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润滑系统介绍及油品参数
①增速箱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润滑流程
高速泵增速箱润滑系统主要由下列零部件组成:增速箱油池,主油泵,油冷却器,油过滤器,预润滑辅助系统及相配管件。润滑流程如下:
②润滑油应符合如下理化特性:
2.安装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2.1 泵进口管线安装应尽量减少流阻,以保证泵的气蚀余量。
2.2 在泵前储液池焊接完毕后要进行严格地吹扫,防止焊渣,铁锈等杂质积存,试车时进入泵内损坏叶轮和诱导轮。吹扫时要断开过滤器至泵并用塑料包好,防止吹出杂物进入泵内。
2.3 泵前加过滤器,过滤器的目数根据所输送介质的要求决定。泵出口加单向阀,加装前要对单向阀进行检查正常后安装。防止泵停车后出现回流产生反转。另外进出管线应有专用支撑,泵不能承重。
3.初次启动需注意事项
3.1设备方面检查内容
① 检查泵与电动机连接校正已完成,泵和电动机地脚螺栓,应牢固拧紧。
② 电动机动力线和接地线连接正确,油冷却水管路连接正确无泄漏。
③ 与泵运转有关的压力,温度,油位表应处于正常状态。
3.2工艺方面检查及启泵
① 油冷却器冷却水进水回水流量正常。
② 启动电动油泵或上下运动手动油泵,油压不低于0.25 MPa。仔细检查润滑油系统各个密封点的情况,如有泄漏及时排除。
③ 检查油位在正常范围内,全开泵的入口阀使介质液体充满泵腔。
④ 打开排气阀排气,打开泵底阀把排一部分液体防止有沉积杂质。
⑤ 手动盘泵无卡涩。
⑥ 微开出口阀 ,启泵时出口必须保证微开。点试电机,看转向是否与泵壳标注一致,如有异常及时排除。
⑦ 在润滑油泵油压正常情况下启主泵,启主泵后手动或自动停油泵。
⑧ 调节泵的出口开度至工作流量,检查油温在60℃~80℃和 油压0.25 MPa~0.6 MPa。同时检查各个密封的泄漏情况。
4.停泵
① 正常需要倒泵或泵启动后油压、油温、扬程、出口流量、电机电流、电压等不正常或运行有噪音时停泵。
② 停泵时逐渐关小出口,停泵后再关严出口,同时根据所遇到的停车原因进行对泵的处理。
5.泵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
5.1润滑油温过高
原因 ①油冷却器长期没有清理堵塞
②冷却水量不够
③润滑油长期没有更换变质
措施 ①清理油冷却器
②调节冷却水阀
③更换润滑油
5.2冬季气温零下时启油泵跳油泵
原因 气温过低油粘度过大,即使油泵启动会有局部润滑不到位,启主泵后轴承易烧坏。
措施 用蒸汽预热油池,润滑油辅助油泵启动后比正常多运行十分钟左右,油压稳定时启主油泵。切忌避免长时间预热导致润滑油高温变质。
5.3泵启动后无流量和压力或不正常
原因 ①泵前过滤器堵塞或入口阀未开
②泵没有充满液体介质启动气蚀
措施 ①清理过滤器或全开出口阀
②排气完毕后启泵
5.4泵的机封经损坏
原因 ①检修后安装不正确
②输送介质水质发生变化水质变差
措施 ①重新按照泵随机总装配图纸正确安装
②查出输送介质水质变化的污染源头,及时杜绝。
5.5润滑油颜色发生变化
原因 ①油冷却器腐蚀泄漏入油
②泵的密封泄漏过多
措施 ①更换油冷却器
②检查并更换损坏密封动静环或变形“O”形圈
5.6润滑油油耗过大
原因 ①输入轴骨架油封泄漏
②下箱体油机械密封泄漏
③油冷却器坏
措施 ①更换骨架油封
②更换下箱体油路机械密封
③更换油冷却器
5.7电机过载
原因 ①输送介质的粘度超出当初选泵极限
②电机故障
③齿轮箱出现机械故障
④泵出现机械故障
⑤泵盖或扩压器磨损严重
措施 ①检查输送介质的实际粘度
②试情况检修或更换电机
③分解齿轮箱视检查情况更换零件
④检查诱导轮和叶轮视情况更换
⑤更换泵盖或扩压器
6.检修过程和检修后常见问题
对各轴封进行检查或更换,严禁动用手锤和扁铲,以免损害密封元件。检修过程中如密封元件被污垢或凝聚物粘结,应清除凝结物后再进行机械密封的拆卸。对各易损件进行检查更换如O型圈、防转销等需注意轴承在安装前要先清洗并认真检查轴承的内外座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是否有生锈、毛刺、碰伤和裂纹;检查轴承间隙是否合适,转动是否轻快自如,有无突然卡止的现象。
6.1检修完毕后要认真检查集结密封零件数量是否足够,各元件是否有损坏,特别是动、静环有无碰伤、裂纹和变形等缺陷。
6.2检查轴套或压盖的倒角是否恰当,如不符合要求则必须进行修整。
6.3机械密封各元件及其有关的装配接触面,在安装前必须用丙同或无水酒精清洗干净。安装过程中应保持清洁,特别是动、静环及辅助密封元件应无杂质、灰尘。动、静环表面涂上一层清洁的机油或透平油。
6.4上紧压盖应在联轴器找正后进行。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断面偏斜,用塞尺或专用工具检查各点,其误差不大于0.05毫米。
6.5检查压盖与轴或轴套外径的配合间隙(及同心度),必须保证四周均匀,用塞尺检查各点允差不大于0.10毫米。
6.6弹簧压缩量要按规定进行,不允许有过大或过小的现象,要求误差±2.00毫米,过大会增加断面比压,加速断面磨损。过小会造成比压不足而不能起到密封作用,弹簧装上后在弹簧座内要移动灵活。用单弹簧时要注意弹簧的旋向,弹簧的旋向应与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6.7动环安装后须保持灵活移动,将动环压向弹簧后应能自动弹回来。
6.8先将静环密封圈套在静环背部后,再装入密封端盖内。注意保护静环断面,保证静环断面与端盖中心线的垂直度,且将静环背部的防转槽对准防转销,但勿使其中互相接触。
6.9安装过程中决不允许用工具直接敲打密封元件,需要敲打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敲打,以防密封元件的损坏。
7.结束语
在日常工作中,正确操作高速泵以及正确判断高速泵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故障的方法非常重要。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高速泵发生的缺陷进行判别,也可以采用排除法,将可能的原因列举出来,经过分析、排除,最后确定主要原因。并且在处理设备故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维修,才能保证检修质量。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