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千万工业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中原人 于 2025-2-23 17:24 编辑
化工生产装置首次开车安全工作要求
化工生产装置首次开车即新建装置完工后首运,开车前需安全审查,确认工艺、设备、仪表等安全条件。进行三查四定:查漏项、查质量、查未完工程,定整改任务、人员、措施、时间。确保开车一次成功。 一、准备工作 a)组织准备。 建立建设项目试生产阶段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试生产阶段的负责人、部门和有关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建立健全试生产阶段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界定建设单位、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的安全管理范围与职责。 b)人员准备。 企业应根据装置定编和岗位需求配备人员,在生产人员进入现场配合试车前,完成对所有参加试车人员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方可参加试车。 c)技术准备。 主要包括审查单机试车方案、编制联动试车和化工投料试车方案及其他试车方案;编制管道仪表流程图、物料平衡图、操作规程、工艺控制指标、现场处置方案等生产技术资料。 d)物资准备。 企业应落实试生产阶段所需的原料、燃料、三剂(催化剂、溶剂、添加剂)、化学药品、标准样气、备品备件、润滑油(脂)等;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气防、救护、通信等器材,应配备到岗位或个人。 e)外部条件。 落实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卫生、抗震、防雷、特种设备登记和检测检验等各项措施,以及消防、医疗救护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及公共服务设施。调查装置周边环境的安全条件,确保试生产阶段周边环境的安全。 企业生产管理部门应配合工程管理和施工单位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管控,深度参与设备设施的调试工作。 二、吹扫、清洗、气密(压力)试验 安全进行吹扫、清洗、气密(压力)试验时,应编制清洗、吹扫、气密(压力)试验方案,落实责任人,按照方案组织实施,落实以下安全措施: a)吹扫清洗前,应确认吹扫清洗流程、介质及压力,并在排放口设置警戒区。 b)选择水、空气、蒸汽对系统进行清洗、吹扫;使用介质、流量、流速、压力等参数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c)不宜选择氮气作为吹扫介质,若必须使用氮气时,应明确防止氮气窒息的措施。 d)蒸汽吹扫时,应落实防止人员烫伤的防护措施。 e)化学清洗时,应落实防止化学品伤害的安全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清洗废液应经处理后安全排放或作为危险废物进行合规处置。 f)气密试验前应用盲板将气密试验系统与其他系统隔离,明确系统气密试验的最高压力等级,严禁超压;需对气密试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时,应先泄压,再进行处理。 三、单机试车安全 成立单机试车小组,检查单机试车方案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主要包括: a)单机安装工作全部完成; b)转动设备保护装置、机构及保护系统安装完成,保护功能试验合格; c)动力系统检查确认具备使用条件; d)划定试车区域,无关人员禁止进入; e)单机试车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操作、监护、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专利设备或关键设备应由供应商负责调试。 单机试车时应按照点动试车、无负荷试车、带负荷试车的顺序依次进行。 四、中间交接 企业应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和操作人员开展“三查四定”工作,落实整改措施,重点检查安全措施的缺项、设计缺陷等。 “三查四定”结束后进行中间交接,安全综合协调责任主体由施工单位转交至建设单位。 五、联动试车 安全企业应统筹协调试车的管理工作。联动试车时: a)单机试车应全部完成; b)应进行试车方案现场交底,参与人员应熟悉操作与异常处理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c)公用工程系统应已稳定运行; d)应确认流程正确,与其相连的非联动试车系统已完全隔离; e)仪表系统应已调校完毕,准确可靠,且仪表报警和联锁值整定完毕,联锁系统功能试验合格; f)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和气防器材、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报警、视频监控、防护设施状态应完好; g)宜选择水、空气作为联动试车介质; h)引入燃料或窒息性气体后,应在警示区域设置标识,指定专人重点巡检。 六、开车前安全审查 新建项目正式投料前,应进行开车前安全审查。开车前安全审查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明确审查的范围。 b)编制开车前安全审查表,并经相应负责人批准。 c)组建开车前安全审查小组,明确职责。小组应由项目经理,工艺、设备、电气、仪表、操作、安全、消防等专业人员,设计、技术专利商、施工方、工程监理方等其他必要的人员,以及同类装置有开车经验的专家组成。 d)确定审查日程安排。 审查小组应根据安全审查清单完成开车前的安全审查,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三查四定”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b)安装的设备、管道、仪表及其他辅助设备设施符合设计安装要求情况,特种设备和强检设备已按要求办理登记使用并在检验有效期内,安全设施经过检验、标定并达到使用条件; c)安全 信息资料是否准确、齐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d)系统吹扫冲洗、气密试验、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完成情况; e)相关试车资料、试生产方案、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准备情况; f)现场确认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和应急准备等是否具备投料条件; g)发生的变更是否符合变更管理要求; h)员工培训考核情况; i)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完成情况; j)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措施落实情况等。 现场审查完成后,审查小组应编制开车前安全审查报告,明确整改项、整改时间和整改责任人,并在开车前完成整改。 七、投料试车安全 1、经开车前安全审查,确认装置具备投料试车条件后,方可开始投料试车。 2、试车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和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应做好指挥工作,及时协调处置发现的问题。 3、投料应严格按照试车方案进行,并做好各项记录。 4、引入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介质前,应指定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再次确认流程正确。 5、试车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时要及时中止试车进程,问题整改后方可恢复试车。 6、试车中,控制现场人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7、试车现场应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装备和人员,做好试车的安全监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