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手机微信,扫码同步

用户名登录

用户名,密码登录

搜索
龙峰钛镍

[推荐] 独山子油田: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复制链接]
11.8K |16
阅读字号:

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独山子油田: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独山子原油东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独矿试采区队职工在泥火山挖了个坑道,平均每天可捞油一千多斤。   孙长善 摄

  油田简历

  独山子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南依天山,西傍奎屯河,位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距离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150公里。

  独山子油田是在新疆发现并进行工业性钻探开采的第一个油气田,是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1958年到2005年之间,独山子油田基本未再钻新井。2005年之后,独山子油田尚未探明的下盘再一次被克拉玛依石油勘探界关注,准备重新勘探评价。

  1909年,清**从俄国购进挖油机开掘了独山子第一口油井。  

  古时的乌苏人有靠山吃山的福气:点灯、润滑马车车轴这些事都不用花钱。要知道,十九世纪末期的新疆,买一根洋蜡需要半块银元,普通百姓根本消受不起。

  他们的“靠山”,就是离乌苏约莫20公里远的一座光秃秃的长条形土山。开始,大家把那座土山叫做“秃山子”,慢慢念白了,就念成了“独山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座土山上和它的周围,渐渐冒出了32个泉眼,这些泉眼涌出的东西,下面是有咸味的水,上面漂浮着一两厘米厚的、淡红色或深绿色的石油。

  附近的居民用葫芦做成的瓢来舀油。

  1897年,清**新疆商务总局开始开采独山子的石油,所谓开采,仍然还是用瓢舀油,只不过收归国有、不让老百姓随便舀而已,并未形成工业性的规模化。

  1902年,新疆布政使联魁执政时期,实行新政,创办实业。他在乌苏城内设劝工所,创办劝工场,在独山子用土法提炼石油:将采得的石油放在锅内加热,分馏出看起来更透亮、烧起来冒烟少的油。

  可以说,1902年是独山子土法采油的开端之年。

  这样好的资源被如此落后的方式开采,自然引来了竞争者。

  1906年,俄国商人阔卡巴夫向清**提出要商租独山子油田进行开发,但被清**拒绝。

  1906年,新任的新疆布政使王树楠是一个现代工业的倡导者,因为他明白了清**积弱受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现代工业极其落后。

  在他主编的《新疆图志·实业志》中,追述了新疆矿产丰富但历年经营失败的事实之后,叹息说:“新疆矿产之盛若此,而矿利之难若彼,其盛衰之由,不断可识哉。”

  他在失望之余,对独山子“溢满沟溪,遍地皆有”的石油,则寄予了莫大的希望,他说:“遍察南北诸矿,惟石油之富,利擅五洲” ,并提出:“筑铁路以便运输,立公司以厚资本,运机器以省人力,设专科以储矿材。”

  在王树楠的倡议下,新疆当局决定采集油样到国外化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45年的独山子油田。

  1907年,邬铭魁做为新疆商务总局总办,派人采集独山子、安集海、博罗通古、卡子湾、黑油山和库车等地的油样及将军沟的石蜡样去俄国化验。

  经分别蒸馏化验分析,认为独山子的油品性质最好,轻质油收率为60%,“足与美洲之产相抗衡”。

  这样的化验结果,增强了清**开办油矿的信心。随即,清**准备进一步开采独山子的石油。

  1909年,清**拨款30万两银子,从俄国购进挖油机(顿钻钻机)和提油机(炼油装置)各一套。提油机安放到迪化(乌鲁木齐)的新疆省工艺厂。挖油机运到独山子,用顿钻的方式开掘了第一口油井——

  “深至七八丈(约22米-25米),井内声如波涛,油气蒸腾,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数尺。”这就是史料上记载的独山子、也是新疆用机器打出的第一口油井。

  但即将土崩瓦解的清**财力不足,打完这第一口井之后,再没继续钻探,此后,仍然采用瓢舀式的土法采油。

  总结一下清**开采独山子油气田的成绩——

  据《续修乌苏县志》记载:“独山子石油厂,宣统元年(1909年)开办,现接续开采,原产品年出五千斤,价额九百元,用土法开采,运至省城制炼”。  


 

