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湿式氧化法脱硫,就是在液相将吸收(溶解)的H2S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HS-,再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其催化氧化为元素硫,然后从溶液中浮选出来,分离出系统。 从工艺上讲,催化氧化析硫,浮选分离,硫磺回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只有析硫再生好,才能转化产生更多的元素硫,只有浮选好,才能分离回收更多的硫。 硫回收率主要关注:①转化为副盐被消耗;②滞留、附着、沉积在设备填料内,这些都不是孤立的因素,要综合考虑,做到硫回收率的最大化。 1、控制副盐的增长速率 在焦炉煤气脱硫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副反应,副反应产物硫代硫酸盐、硫酸盐、硫氰酸盐(统称副盐),富集于吸收液中,致使溶液粘度增加,碱度下降,影响吸收和再生效率。而副反应在脱硫和再生过程中都有发生,要想减少副反应,控制副盐的增长速率,必须注意调整,优化如下几点: (1)必须使脱硫塔中的H2S解离,反应后迅速完全的解析成元素硫,尽量减少溶液中HS-含量,因此要求选择活性强、抗毒性好、性能稳定的催化剂 (2)严格控制脱硫液温度不能高,氨水脱硫控制在30-40℃。降低温度,同时也可以降低焦油雾、萘等带入系统和避免高温影响硫泡沫的聚合和浮选。 (3)控制适宜的碱度(以满足出口H2S达标为限)不宜太高。合理调整溶液组分,不要突击加碱源。再生液中pH>9.0也会使副盐生成率呈直线上升。 (4)强化再生。再生塔内的再生空气要能满足生产需要(最好单独供气)平稳适量。硫泡沫保持溢流,泡沫层不宜控制太厚(10-20公分即可)。 2、减少损失、防止堵塔 (1)填料塔在脱硫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氧化再生析硫过程,因此塔内实际上是气、液、固三相共存。若析硫过多,未能及时随溶液带出脱硫塔,势必滞留,附着,沉积于塔内件,填料内就会在其表面粘结导致局部堵塞,形成偏流、沟流、壁流,干区扩大便会发生堵塔。因此,要特别注意保证溶液循环量和喷淋密度,让析出的硫能及时分离出来,使反应生成的硫与带出的硫成正比,要求达到物料平衡。 (2)要将吸收贫液中悬浮硫含量控制在指标内(<1.5g/L),对其影响主要是再生塔,即加强再生、浮选、分离,关键是要控制好硫泡沫,强化再生塔的操作。 硫回收是一个整体的系统,需要对脱硫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握,整个系统也需要长期维护,保障每个环节的动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