,毫无防备之下的撞击让整个车厢瞬间充满了尖叫和恐慌,现场惨烈至极。 事故直接原因是重型半挂牵引车涉嫌严重超载、超速,且未与前方同向行驶的四轮拖拉机保持安全距离,追撞四轮拖拉机尾部。四轮拖拉机驾驶人无证驾驶,违法载人,且车辆安全性能不达标。这起事故反映出农村地区农用车非法载人现象普遍,务工人员“无车可坐”被迫冒险,监管存在严重缺位,农村交通违法需“靶向治理”,发展预约班线、加密早晚高峰巡查,推广“代驾”“包车”等合规服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3 道路交通事故:安徽太湖"9·5"坠崖事故 2021年9月5日,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发生一起皮卡车翻车坠入山沟交通事故,造成12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关键在于皮卡车违法载运茶山务工人员,因车辆失控坠入80米深的崖谷,遇难者均为附近村庄四五十岁的妇女。 这起事故与黑龙江勃利县“9·4”事故一起,促使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要求安徽有关地区人民政府依法依规抓紧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体现了对农村交通事故的高度重视,旨在通过严厉查处,警示各地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发展农村客运,严打农用车载人等违法行为,疏堵结合保障农村群众出行安全,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2.4 危险化学品事故:内蒙古鄂尔多斯"9·7"泄漏 2023年9月7日15时40分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工业园区亿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气化车间发生重大高压气体泄漏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症结在于设备维护不当加操作失误致高压气体泄漏,且应急响应滞后。 企业安全培训、检查、预案全链条失守。安全培训不到位,员工缺乏对高压气体泄漏风险及应急处置知识的了解;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应急预案脱离实战,应急演练“纸上谈兵”,事故发生后无法有效指导救援,导致事故扩大化。22人被问责,暴露出企业安全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其中多人受到降职和撤职处分,相关责任人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警示危化企业必须全面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培训实效,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 2.5 危险化学品事故:湖南鲁湘钡业"9·23"爆燃 2014年9月23日,湖南鲁湘钡业发生爆燃事故,造成6人死亡。直接原因是检修雷蒙机时,强氧化剂硝酸钡混入机油,铁器敲打螺栓引爆混合物。 检修作业时,切断火源至关重要。此事故中,企业未对检修作业区域进行有效隔离,未清除易燃易爆物质,未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对检修作业中的火灾爆炸风险认识不足,防范措施缺失。危化检修须断“火源链”,从静电防控到动火审批,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要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确保作业安全,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2.6 危险化学品事故:湖北天门楚天生物"9·28"爆炸 2020年9月28日,天门市岳口镇岳口工业园天门楚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42.5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公司在使用压滤试验机对二硝基蒽醌滤料进行压滤作业时,滤料在压力作用下流动,与聚丙烯纤维滤布摩擦产生静电,能量积聚达到滤料的静电爆发临界值后,引发滤料起火分解,压滤试验机内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从而导致压滤试验机内的二硝基蒽醌爆炸。 企业对静电危害评估严重不足,未充分认识到压滤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静电风险,没有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如未设置静电接地装置、未使用防静电材料等。危化企业要对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进行全面评估,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员工静电安全知识培训,确保设备设施静电防护到位,防止静电引发事故。 2.7 受限空间事故:湖北大江化工"9·24"窒息 2017年9月24日,湖北大江化工发生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典型错误在于作业人员未办作业票、未检测气体、无防护进入槽内,因盲目施救导致3人丧生。 此类悲剧在粮仓(广东清远,3死)、腌渍池(四川成都,3死)等受限空间作业中反复重演。受限空间作业“五严禁”至关重要,无审批、无检测、无防护、无监护、盲目施救就是踏入死亡陷阱。企业必须加强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作业审批、气体检测、个体防护、监护措施,严禁盲目施救,避免伤亡扩大。 2.8 工商贸事故:宁波锐奇"9·29"火灾 2019年9月29日13时20分,浙江宁波锐奇日用品有限公司厂房车间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共造成19人死亡,3人受伤,其中1名重伤人员一月后抢救无效死亡,过火总面积约1100㎡,直接经济损失约2380.4万元。 火灾过程触目惊心,起火初期,火苗从设备旁悄然冒出,员工发现后试图用嘴吹灭,随后又改用纸板扑打,然而这些不当的操作非但未能控制火势,反而使其逐渐蔓延。墙边的灭火器虽然近在咫尺,却无人能够正确使用,眼看着小火苗演变成熊熊烈火,最终导致火势完全失控。这暴露出员工安全技能严重不足,企业安全培训流于形式,未能让员工掌握基本的火灾应急处置技能。全员安全技能是最后防线,企业必须重视安全培训,让员工形成“肌肉记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9 工商贸事故:甘肃宏达铝型材"9·6"闪蒸 2020年9月6日2时22分许,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甘肃宏达铝型材有限公司熔铸车间发生冷却水闪蒸事故,造成4人死亡,6人受伤。事故原因是作业工人在发现铸造过程出现异常情况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采取加铝饼、调速等降温方法效果不明显时,仍未及时终止作业,导致铝合金棒拉漏,大量高温铝液进入冷却竖井,冷却水瞬间汽化并发生剧烈的铝粉氧化反应,引发事故。 企业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内容不科学,安全培训制度未落实,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不足,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在工商贸企业中,及时终止违规作业至关重要,企业应加强安全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果断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10 建筑施工事故:西安凯玄大厦"9·10"坍塌 2011年9月10日,西安市未央路凯玄大厦项目施工现场发生脚手架架体整体坍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90万元。