发表于 2018-3-5 10:23:32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收起 理由
绿莲花 + 10 发起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及信息存储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主题及回复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内容及翻译仅供参考

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关工玉 发布!权益归其或其声明的所有人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本主题及回复中的网友及版主依个人意愿的点评互动、推荐、评分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我站在线客服信息service@hcbbs.com 电话188-4091-1640 

杨增新将采油模式由官办改为招商承包,刺激了独山子油田的发展。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新疆伊犁响应起义。当时,新疆巡抚袁大化是个顽固的保皇派,企图负隅保清,向伊犁进军*。为了将国库的款饷用于**,就下令停止了独山子石油的采炼。
  1912年,杨增新任中华民国新疆督军,执政新疆。
  他看到俄国输入新疆的石油数量增加很快,而且油价不断上涨,就考虑抵制俄油,维护中国权益。
  1913年,新疆矿务局成立,杨增新任命邬铭魁为总办,恢复新疆省工艺厂的炼油生产。同时改革采油办法,将采油由官办改为招商承包。商民承包后,雇工在独山子等地开采,运到省城交售。
  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独山子油田石油生产力的发展。
  比较典型的是商人余兆龙,他因为开采石油,一年向**缴纳“官厅银”二百两,日产油达到35公斤。
  当时,在独山子是用开采煤矿的方式挖井采油。
  其方法是先在山坡上挖一条横洞,然后在洞内挖若干个两米多深的竖井,吊桶或吊人下去撇油。这样的钻采方式,能够达到夏季日产原油五六百斤,冬季70多斤。
  对于独山子油田的开发,尽管在管理方式上改善了,但从技术角度说,仍然属于土法开采石油,没有现代工业的气息,这种开采石油的方法一直延续了近20年。
  有人估计,土法采油时期,独山子共采出原油约100吨左右。  
  歧视性的国际合作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1932年,新疆省主x i金树仁力图采取先进工业方法开采独山子油田的石油。他联系到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打算合作。
  西门子公司派了工程师考察,并将独山子原油样带回国内进行化验,但再也没有结果。
  1934年,因迪化距独山子比较远,原油运输极不方便。于是,新疆省**就将宣统皇帝买的提油机迁至独山子附近的安集海。在独山子设立采油站,土法开采石油,将原油装入大桶,用马车拉运到“安集海炼油厂”提炼。
  1934年9月份,“安集海炼油厂”开炉试炼成功,炼出了汽油和煤油。采油工作也有起色,原油产量的增加居然导致炼锅容积和处理量不足了。
  于是,厂长张鸣璠携带油品到省府,一是报捷,二是请**拨给经费,增加设备,进行扩建。
  当时,把持新疆政权的**盛世才正在忙于求助苏联、清除异己、稳定政权,所以,张鸣璠的请求一直没有回音。
  资金匮乏的张鸣璠终于熬不住了,无法维持生产。他和其他管理技术人员相继离职,生产处于时开时停的状态。
  1936年,苏联**从自身利益出发,认为扶持盛世才有助于苏联在新疆的利益,于是,开始了和盛世才在新疆石油工业方面的“蜜月期”。
  1936年4月,新疆省**与苏联**联合组成“独山子石油考查团”,8月又改称“独山子石油考查厂”,戴润博任厂长。10月,安集海炼油厂撤消,其设备和人员与独山子石油考查厂合并,成立新疆省**与苏联**合营的独山子炼油厂。
  炼油厂的业务范围除炼油外,还包括地质调查、钻井、采油。
  说是合营,实际上双方也没有签订任何正式的合同或协议,没有供双方遵循的章程或文件。
  中方由省主x i和边防督办任命厂长,新苏合营的8年间,先后曾任命边燮清、孙镇甫、赵国元、王华阁、文自璇等五位厂长。
  苏方由苏联**委派总工程师,先后派拉木则斯和聂列亭任总工程师。
  厂长和总工程师的职权没有人给明确划分,所有厂内重要事务,均由总工程师经手,总工程师总揽生产、技术、计划、财务、人事、销售大权。全厂重要职员、工匠等均由总工程师招雇,事后,有时向厂长通报,有时就不通报。
  而厂长只负责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筹建房屋,使人有地方可住;购买粮食,使人有饭可吃;购买零碎家具及向县**接洽等等。
  至于中苏双方员工的待遇,相差非常悬殊,极不平等,明显歧视中方——
  苏方普通员工月工资几百元,而中方员工月工资只有几十元。因而,双方经常出现纠纷。
  这个独山子炼油厂,说是省营,可在业务上到底该由省**哪个部门主管也不明确。
  只有新疆省财政副厅长(后任代厅长)的毛泽民在1938年2月至1941年7月的任期内最重视和支持独山子油矿发展,尽量拨给生产生活经费。

