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千万工业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打造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工行业要立足未来产业方向,向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发力,不断推进产业转型优化,培育新业态,形成新亮点,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化工行业整体竞争力。”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苏东近日表示。
襄城:打造千亿级硅碳新材料产业
据许昌市襄城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国大多数地方均把注意力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龙头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在硅碳新材料产业发展方面,襄城县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为此,襄城县将从三方面着手,倾力打造千亿级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
首先是发展再提速。襄城县聚焦硅碳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围绕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谋大项目、招大项目,计划实施平煤隆基新能源三期5GW电池片、负极材料等6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产值380亿元,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打造成襄城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是创新再突破。襄城县依托资源优势,着眼科技前沿,进一步加强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建设煤焦油全流程实验室、原子催化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硅材料实验室、气凝胶复合材料中试基地,拓展高端硅碳材料发展领域,实现在芯片硅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
三是战略再深化。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襄城县高标准编制襄城县硅碳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方案,助力产业布局再造,让硅碳新材料发展步入“快车道”,争取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目前,襄城县正积极与平顶山市叶县“中国尼龙城”、平顶山高新区形成接续连片、链条贯通、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豫西南先进材料“工业走廊”已现雏形,随着“工业走廊”的发展,襄城县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将成为全省硅碳新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基地,成为建设材料强省的重要战略支点。
焦作:推动锂电产业跨越式发展
今年初,焦作市发展改革委出台《焦作市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根据方案,“十四五”期间,焦作市将以打造千亿级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为目标,从“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招商引资、推进产业创新、强化引才引智、壮大市场主体、拓展应用领域”等6方面,推动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招商引资方面,焦作市将实施“151”驻点招商专项行动,积极走出去、请进来,进一步加强对接,促进重大项目落户。
为弥补人才和公共配套上的不足,焦作市将着重推进锂电产业重点企业帮扶机制,着力打造国家级锂电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锂电产品质检中心。
“下一步,将持续优化焦作锂电新材料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圈,打造全省重要的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为推动全省由基础材料大省向先进材料强省跨越、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新型材料产业基地贡献力量。”焦作市发展改革委表示。
濮阳:培育区域特色新型功能材料
“濮阳将依托良好的化工产业基础,不断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和集群发展,借助化工管理、技术人员和一大批创新平台,推动传统化工与前沿技术‘高位嫁接’‘老树发新芽’,培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濮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4年,全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将形成创新体系完备、区域布局合理、上下游协同紧密的发展格局。集群规模力争超600亿级,培育形成2家5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0家20亿元以上企业。力争聚碳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绿色涂料等优势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绿色助剂、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等战略关键材料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据了解,围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重点领域,濮阳市谋划实施了重点项目41个,总投资475亿元。其中,在建项目29个,总投资381.2亿元;拟建项目12个,总投资93.8亿元。
周口:稳步推进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
据周口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和加强,生物降解材料作为一个新兴的、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低碳生态意义的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为此,周口市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提出了“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打造世界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围绕这一目标,产业集群将对玉米进行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配套、延链补链强链及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发挥集聚区企业优势,稳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周口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力争建成在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2025~2030年,把周口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打造成1000亿元产值规模的世界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
具体来看,2022~2024年,投资64.2亿元,将建设完成6万吨/年生物降解材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1万吨/年丙交酯、15万吨/年聚乳酸、产业集聚区供热中心、河南省生物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等13个亿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主营业务年产值135亿元、利税33亿元。
2025~2030年,计划在郸城建成百万吨级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同时将在河南、全国乃至东南亚、西亚、东欧、南美、北美等地投资办厂布点,把周口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打造成1000亿元产值规模的世界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
“我们将借助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平台,加快中试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纳米材料产业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打造‘初创孵化园+创业园+产业园’的全链条服务园区。到2035年,实现千亿级纳米材料产业集群。届时,济源将实现产业园和初创园入驻项目100个以上,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济源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