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安全的最佳境界就在“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运用。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于作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而如何让人的行为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安全状态,这就需要员工个人的自律和企业的安全管理的他律。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能遵守规章制度,是否能自觉将日常掌握的安全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一个有良好素养的人,在工作中自然而然的会做一个遵章守纪的人,而这种自认而然则是来源于思想上具有了良好固化的安全意识。在现实中有这样的一种人,安全考试成绩很高,考问起来对答如流,但在工作过程中把这些规定要求抛之脑后,全然不顾,我认为这种人是班组最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日常工作中,部门、班组在安排工作的过程中,会受到工期、人员、工作量、交叉作业等各方面的干扰和影响,如不能在纷乱的干扰中进行排除,就会造成了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要统筹分配好各项工作,坚持工期服从安全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为赶工期而违反有关安全规定,否则就会埋下安全隐患。
过去对于安全监督管理,可能更多的应用经济处罚,甚至是玩着猫逮老鼠的游戏,往往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容易使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如果能以交流和教育的方式与违章人员沟通、谈心,促使其自我反思,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使广大员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思想跨越,并通过切合实际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进而达到“知行合一”。
衡量一个员工是否做到“知行合一”,就是看这个员工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是否打任何折扣。一个员工从刚进入企业时对安全知识的懵懂“无知”,到最终达到具有自我约束下的安全意识状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员工处在最初的“无知”安全意识下,企业就要对员工实行约束状态下安全意识的培养。经过一个时期的安全培训,员工消化吸收了头脑中储存的安全知识,就会将安全条规固化在自己的头脑,形成了一种自我约束下的安全意识。再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企业教育培训、思想道德培养等各方面的齐抓共管,员工就会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安全意识,从而达到以“安全生产我的责任”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