 

发表于 2018-3-5 10:23: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号井是独山子油田第一次大规模勘探取得成果的标志。  
  独山子油田处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山前构造带,是一个不对称的穹窿背斜。
  独山子背斜是一个适宜石油迁移和储集的构造,独山子地质构造主要地层形成的时代为新生代第三系始新统,主要含油层系是沙湾组和塔西河组。
[转载]独山子油田: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1950年,高劲夫在寻找褐煤的路途上遇到狂风。 阿迪力 绘  
  全系厚度约1800米,分下、中、上三层:下层厚约200米,为河湖两生层;中层厚约330米,为河生层;上层厚1300米,为麓山河生层,此层中有油苗5-6层,气多油少,大部在断层附近,各油层厚度约1-2米,油层上下都有水层。地质构造复杂,极不规则。
  独山子炼油厂成立以后,从苏联运来各种石油生产器材,生产发展很快。
  1937年1月14日,2号油井出油——
  民国时期的《新疆日报》当时报道:“该厂新开一口油井,经日夜加紧工作,于14日夜中出油,自井口喷出数尺之高,油势甚旺。”
  2号井出油不久,压力减退,逐渐枯竭,没有了工业开采价值,但这是独山子进入工业勘探后第一口自喷油井。
  这一时期在独山子油田所钻的井中,井深大部分在 600米至800米。而21号井的井深达到了1453米,是这个时期在独山子油田打的最深的一口井。
  在独山子油田钻井,所使用的泥浆密度很大,甚至达到了每立方厘米2.4克。
  钻进用5寸到17寸的6种鱼尾钻头;取岩心用牙轮取心钻头和三翅取心钻头,尺寸分5寸、8寸和11寸三种。
  完钻井或未钻至设计深度而见油层的井都下了套管,浅井只下一层5寸套管,深井下套管2-3层,第一层为15寸或13寸,第二层为10寸或8寸,第三层下5寸套管。
  固井设备是在5吨汽车上装一台柴油机、一台400个大气压的泥浆泵和一台30个大气压的清水泵。
  测井是用特种汽车装上电测仪和电动射孔器,试油下2寸油管。
  在独山子油田钻探中具有工业价值的高产稳产井是20号井——
  这口井于1941年9月开钻,1942年11月12日完钻。钻进中在690米见油砂和气层,接着发生井喷,压力很大,3天内喷出了150吨油。
  用重泥浆压井后,继续钻到864.2米完钻,日产油40吨。
  这口井的出油量远远超过了其它井,全矿职工欣喜若狂。
  新疆省**财政厅闻讯,当即发电祝贺并奖励,电报说:“厂长、总工程师督导有方,钻探精确,果能源源出油,非仅新省经济前途之幸,抑亦该厂长等工作成绩之光荣,并望继续努力,以期克奏霄功。”
  中外石油学者都认为独山子油田开发见效于1942年,也是起因于这口井出现了工业性油流。 

 

