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千万工业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设计标准SEPD 0113-2002 1  总则 1.1  目的 1.2  范围
1.3  引用标准 2  配管设计 2.1  一般要求 2.2  吸气管道 2.3  排气管道 2.4  润滑油及封油管道3  支吊架设置 3.1  吸气和排气管道支吊架 3.2  分支管支架 1  总则 1.1  目的   为了统一石油化工装置离心式压缩机的配管设计,特编制本标准。 1.2  范围 1.2.1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装置离心式压缩机配管的一般要求,吸气管道、排气管道、润滑油及封油管道的设计,以及支吊架设置等要求。 1.2.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离心式压缩机的配管设计。 1.3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SEPD 0112 《往复式压缩机配管设计规定》 2  配管设计 2.1  一般要求 2.1.1  离心式压缩机配管设计应符合GB 50160和SH 3012中有关压缩机的管道布置要求。 2.1.2  配管设计应符合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以下简称PID)与制造厂图纸中有关管道流程的设计要求。 2.1.3  管道的走向,支吊架和补偿器的设置均应考虑到减少机械设备管嘴的受力和力矩。 2.1.4  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管道的布置应通过应力分析确定,使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管嘴所受作用力和力矩,小于其允许值,并使其叠加的合力和合力矩亦小于其允许值。 2.1.5  管道和阀门布置,应不妨碍设备检修且便于操作。 2.1.6  在满足管道热补偿和机械允许受力的条件下配管应采用最短运行路线和最少数量的管件。 2.1.7  应采用或参照已有成功运行经验的管道布置实例。 2.1.8  离心式压缩机壳体有垂直剖分型和水平剖分型两种基本形式:    a)  垂直剖分型压缩机,其前面不得有管道及其他障碍物;     b)  水平剖分型压缩机,其上方不得有管道及其他障碍物。如果必须设置管道,应采用法兰连接,以便拆卸。 2.1.9  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管嘴均向上时,其进出口管道应设置可拆卸式管段,以便压缩机检修。 2.1.10  压缩机吸气和排气嘴均向下时,吸气和排气管道宜并排布置在地面上,便于支撑管道,其管底至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600 mm。 2.1.11  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管道的走向,宜适应压缩机管嘴的热位移方向。使管嘴与固定支架之间的管道位移与管嘴本身三个方位的热位移相一致。这样可以抵消一部分管道对管嘴的作用力。 2.1.12  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管道布置,应利用管道的自然补偿满足管道的柔性和管嘴受力要求,如管道的自然补偿不能满足管嘴受力要求时,在操作压力允许的条件下方可在管道上设置波型膨胀节。 2.1.12.1  膨胀节宜靠近压缩机管嘴附近设置。 2.1.12.2  带有附件的膨胀节横向尺寸较大,设置时应考虑其安装空间和变形空间的要求,以免发生碰撞。 2.1.12.3  排气管道由于管内脉动流引起压力波动,使压力变化范围较大,不宜设置波型膨胀节。 2.1.13  布置在厂房内的空气压缩机其吸气和排气管道应按有关规定降低噪声,可采用以下措施:     a)  设消声器;     b)  管道外壁包捆吸声材料。 2.1.14  架空布置的吸气和排气管道阀门手轮或执行机构中心距地面高度大于2 m时,应设置操作和检修平台。 2.2  吸气管道 2.2.1  吸气管道的布置应有利于吸入口处的流体分布均匀,可采取以下措施。 2.2.1.1  吸气管道的弯头与压缩机管嘴法兰之间必须配置一段直管段,其长度应满足制造厂提出的要求,一般直管段长度为压缩机管嘴直径的3~5倍。2.2.1.2  吸气管道的弯头,其弯曲半径宜不小于管径的1.5倍。 2.2.2  在PID中吸气管道直径与压缩机上的吸气管嘴不一致,采用过渡变径管连接时,变径角度应满足制造厂提出的要求,一般变径角度为6°~7°。如图2.2.2,吸入口的管道布置应由制造厂确认。 2.2.3  按PID要求吸气管道上应安装过滤器,管道过滤器应留有抽出滤网的空间;临时过滤器应设置可拆卸过滤器的短管。 2.2.4  两台或两台以上压缩机并联操作时,每台的吸气管道应从总管的顶部引出。2.2.5  空气压缩机吸气管道的布置,应设置在空气新鲜的地方,吸气管口应距地面2m以上,吸气管道总长度不宜超过25 m。2.3  排气管道 2.3.1  在满足压缩机管嘴允许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排气管道宜靠近吸气管道布置,这样便于设置操作平台。 2.3.2  排气管道上的止回阀,应靠近压缩机出口管嘴安装,以减少机械设备的喘振强度。 2.3.3  两台或两台以上压缩机并联操作时,为减少并机效率损失,以及避免由于每台压缩机的流量压力不同而在排气管道合流处产生气流顶撞,每台压缩机排气管道应采用顺气流流向与总管连接,如图2.3.3-1和图2.3.3-2所示。
图中:     d——支管直径;     L——支管伸入总管内长度。
1—支管;  2—支管;  3—总管图2.3.3-2  压缩机排气管道合流斜管连接示意
2.4  润滑油及封油管道     润滑油及封油管道的配管设计规定,应按SEPD 0112执行。 3  支吊架设置 3.1  吸气和排气管道支吊架 3.1.1  支吊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压缩机管嘴的受力大小,所以在管道布置时就应考虑好支吊架的位置。 3.1.1.1  管道布置时应考虑使得管道上存在位移“死”点,以利于在这些点处设置固定架或限位架从而阻断系统管道作用力对设备的影响。 3.1.1.2  管道布置时还应考虑在管道上存在几个足以平衡重量的支承点,特点是靠近设备嘴子的部位必须存在可供安装弹簧支架或弹簧吊架的位置。3.1.2  应根据配管应力分析确定支吊架的型式。 3.1.3  压缩机进出口管道支吊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设在靠近压缩机进出口处;     b)  在靠近压缩机管嘴附近的第一个支吊架应采用弹簧支吊架;     c)  在管系的中部为了减少摩擦力宜采用吊架;     d)  为减少某个方向的作用力,应采用限位支架。 3.1.4  不得在压缩机机壳上和支承压缩机的底座上设置管道支架。 3.2  分支管支架     与吸气和排气管道相接的DN不大于40的分支管,应采用脚撑板支架,如图3.2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