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teven_p0kTk 于 2023-9-18 08:46 编辑
焦炉煤气脱硫工艺中以氨为碱源的HPF工艺应用最为广泛,在该工艺下无论采用何种催化剂都需要加强控制,除常规的要求外,还需把控细节,以下几点建议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总结而来,仅供分享。
1、必须在脱硫前设置煤气预冷器,以便把煤气温度冷却至27~30℃。 2、防止煤气在预冷过程中氨的流失。 3、冷却液中有奈物质导致冷却设备堵塞,影响换热效果。 4、从节水、节能、降污染等方面考虑补氨途径。 5、充分考虑吸收过程中反应推动力。 6、用剩余氨水做直接式预冷塔的冷却水或补水,为降低煤气温度,剩余氨水应冷却至23-24°,在气温较高的月份不易实现,用螺旋板换热器作为间接冷却设备,又存在奈、焦油堵塞问题,可直接改为用冷却后的蒸氨废水作为预冷塔补水,能够解决预冷换热器经常堵塞的问题。 7、用氨气直接补入预冷塔内,由于其携带的热量,特别是潜热,一方面会导致设备局部升温高,而腐蚀加强,另一方面**增加了煤气温度,对预冷塔降温非常不利。 8、脱硫系统串联运行时,可以把氨水补入最后一个系统,由于前一个系统煤气出来后含有的二氧化碳、氰化氢已降低,后一个系统的PH值有明显升高,这样使串联工艺的优势更好的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