发表于 2018-3-5 10:24: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短命的新苏合作终究因为政z因素而告失败。  
  新苏合营开发独山子油田的时期,主要的贡献是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油田的地质特性。
  首先是发现了大逆掩断层——上部地层倒转到下部。
  21号井在钻至60多米见第一套油层,至钻到600多米又重见第一套油层,钻到1453米还没见第二套油层。
  其次是发现地层压力很大。
  地下水层、气层活动极为强烈,局部存在漏失现象。越往深钻,地层变得更陡,水层压力更大,而漏失更为严重,往往形成“上吐下泻”,极易造成井壁塌陷,发生卡钻、井喷等事故。20号井居然喷出数量巨大的岩石,落在井场四周,达1米多厚。
  但是,对于独山子油田石油的生成、运移、储集的规律,油层、气层及水层的分布,油田原始驱动物质是什么,油田的边界及其面积,可采储量等等,还远远没有探明。
  1942年,独山子油田全年共产原油7321吨,是独山子油田在解放前发展的鼎盛时期。
  但好景不长,一直“亲苏冷蒋”的盛世才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独山子油田的鼎盛时期准备投靠蒋介石,他与苏联的关系也开始破裂。
  1943年6月,苏方把主要炼油装置拆走,将油井灌上重泥浆压死。
  1944年2月,国民**付给苏方170万美元买下油井、建筑物及未运走的设施。
  1936年10月至1944年7月新苏合营的8年期间,独山子油田共钻井33口,钻井总进尺16048米,生产原油12093吨。加工原油11609吨,生产汽油3134吨,生产煤油2206吨。
  这是独山子油田第一次规模性的勘探开发。
  1944年6月,国民**决定由经济部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接办独山子油矿,并将独山子炼油厂更名为新疆乌苏油矿。
  8月15日,乌苏油矿筹备处在独山子成立,9月4日,国民**经济部为乌苏油矿颁发了《国营矿区委托状》。
  自此,独山子炼油厂省营(新苏合营)阶段结束,转入国营阶段。
  从1944年8月至1945年8月国营的一年期间,没有钻新油井,只是修复原有油井进行生产,共采原油3093吨,生产汽油981吨,煤油727吨。
  1945年9月9日,“三区革命”的民族军占领独山子。9月15日,成立乌苏独山子石油矿管理处,由三区**下设的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发展公司领导。从此,三区**经营独山子油田的时期开始。
  机构成立以后,三区**马上发布公告,召回工人,开展生产。
  当时器材缺乏、技术人员不足,基本上是在维持生产。这期间,三区**还组织工人们尝试打过一口油井——
  这口井打到一半的时候,发生了井喷。后来担任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的瓦力斯江回忆说,当时井喷的时候,大家不知所措,任何压井和抢险知识都不懂。很多人跪在地上祈求真主保佑。
  这口井一直喷到井壁坍塌喷不动了为止。
  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独山子。1950年9月30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三区**经营独山子油矿的时期宣告结束。
  从1945年9月至1950年9月三区革命**经营的五年期间,共采原油6000吨。生产汽油1440吨,煤油1410吨,重柴油636吨。
  从1936年10月独山子炼油厂成立到1950年9月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之前的14年间,独山子油气田共钻井33口,钻井总进尺16128米,共生产原油21186万吨。共加工原油20339吨,其中,生产汽油5555吨,煤油4343吨,柴油约2000吨。
[转载]独山子油田: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1956年1月,苏联测量专家T·Ⅱ·阿诺赫正给向准噶尔中央地台区进军的突击队员们,讲解三角纲设计图的部署情形。

 

