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ongziyun 于 2021-1-31 11:37 编辑
这个问题的确有点儿意思。竖管上一般用同心大小头(异径短管),偏心大小头一般都是用在水平直管段上的,而且确实泵的出入口用的比较多。 有意思的是,上海医药研究院编的《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现在出到第五版了)上在泵的配管设计一节里说,泵入口直管段采用偏心大小头,吸入管从上而下进泵的采用底平设计,吸入管从下而来上进的采用顶平设计;而SEI编的《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在同样泵的配管设计一节里却说,吸入管直管段的偏心大小头,无论是从下而来上进泵,还是从上而下进泵均要采用顶平安装,只是强调输送液体有颗粒的,才采用底平安装。 这明显有地域特征,上海人说我们精细,就要分出个顶平和底平,北京人说老子才懒得分,都用顶平才显得大气。 其实,泵入口一般都是大径变小径,肯定是液体,管径变小流速增加,全一股脑进泵了,分不分顶平和底平没什么意义。这点我站SEI。 要是一般的水平工艺管路,小径变大径了,气体和液体输送偏心大小头分顶平和底平才有实际作用。气体尤其是蒸汽输送过程中,突然管径变大了,流速变慢,体积膨胀后,温度也会降低,就有凝结液产生,所以偏心大小头应该采用底平安装,有利于在低点排液,避免水击;而液体尤其在是含有不凝气的情况下,在输送过程中,突然管径变大了,流速变慢,携带的不凝气会聚集,可能就形成气阻,所以偏心大小头应该采用顶平安装,有利于在高点排不凝气,减少气阻的影响;对有颗粒的液体输送过程,突然管径变大了,流速变慢,颗粒会沉积在管路下部,所以偏心大小头应该采用底平安装,必要时可在底部排除颗粒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