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账户登录  

用户名密码方式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手机微信,扫码同步

搜索

↑ ★ → 加入海川企业会员 传播技术与品牌  

 品牌 
【活动】海川定制logo保温杯来了
【参与活动能免费获得】从本月起任何在“建设者”体系中,你的上月建设者分数......
企业会员 第二期招募【特惠】
特惠为 9999元/ 2 年 百万次传播 20241112 详询客服18840911640

[推荐] 氮肥甲醇行业明确创新发展重点

[复制链接]
1.1K |1
65426229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川副教授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已实名  

加入千万化工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氮肥甲醇行业明确创新发展重点
作者/来源:中化新网   日期: 2020-08-07   点击率:4

    8月6日, 2020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山东潍坊召开,会议明确了今后氮肥、甲醇行业六方面技术创新工作重点。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后疫情时代氮肥、甲醇行业要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向,以科技创新、市场导向为根本动力,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顾宗勤强调,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氮肥行业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新冠疫情带来的深远影响等诸多因素不容忽视。

  顾宗勤指出,当前,全行业创新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2019年我国尿素、甲醇有效产能利用率均在82%以上,产能过剩局面得到有效缓解,但仍有约400万吨的尿素产能和550万吨的甲醇产能处于长期停车状态,行业去产能工作任重道远。促进僵尸产能有序退出,推动存量产能升级改造、增量产能做优做精,已成为氮肥、甲醇行业完成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点工作之一。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不仅要做到传统氮肥产品的丰富和转型升级,例如,积极开发增值肥料、水溶性肥料等各类新型肥料,同时要积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寻求与其他产业链的纵向关联与横向耦合,不断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据了解,目前我国合成氨和甲醇占到合成气下游消费的80%以上,氮肥、甲醇行业在合成气利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合成气下游产业,提高企业调整、切换灵活性。产业链延伸的同时也要注重产业链的横向耦合,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生产资源,积极向环保、新能源、精细化工、生物制品、民生工程等领域进军,走产品多元化道路,从而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是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据悉,2019年我国研发投入突破2万亿,占GDP比重为2.1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估结果),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作为氮肥、甲醇生产和消费大国,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机制变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是迈向氮肥、甲醇强国的关键。现阶段,氮肥、甲醇行业在技术和装备大型化、高效化、绿色化、智能化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考验和挑战,亟待突破。例如,单套合成氨产能80万吨的3500吨级超大型粉煤气化炉项目尚未投产;日投煤量3000吨级全热回收的大型气化炉技术(第四代晋华炉4.0)仍在研发中。科技创新是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全行业要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增大人才培养力度,明确创新重点和方向,补短板、挖潜力、强优势,积极寻求与其他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抓住数字化转型机会,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是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体系。团体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主导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国家标准体系。“十三五”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进一步规范了团体标准的制定、监督、管理和作用。据了解,截止2020年6月,共有3449家社会团体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共计公布15355项团体标准。团体标准充分体现了行业标杆,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行业发展特点,对促进行业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性意义。现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团体标准在组织制修订、实施、监管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培育标准“领跑者”企业、探索制定行业急需标准、着力补齐产业发展中的标准化短板,是现阶段氮肥、甲醇行业标准化战略发展的重点。作为氮肥协会工作重点内容之一,自去年以来,协会在团体标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20年第一批团标项目正在进行中,希望各单位积极参与到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中,为行业标准化建设出一份力!

  四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环保工作。绿色生产和本质安全是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三五”以来,氮肥、甲醇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源头减排、超前治理、综合利用等污染物控制和治理工作,行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十四五”将打响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等法规和标准的相继实施,对行业绿色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固定床间歇煤气化造气循环冷却水系统含酚氰废气、尿素造粒塔尾气氨的科学治理已成为制约行业绿色生产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我们必须引起充分重视。环保和安全一直是悬在化工企业头上的两把利剑,现阶段我国安全生产总体仍处于爬坡过坎期。今年4月至2022年12月全国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化工企业为重点整治对象之一,全行业要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范和标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从本质上提升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为氮肥、甲醇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五是努力促进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新冠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国务院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先后发布了20余项相关政策与指南,用来指导、规范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互联网+制造业”、“5G+工业互联网”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会对氮肥、甲醇等化工企业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为行业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赋予新动能。现阶段,工业互联网在基础建设、安全保障、标准配套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如何实现“万物互联”,进一步推动物联网、大数据、5G技术与生产、运输、管理等各方面的安全深度融合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工信部在中海化学海南气头大化肥和心连心煤头进行“5G+工业互联网”试点,待他们取得成功后,再在全行业推广。

  六是积极做好行业协会服务工作。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始终秉承为行业服务的宗旨,多角度聚焦行业国内外动态,全方面的开展服务工作,发挥企业与**之间“桥梁纽带”的作用。今后将继续积极提高行业创新氛围和水平,继续做好先进适用技术表彰、推广和推荐工作;搭建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创新技术经验交流平台;做好技术鉴定、成果评价、项目评估和设计审查等技术咨询服务工作;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继续落实2020-2021年重污染天气煤制氮肥企业分级工作;完成专项课题研究,标准制(修)订和产业政策研究等工作;做好氮肥、甲醇行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发表于 2020-8-7 11:59:27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sdwfsgyykai + 5 发起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及信息存储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主题及回复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654262293 发布!权益归其或其声明的所有人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本主题及回复中的网友及版主依个人意愿的点评互动、推荐、评分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我站在线客服信息service@hcbbs.com 电话188-4091-1640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8-7 19:57: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主题】高级


          特别提示:

          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内容存储服务。

         禁止发布上传, 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公开传播或无传播权的出版物、无传播权的在行标准规范、涉密内容等
          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造成平台或第三方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散播涉爆类、涉黄毒赌类、涉及宗教、政治议题、谣言负面等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隐私协议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   -  个人会员  -     -   专家智库  -  服务市场    -  APP和微信   -  分类信息   -     -  在线计算  -  单位换算


不良信息举报 0411-88254066  举报中心       在线客服#微信号:  18840911640    电子信箱   service@hcbbs.com   【QQ客服】3153267246   


海川化工论坛网(hcbbs) @Discuz! X3  0.068872 second(s), 41 queries , Redis On.


辽公安备21100302203002号  | 辽ICP备17009251号  |  辽B2证-201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