发表于 2018-3-5 10:24: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共和国开发独山子油田的第一课是政z课:保持稳定。  
  1950年9月15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第一次创办(股东)会议在迪化召开。中方股东代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燃料工业部委托创办人张英明,苏方股东代表是全苏石油煤气产地探测托拉斯委托创办人斯· 依· 阿盖耶夫。新疆省人民**主x i包尔汉、财经委员会主任王震、苏联驻迪化代理馆务总领事格列科夫、副领事巴拉诺夫列x i了第一次股东会议。
  会议通过了《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组织条例》,选任中苏方各3人组成公司管理委员会。会议还通过了《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章程》;会议确认独山子油矿移交给中苏石油股份司的油井、设备、器材、房屋建筑等估价约650万卢布。
  9月30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迪化召开。会议*举张英明为委员会主任委员,阿盖耶夫为副主任委员;委任聂列亭为公司总经理,中国人阿里木阿洪为副总经理。会议宣告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中苏石油公司总经理部设在独山子。
  公司成立后,立即成立了独山子油矿工作组,接收乌苏独山子油矿。
  独山子油矿工作组的任务,一是交接职工思想情况和动态,组织政z学习,发展组建党团、工会组织;二是清点接收生产设备,移交给中苏石油公司,作为中方投资的一部分。
  接收油矿之初,只有职工150多人,都是少数民族。新疆省工业厅在社会上招收了一批没有工作的技术工人、司机,加上从苏联回国的华侨和一部分青年共103人组成矿训队,参加油矿工作。
  当时,矿区的社会关系复杂,思想混乱。
  工作组到独山子初期,每月的生活津贴要到迪化**新疆分局领取,还要经常去汇报工作。
  只要工作组的同志一离开独山子,就有人造谣说,工作组撤走了,*走了!
  这些人企图通过散布制造动乱的言论来达到破坏油田生产的目的。
  工作组就依靠瓦力斯·斯迪克、哈比布拉·木哈买提、瓦力斯江·吐尔地,帕达哈·吐尔木、尧乐瓦斯、阿布鲁买吉、朱马卡孜等党员和思想先进的同志组织职工进行政z学习,上团课发展团员,王大梓、赵光义就是第一批发展的团员。
  在这种环境下,政z思想工作的作用是巨大的。一段时间以后,油矿人心趋于稳定。  
[转载]独山子油田: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1956年8月,独山子矿区广大职工参观用十二部拖拉机整体拖拉Yy3TM钻机、井架的情形。

 

发表于 2018-3-5 10:24: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山子人半个多世纪之前自主研制的泥浆处理剂到现在还在使用。
  这时候,独山子油田有两口井出油,不能自喷,靠抽提方式日产油两三吨。炼油是用两口简易的蒸馏釜,一釜可装原油4.5吨,只能生产汽油、煤油、柴油,因为原油产量少,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生产。
  运输站有4部汽车,因车辆陈旧,配件少,车况差,经常能开动的只有两三部。另外还有拖拉机、发电机,自己发电供全矿照明。
  中苏石油公司机构编制中,设有中心科学研究化验室,主要担负独山子油田的石油勘探、开发、地质、钻井、钻井液、油井水泥、油田化学分析化验及研究任务。
  公司成立之初,中方技术干部只有章涛、高劲夫和徐文杰,随后陆续分配来汪租铎、陈德新、龚裕贤、栗心平、李秉志、黄延华、宗志风、沈江、郑遐柳、鲁振莲等,最初分设地质、微古生物、油气水、钻井液、钻井水泥研究化验室。
  在苏联专家到职之前,中方的技术人员就已经开始实质性工作了。
  他们从1950年11月开始收集早期石油地质资料,高劲夫托在玉门油田工作的老同学邓星照和校友潘文翰收集有关资料和支援部分必要的仪器。
  从所搜集到的地质钻井资料分析,在独山子钻井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钻井泥浆性能,配制出高密度抗温腐殖酸钻井泥浆。而配制这种泥浆最重要的原材料是褐煤和重晶石。
  高劲夫就带领着化验室的同志们到阜康、乌鲁木齐、奎屯、黑油山等地寻找褐煤原料资源。
  根据资料介绍和牧民提供的情况,高劲夫判断在黑油山地区有需要的褐煤资源。
  于是,他和一名维吾尔族工人乘卡车到黑油山寻找。汽车正在戈壁滩上艰难行驶,突然刮起了狂风,几乎要把车吹翻。
  因为风太大,风吹起来的石子把驾驶室打穿了一个圆孔,砂石把驾驶室外壳油漆全部打光,成了一个白铁皮驾驶室。
  他们只能摸索着慢慢前行,带的水喝完了,他们只能在大风中爬行着找水。
  他们在距汽车约一公里处发现一个水坑,水一晃动就起泡沫,还有红色的小虫,又苦又咸,但为了生存,还是喝了下去。
  不过高劲夫说,是完成任务之后才拉肚子的,值得了。
  就这样,他们开着车在黑油山周围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找了两天,终于找到了褐煤煤层。
  他们在十几个点进行了取样,现场测试了褐煤中腐殖酸的含量,筛选了几十个含量较高的样品,回独山子后配置出腐殖酸钠泥浆处理剂,作了全面对比试验,处理效果较好,确定选用。
  直到今天,在克拉玛依所属的各个油气田的浅层井和中深井的钻井过程中,仍然使用着高劲夫他们自己选料研制的这种泥浆化学处理剂。其耐高温、降失水和稀释的效果都非常好。
  通过查阅新疆省地质部门所能收集到的零星资料介绍,他们得知:阿尔泰、哈巴河、伊犁、托克逊等地可能有他们所需的重晶石原料。
  他们就边走边看、边问边找,翻山越岭、趟河铺路,找到重晶石岩就现场测试性能。
  就这样,他们居然找到了可以大量开采的重晶石矿,建起了重晶石厂,**减少了从苏联进口重晶石粉的数量。
  随后,褐煤助剂生产也形成了规模,完全不用从苏联进口,随即成立了独山子油矿泥浆处理剂厂。
  这项自力更生的工作,为国家节约了巨额的外汇,同时,也发展了新疆地方经济。  
[转载]独山子油田: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1910年的乌苏市西湖镇北城墙。1902年,新疆布政使联魁在这里创设了劝工所,开采独山子石油。  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 摄