事故原因是脚手架升降操作人员未悬挂好电葫芦吊钩,违规对脚手架降架作业。 这起事故反映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严重漏洞。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不足,违反操作规程;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对作业人员进行有效安全教育和监督;脚手架等机械设备管理不善,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工作缺失。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确保作业人员规范操作,保障施工安全。 三、血的教训:十大安全铁律 3.1 设备带病运行危害 在诸多安全事故中,设备带病运行无疑是重大隐患。重庆松藻煤矿“9·27”火灾事故,胶带磨损严重未换,阻燃装置失效,致皮带着火。黑龙江勃利县“9·4”交通事故,超载超速货车因部件老化未及时检修,制动失灵引发追尾。设备犹如人体的器官,一旦出现故障,若不及时处理,小问题就会演变成大灾难。企业必须重视设备维护,建立完善的检查、维修、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生产安全,避免悲剧重演。 3.2 农村出行安全疏堵 农村出行安全问题突出,需求与供给矛盾凸显。一方面,农村地区务工人员出行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农用车非法载人现象屡禁不止。要解决这一问题,需疏堵结合。一方面,发展预约班线,根据务工人员出行需求,合理安排班次和时间,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另一方面,严打农用车载人,加密早晚高峰巡查,对非法载人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同时,推广“代驾”“包车”等合规服务,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出行方式,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农村群众出行安全。 3.3 自救装备可靠性 自救装备是危急时刻的生命保障,重庆松藻煤矿事故中,超1/3自救器失效,致使矿工在逃生时陷入绝境。自救器失效源于采购、维护、检查全流程管理失职。企业在采购时,要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日常维护中,定期检查、保养,及时发现并更换损坏部件;检查环节要落实到位,不走过场。只有确保自救装备可靠性,在事故发生时,才能为人员逃生争取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伤亡,保障生命安全。 3.4 危化检修防火源 危化品检修作业风险极高,切断点火源是关键。湖南鲁湘钡业“9·23”爆燃事故,检修时未清除易燃物,铁器敲打引爆混合物。湖北天门楚天生物“9·28”爆炸,静电防控不足引发事故。企业要从静电防控入手,做好设备静电接地,使用防静电材料。动火审批要严格把关,作业前清除易燃易爆物质,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工具,落实隔离、通风等安全措施,确保检修作业安全,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3.5 受限空间作业规范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重重,湖北大江化工“9·24”窒息事故,作业人员盲目进入且施救不当致多人死亡。受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五严禁”,无审批、无检测、无防护、无监护、盲目施救就是踏入死亡陷阱。企业要加强安全规程培训,使员工明确作业流程和要求,提升员工对受限空间危险性的认识。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伤亡扩大。 3.6 全员安全技能培训 宁波锐奇“9·29”火灾,员工面对初起火苗不会用灭火器致火势失控,暴露出全员安全技能培训的不足。员工不会用消防器材,源于培训形式化,未能让员工形成“肌肉记忆”。企业要改变培训方式,采用实操演练、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员工亲自动手操作,在模拟真实场景中掌握安全技能。通过反复训练,使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消防器材等安全设备,有效应对突发事故,守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7 赶工期保安全程序 赶工期不能以牺牲安全程序为代价。内蒙古鄂尔多斯“9·7”高压气体泄漏事故,因违规操作致事故扩大。万华化学也曾因赶工期违规操作发生爆裂事故。企业应合理安排工期,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避免盲目赶进度。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对违规操作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安全程序落实到位,让赶工期与安全并行,不因追求效率而忽视安全。 3.8 层级管理责任落实 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松藻煤矿上级集团3年3起事故未整改,安全管理形式主义泛滥,导致“9·27”火灾事故。在企业层级管理中,形式主义管理会严重削弱安全管理效果。例如,某些企业在安全检查中走过场,仅仅为了应付上级而填写虚假的检查报告,最终导致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各级管理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杜绝形式主义,从上至下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3.9 农村交通违法治理 农村交通违法问题不容忽视,农用车非法载人、酒驾、无证驾驶等行为屡见不鲜。为实现“靶向治理”,需加密早晚高峰及重点路段的巡查力度,对违法车辆进行严格查处,形成强大震慑。同时,推广合规服务,在农村地区发展定制公交、预约出行等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选择。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交通违法行为,营造安全、有序的农村交通环境。 3.10 应急演练实战化 内蒙古鄂尔多斯“9·7”高压气体泄漏事故中,企业应急响应滞后,暴露出应急演练脱离实战的问题。应急演练是检验预案、完善应急体系的重要手段。企业要重视应急演练实战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演练方案,模拟真实事故场景,让员工在演练中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掌握救援技能。通过实战化演练,发现预案中的不足,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减少事故损失。 四、结语 4.1 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安全生产警钟须长鸣,历史上9月重大安全事故教训深刻。社会各界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从设备维护、安全培训到应急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范类似悲剧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