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双面V型叶片过滤器原理及介绍 下图为完整的双面V型叶片过滤器组合,长方孔处丝网除沫器用于滤除泡沫及一部分液体,不锈钢薄钢片组合成如图所示的兜状结构(从开的圆孔内可见分离单元的局部)均匀分布于折弯薄钢板上。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当夹带液体的气体进入叶片组合之后,因为叶片本身为钢板的折弯结构,气体流向发生改变,由于惯性作用,气体中夹带的液体被甩在叶片上,钢板为光洁的表面,液滴顺着光滑的钢板表面滑落至叶片底部密封钢板组成的集液槽内;一部分气体会冲入叶片的兜状物之内,高速气流在此处形成旋流运动,更小的液滴因为惯性被甩在光滑的叶片表面滑落至底部的集液槽。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底部空间会形成低压区,在气体中液体夹带量较大的情况下,在折弯结构空间内分离出的液体较多,会被低压区吸附,在折弯空间内顺着光滑的叶片表面滑落至底部集液槽,这种结构保证了液量夹带较大的工况下,同样保证非常高的分离效率。由于设计计算方法为国外合作公司提供,有苛刻的保密要求,故此处略过。
1) 此种叶片结构既利用了叶片的多级折弯结构对液体进行多级分离,又利用了兜状结构对气体中更微小的液滴进行分离,故分离精度及分离效率都较传统的分离内件大为提高;分离下来的液滴滑落至整个叶片组合底部的集液槽,通过降液管排至容器的集液部分,即分离下来的液滴避免了与气体再次接触的可能,这也保证了这种结构的分离效率;
2) 每个叶片之间有较大的间距,另外,兜状结构与气体流向平行,而非‘突出’物,避免了直接与气体撞击而损失能量,且气体在兜状物之内为压缩再膨胀的过程,也避免了能量的大量损失,综上所述,气体通过此种结构后,能量损失极小,即压降极小;
3)这种结构为不锈钢钢片组合而成,强度高,不易损坏,在整个分离器的寿命之内不用更换;避免了传统分离器停工更换内件带来的不便及经济损失;
4)与传统分离内件相比,叶片之间间距较大,即使气流中夹带固体杂物,也不会发生内件堵塞的情况,从而避免因内件堵塞产生的事故;
5)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与其它各种气液分离内件相比,允许气体通过的速度非常高,在处理量相同的情况下,压力容器的直径会减小30%-40%,**节省了容器的投资。 国内近年来煤化工项目很多,汽液高效分离器不仅用在甲醇合成分离单元,但凡需要气液分离的场合如压缩输送单元气液分离、反应单元气液分离、蒸馏单元汽液分离除沫、蒸汽汽包除沫驱动透平等,均需要气液分离器。这就是国内近两年大型煤化工项目都选用叶片式气液分离器最根本的原因。 因此,可以说,叶片式气液分离器的应用前景是很广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