 

发表于 2018-3-5 10:25: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苏联专家为独山子油田的科学快速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1年春,大批苏联专家和技术工人来到独山子油田,包括10部大中型钻机和14部井架的钻采炼设备也陆续到达。
  到年底,中苏石油公司中有苏方职工424人,其中领导干部、专家、工程师235人,会计、秘书等职员68人,技术工人121人。
  新中国的独山子油田第一口探井--50号井和第一口开发井——38号井于1951年5月1日同时开钻。
[转载]独山子油田: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独山子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期待着独山子油田的重生。 何新城 摄  
  这标志着独山子油气田进入第二次大规模勘探开发阶段。
  当时,各钻井队队长、技师、钻井员(司钻)、主任钻工等关键技术技能岗位,都由苏联人担任;采集员(泥浆工、地质资料员)、场地工等操作性岗位由中国人担任。
  为了尽快掌握技术,便于工作,所有中方工作人员都必须在岗位工作之外还要做两件事情——学俄语、学技术。
  应当说,无论苏联**出于何种目的援助中国,但在中方工作人员的记忆里,这些苏联专家和技术工人对工作是认真负责的,向中方人员传授技术是尽心尽力的。
  老专家马尔舍夫,理论联系实际,现场解决问题,经验丰富;青年专家莫尼耶夫,热情积极地深入现场解决问题,认真负责不计时间。他们经常主动向中方人员介绍苏联各油田最新技术资料和钻井液杂志。
  在交流过程中,专家随身都携带着俄汉辞典,不厌其烦地将俄语和技术一块教,直到中方人员弄懂为止。
  信心的力量是巨大的,大部分连汉语都说不好、更谈不上会写汉字的中国少数民族工人,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就能够用俄语与苏联人交流工作技术问题,能够用俄文填写钻井日志、泥浆报表和地质记录。
  技术人员甚至可以阅读俄文的钻井、地质、泥浆设计,用俄文提交完钻、完井总结。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因为许多苏联专家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对斯大林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十分悲痛。
  中方人员因为对苏联专家抱有感激之情,对苏联向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怀有感恩之心,也爱屋及乌地感到悲伤,都佩戴黑纱缅怀斯大林。  

 

