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手机微信,扫码同步

用户名登录

用户名,密码登录

搜索
江苏新志成

[推荐]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搬运钢瓶?气瓶的危害有哪些?

[复制链接]
360 |2
阅读字号:
huanghong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后访问IP山东省
海川硕士三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气瓶的危害还不仅仅在于它的“高压”,更在于它的“内容物”

实验室常见气体介绍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

甲烷简介

甲烷又叫沼气,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分子量为:16.04

H—C—H 键角109°28′

分子结构: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形分子、非极性分子。

晶体类型:分子晶体(sp3杂化)

甲烷的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熔 点 :-182.5℃

沸点:-161.5℃

溶解性 :难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甲烷的化学性质

稳定性: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如H2SO4、HCl)、强碱(如NaOH)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

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氧化、热解及卤代等反应。

危险性的概述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眼睛接触:以大量冷水冲洗患部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个体保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

氮气的简介

单质氮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氮气在水里溶解度很小 ,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只溶解0.02体积的氮气。液氮微溶于水、乙醇。

主要成分含量:高纯氮≥99.999%;工业级 一级≥99.5%; 二级≥98.5%。

N2分子是已知的双原子分子中最稳定的,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

 在放电条件下,氮气才可以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

危险性和急救措施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气。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氮蒸发,但不可使水枪射至液氮。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通风 。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面罩。

身体防护  穿防寒服。

手防护:戴防寒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防止冻伤。

3

氢气的简介

氢气(Hydrogen)是世界上最轻的气体。

纯 氢 GB/T7445-1995 H2≥99.99% 高纯氢 GB/T7445-1995 H2≥99.999%超高纯氢 GB/T7445-1995 H2≥99.9999%

氢气的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熔点(℃):-259.2

沸点(℃):-252.8

氢气的化学性质

氢气在空气里的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时放出热量是相同条件下汽油的三倍。

高燃烧性,还原剂,液态温度比氮更低。

危险性和急救措施

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水。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通风。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4

氧气的简介

氧的化学符号O ,原子序数8 ,原子量15.9994,属周期系ⅥA族。

氧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48.6%,居首位 。

氧有三种稳定同位素,即氧16、氧17和氧18,其中氧 16 含量占 99.759 %。

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标准状况)

熔点:-218.4℃(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沸点:-182.9℃(变为淡蓝色液体)

水溶性:不易溶于水,标准情况下,1L水中可以溶解约30mL的氧气

氧气的化学性质

总体来说,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除了惰性气体,卤素中的氯、溴、碘以及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如金 、铂 )之外 ,绝大多 数非 金属和金 属 都能直接与 氧发生氧化反应。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防止空气流通。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5

氦气的简介

氦气为无色无味,不可燃气体,空气中的含量约为百万分之5.2。化学性质完全不活泼,通常状态下不与其它元素或化合物结合。

分子量 4.003  

在室温和大气压力下,氦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为惰性气体,高浓度时可使氧分压降低而有窒息危险。当空气中氦浓度增高时,患者先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出现疲倦无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6

氩气的简介

氩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分子量 39.938 ,分子式为 Ar ,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 1.784kg/m3。其沸点为-185.7℃

7



硅烷的简介

甲硅烷:SiH4,无色无臭气体、密度1.44克/升,熔点-185℃,沸点-111.8℃,不溶于水。

乙硅烷:Si2H6,无色无臭气体,密度2.87克/升,熔点-132.5℃,沸点-14.5℃,微水解。

其它硅烷是液体。

硅烷比烷烃化学性质活泼。所有硅烷热稳定性都很差。将高硅烷适当加热,分解为低硅烷。低硅烷(如SiH4)在温度高于500℃时分解为硅和氢气。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二氧化硅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硅烷自然:SiH4+2O2——SiO2+2H2O

危险性和急救措施

健康危害:吸入甲硅烷蒸气后,引起头痛、头晕、发热、恶心、多汗;严重者面色苍白、脉搏微弱、昏迷。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硅、氢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发表于 2024-7-2 11:04:33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及信息存储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主题及回复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内容及翻译仅供参考

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huanghong 发布!权益归其或其声明的所有人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本主题及回复中的网友及版主依个人意愿的点评互动、推荐、评分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我站在线客服信息service@hcbbs.com 电话188-4091-1640 

000910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Invalid
海川高三  |  头衔:  TA未设置 
★发布悬赏→ 发布(0)  承接(0/0)   
正确搬运钢瓶的方法:
1. 使用符合规定的搬运设备和工具,如瓶车、吊带等。
2. 确保气瓶垂直提起、垂直移动,并使用安全带固定,避免摇晃或倾倒。
3. 搬运时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鞋等。

气瓶的危害:
1. 高压:气瓶内部气体压力高,若气瓶破损、泄漏或爆炸,可能导致严重伤害。
2. 内容物:气瓶内的气体可能是易燃、有毒或者支持燃烧的,泄漏或不当操作可能引发火灾、中毒、缺氧等危险。
.

 

发表于 2024-7-3 16:4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主题】高级


          特别提示:

          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内容存储服务。

         禁止发布上传, 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公开传播或无传播权的出版物、无传播权的在行标准规范、涉密内容等
          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造成平台或第三方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散播涉爆类、涉黄毒赌类、涉及宗教、政治议题、谣言负面等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Deutsch 한국 사람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ançais Español العربية Persian

联系

0411-88254066

18840911640

(工作时间09:00-17:00)

其它时间请联【微信客服】

或 电子信箱信箱

service@hcbbs.com

微信群

先加微信

再说要入何种专业群

拉你入群  勿发广告

100多个海川专业微信群

还有QQ大群:7990017
申请时注明你的QQ号


 

关于我们  -  隐私协议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   -  个人会员  -   主题竞价   -   专家智库  -  服务市场    -  APP和微信   -  分类信息   -     -  在线计算  -  单位换算


不良信息举报 0411-88254066  举报中心       在线客服#微信号:  18840911640    电子信箱   service@hcbbs.com   【QQ客服】3153267246   


海川化工论坛网(hcbbs) @Discuz! X3  加载0.055791 second(s), 43 queries , Redis On. | 网站统计 | 


辽公安备21100302203002号  | 辽ICP备17009251号  |  辽B2证-201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