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巍2 于 2024-1-23 10:32 编辑
控制流体流速“合适”范围内,避免冷凝器腐蚀 事例: 某发电厂的冷凝器,用海军黄铜制造时由于进口端流速超过1.52米/秒(临界流速),很快发生磨损腐蚀破坏。后来改用蒙乃尔合金制造冷凝器。蒙乃尔合金的临界流速为2.1~2.4米/秒,不幸的是,操作人员仍然按照海军黄铜的临界流速控制,使蒙乃尔合金管发生孔蚀。
分析 : 这个腐蚀事例说明,流速并非愈小愈好。对于表面生成保扩膜的钝态金属材料来说,流速过低容易造成液体停滞,固体物质沉积,从而导致发生孔蚀和缝隙蚀。比如304型不锈钢泵用于输送海水,在运转期间不容易发生腐蚀问题,但在停运期间如果海水设备没有清除干净,很快就发生孔蚀破坏。又如输送98%浓硫酸的碳钢设备也有这个问题。前面的事例是流速太高造成了腐蚀破坏,而流速太低则可能造成所谓“沟状腐蚀”,这是由于氢气析出使硫酸亚铁表面膜破坏造成的。适当的流速使氢气泡不易在金属表面聚集,可以避免这种腐蚀。所以推荐流速不低于0.3米/秒。
综上所术,对处理液体的设备来说,将流速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是腐蚀控制的一个基本要求。至于“合适”的范围是多少,对不同的材料要求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