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简介
2 J+ F2 C- i6 h, O$ _) p) m8 Z
丙烷(Propane),化学式为CH₃CH₂CH₃,分子量为44.10,是一种化合物,无色、能液化的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于天然气及石油热解气体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用作冷冻剂、内燃机燃料或有机合成原料。
3 w* ~* J7 i. U& v! ~# s# b, ^中文名:丙烷# {; U* W: z' Y2 m. z j+ P
外文名:Propane7 k$ J, F' Q( }2 N! x% u
化学式:CH₃CH₂CH₃
5 E7 k& H% `# K. i# o+ h! S分子量:44.107 {! t% \: M: h% u% k# G; }' m
CAS登录号:74-98-6/ O( Z- v: n5 d# u" H
熔点:-187.6℃
, m8 ^5 ^- b( i2 D) Y沸点:-42.1℃6 y9 f, x6 d5 z3 ^3 E
水溶性:微溶于水
; y+ V6 s" `: B0 _$ R( `外观:无色气体: ^. j% ^5 ^* e$ R
物理性质
2 n6 i9 c/ A( J0 N丙烷的分子式为C3H8,分子量为44.10。丙烷为无色气体,无臭。熔点为-187.6℃,沸点为-42.1℃,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
) ]! u8 B6 K' |! p3 T4 E6 h/ p2 u) L" W w
化学性质
6 t1 ?% b. |" ^/ _" D9 q在低温下容易与水生成固态水合物,引起天然气管道的堵塞。丙烷在较高温度下与过量氯气作用,生成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Cl2C=CCl2;在气相与硝酸作用,生成1-硝基丙烷CH3CH2CH2NO2、2-硝基丙烷(CH3)2CHNO2、硝基乙烷CH3CH2NO2和硝基甲烷CH3NO2的混合物。0 m! z2 a$ G# C) _ R) M# D4 I
燃烧反应
: G6 ^, }1 U4 `8 O K* H' X, C同其他烷烃一样,丙烷可以在充足氧气下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 t8 c. m
7 I% b$ P q0 q5 e7 o2 w
/ }/ Y% d, H2 D4 Z3 r/ {
当氧气不充足时,生成水和一氧化碳。
* g0 s7 @/ y0 D- z. v, ]& p: F+ ?2 p6 Y" M& `9 j
卤代反应
' ~* A5 I5 r5 u4 s6 [+ ], G( {丙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与卤素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
/ N/ M$ b; A6 C. f4 e* W( a+ h$ |9 Y+ z1 o* F
存储运输2 E5 S# V1 Y8 G9 `% E. {
操作注意事项5 B$ K x1 R& x" L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5 g4 z2 k/ C4 ~7 Q, B# z
4 f7 U( Y8 A/ \! ~+ T储存注意事项: M$ Z: |# ]7 R; R( h# ?# L, Y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配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压缩后,以液体状态储存于钢瓶中。. c1 U" J& v. Z8 ]+ W* h/ }
2 Q. J& {9 Z. x$ W; C: f `* j防护' n% N1 N1 V0 v: G5 r. P7 w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 E- Q) P2 d0 A% Z- C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特殊情况下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
/ {0 k E0 O# m3 C( _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 l' V( T5 Y9 e. L0 d3 [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X/ {: [5 A. n6 P. q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E6 _; y2 n9 \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人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时,须有人监护。
# L8 L9 t- @3 l8 V0 O7 D% f6 h j1 \6 c2 d3 h: l6 E; r s0 r! _
运输
Q2 l) r+ {, L' m# F# n" o采用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且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装有液化石油气(即石油气)的气瓶禁止铁路运输;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钢瓶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中途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禁止溜放。
2 {; E" l/ n- Z+ k6 a5 Z% p, T& x; |5 p
主要用途
4 U/ \7 e1 o7 a+ q I丙烷用于有机合成。可作生产乙烯和丙烯的原料或炼油工业中的溶剂;丙烷、丁烷和少量乙烷的混合物液化后可用作民用燃料,即液化石油气。6 \7 e3 { f9 _
丙烷比甲烷和乙烷更具有反应活性,可作多种化工原料。
; Y9 E3 r3 m# Y# M+ m$ B①丙烷最大用途是与丁烷一起做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作燃料。
' b8 a! x8 e/ J* S( \, C# t0 O9 F" O②丙烷是裂解制乙烯的重要原料。: R6 I0 h' N. p
③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的技术已工业化。( @* I$ f# |* E% J. a# w
④丙烷气相硝化制造混合硝基化合物:1-和2-硝基丙烷、硝基乙烷和硝基甲烷。硝基丙烷是乙烯基和环氧树脂用良好的溶剂。硝基甲烷被用做赛车燃料填加剂。/ `3 i" N2 f, c* |/ Z; I
⑤丙烷可氧化生产环氧丙烷,副产甲醇、甲醛、乙醛和醋酸,但分离非常麻烦,未得推广。7 Y& x; a9 m; `, `! I0 p
⑥在炼油、化工和天然气加工操作中广泛用做制冷剂。 c" J9 |. J+ ]/ [# M, d
⑦用作润滑油馏分脱沥青溶剂,沥青难溶于液体丙烷中,用丙烷抽提时,沥青做为抽提残留物被除去,然后从除去沥青的馏分中将丙烷蒸发出去而留下润滑油。
z; [: ?! H2 U0 T, `! f( f⑧脱蜡溶剂:几乎不溶解于液化丙烷。液体丙烷蒸发时,可取得约418680kJ/kg的蒸发热。利用这两个特性,由润滑油丙烷溶液将丙烷一部分蒸发,产生的低温将原料油中的蜡析出,用自冷却方法脱蜡。7 l) @/ @& L; p$ W/ b3 f. v
⑨丙烷氯化可得到过氯乙烯和四氯化碳。
( @+ n3 C0 F% z⑩已开发了由丙烷制丙烯腈的新方法。; g/ b: g3 L' J/ O; Z
生产技术
7 U8 |" _1 v5 `, B+ i+ a) V& m丙烷是处理天然气或精炼原油得到的副产物。在处理天然气的过程中,必须将丁烷、丙烷和大量的乙烷从原气中去除,否则这些挥发物会在天然气管道中发生缩合。精炼原油的过程中,丙烷作为一个副产物出现在裂解石油制备汽油和燃料油的过程中。由于是副产物,丙烷的产量不能够轻易地根据需求而转变& w3 H7 K- S2 ?( [& d
安全防护
2 E. l1 M3 h9 {" o. l7 h
危险性类别, d2 p, U! C8 ~. T/ U
第2.1类易燃气体 。1 t/ v% I3 b v( I
$ i, x1 }2 E6 p
危险特性
, e4 T) h# I" A7 r8 s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剧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8 X' t' Y7 u0 `2 c% }3 q+ X' F8 m3 S/ K! p
侵入途径4 _" F( _( m. X2 p( ~% C
吸入。7 C U% q! i+ P8 ]% u
1 T3 L9 }" z# E; s+ |健康危害
" W7 R# s7 N7 o" G丙烷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浓度为1%的丙烷,不引起异常症状;接触10%以下浓度的丙烷,只引起轻度头晕;接触高浓度丙烷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接触极高浓度丙烷时,可致窒息。急性中毒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长期接触低浓度丙烷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 O Q* `% z, V' F; ?) \$ Y6 V- T$ w- @4 @# r9 Y5 C
环境危害( _' Y+ g$ F- X2 M: P, `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j% h6 o& g6 O7 S( k
" z o" ^8 x, H$ \8 c! T9 W. H燃爆危险
+ {. E& K2 F0 V2 Z3 |丙烷易燃,且具有麻醉性。. g0 q, R. a# I* T
" T* W' Z) L' n1 I急救措施; Y1 m8 z0 s3 O B" y+ D: t+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k% n/ }# N( S7 g G) _* ^: g& _( u: K7 H0 ? C
消防措施6 C& L0 X9 W$ ~+ D+ K: R9 z! b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r" P) ^/ E/ }, e5 G& Z$ n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7 K0 K) ^- P0 Z% U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K$ P9 ^( V0 R# L" O& `! {
5 u2 G2 o: O* E1 i& }
泄漏应急处理9 m" r6 Q7 V; e. q. v* [' H& v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用防爆排风机将漏出气送至空旷处或装设适当喷头将其烧掉。也可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
d( J. ` V J, O) z K! [; c
待增加
! L! O0 x" \& w6 s M. D
1 ?- z8 p: y# i8 D
7 ^ j/ i. y/ ^6 X0 K8 X0 l3 |* c
1 {+ \+ D, m% {$ |" H- V$ L u
相关资料
1 L: I0 r, S1 y* ^* Z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点燃就是使用的丙烷气体。这是因为火炬的燃料温度至20℃时,燃料罐内的丙烷燃料会产生10个左右大气压的压力,而结实的“祥云”的燃料罐可以承受150个大气压。因此,完全不必担心火炬燃料因压力过大产生外泄。当外界温度低至-20℃时,丙烷燃料产生的大气压仅为2个,在如此低的大气压下,如何保证火炬的能源供给源源不断呢?稳压阀和回热管将解决这一问题 。
+ S p" `: H. k. D! B6 u+ A! G以往的奥运会火炬采用的是混合燃料,需要配备保温车以保持燃料的温度和产生的压力,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使用回热管,将火炬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用以加热燃料。这样,燃料罐不用借助外部加热装置的帮忙,就能使燃料产生足够的压力,支持火炬熊熊燃烧。& Y6 x% s" g1 ?# D9 @+ Y& _7 k
丙烷作为燃料,符合环保要求,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40℃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而且丙烷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动态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 。
; E9 }1 U' |& u o/ c/ F4 C! p
补充内容
: ^# A# b* Q2 v! U$ K+ n4 V; S( H; I3 n" P/ s4 k: ]+ V
! {2 }- _5 l4 W! J& _
待增加
+ n5 f7 D: F% S7 y% r! @! B B! n* y4 w3 y
; T4 p+ E: t% f G+ P2 |
本内容贡献者
/ `* e* ]( C/ r' M' {( R: l, ~( _+ Q$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