发表于 2018-3-5 10:25: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3年的独山子油田,为共和国撑起了四分之一的能源天空。  
  1953年1月,中苏石油公司总经理部迁往乌鲁木齐,乌苏独山子油矿撤销,在独山子油田成立了独山子矿务局,领导油田的各项工作。
  较之新疆刚刚解放和中苏石油公司刚刚成立的时期,这时的独山子油田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要好了很多——
  成系统的钻井采油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勘探开发需要,大部分中国工人已经成长为具备岗位素质的技术和技能工人。
  新生的共和国严重缺乏能源,在各级党委的动员下,独山子油田的各部门各单位开始了以多产石油为主题的劳动竞赛。
  据1953年10月7日的《新疆日报》报道:“钻井处66号井的职工们,发挥了泥浆泵和柴油机的配合作用,创造了在24小时内钻进155米的最新纪录,超过了玉门矿务局王登学钻井队24小时钻进138.63米的全国最高纪录。”
  其实,这种“泥浆泵和柴油机的配合作用”,其技术原理和20世纪80年代末的“高压喷射钻井技术”是类似的。
  但前者的意义更大:这是一群缺少文化知识、缺乏理论基础的普通工人,凭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爱国热情和“吃大苦、受大累,不出油、不死心”的拼搏精神自己发明创造出来了。
  独山子散布着多处原油露头,从这些露头冒出的原油汇集成条条小溪。职工们瞄上了这些天然资源,从1952年开始,他们利用工余时间,自发地去打捞,送到炼油厂炼制。
  他们先用木板挡住油路,让水从木板下面流出去;再用铁勺把原油捞起,存入油槽。这样的行为,仅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打捞出原油22 吨,价值人民币旧币1.46亿元。
  1953年,独山子油田原油产量70241吨,是油田生产原油最多的一年,占当时全国原油产量的23%。
  在独山子油田的勘探开发史上,1951年至1953年,是它的鼎盛时期,日产水平为255吨,平均单井日产9.1吨,阶段末累积采油125800吨。

 

发表于 2018-3-5 10:26: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2年,百年的独山子油田似乎要寿终正寝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成为了独山子油田大发展的辉煌时期。
  1954年11月15日,由独山子矿务局3250钻井队钻成的62a号井的井深达到了2700米,是当年全国8口超过2000米的深井之一。
  而1954年7月1日开钻、1956年7月17日完钻的110号井,更是创造了井深3002米的当年纪录。
  这是一口可以载入史册的井,因为在山前高陡背斜构造上的独山子油田钻成一口3000米井的难度不是普通构造钻井可以比拟的。
  强大的地层应力、塑性极强的“弹簧地层”、破碎带、附近温泉水层造成的异常高温……
  这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钻井工作的失败。
  50多年后的今天,克拉玛依人仍然没有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有大规模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瓶颈之一就是在此地层条件下的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还不过关。而今天的设备和技术力量不知要比当时强了多少倍。
[转载]独山子油田: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2007年,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杨学文(左三)勘察独山子油田。 白洋 摄  
  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发表联合公报:自1955年l月l日起,包括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中的苏联股份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股份的价值,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供应苏联通常出口物品的办法,在数年内偿还。
  中苏合营4年,共钻成油井52口,累计进尺77381米,采油174645 吨,炼油173332 吨。可生产汽油、煤油、柴油、石油焦、沥青等9个品种石油产品。
  将独山子油田移交给中国之后,也正是克拉玛依油田准备大规模勘探开发的时候。
  1955年10月29日,由独山子油田派出支援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陆铭宝青年钻井队所钻的黑油山1号井喷出工业性油流,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
  1956年4月,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康世恩果断决策,将新疆石油勘探的主战场从准噶尔盆地南缘转向西北缘。
  1956年9月,独山子矿务局调出1616名职工和32部钻机,支援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这是历次支援克拉玛依人数最多的一次。
  1955年l月至1959年3月,独山子矿务局共在独山子打井84口(包括接钻中苏合营时期未完钻的17口井),进尺104525 米,其中探井47口,进尺66673米,生产井37口,进尺37852米。
  1959年,我国在松辽平原上发现了大庆油田,独山子矿务局钻井处抽调2200名职工开赴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1960年9月13日,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指示独山子矿务局:“全矿死心一条搞炼油。”
  1961年6月27日,独山子矿务局撤销,采油区队随原独山子矿务局剩余单位一起交给了独山子炼油厂管理。
  经过解放后对独山子油田全面系统的地质调查,初步搞清了独山子油田的油藏特性和含油范围——
  独山子油田属于溶解气驱油田,具有短期高产特点,当油井喷油后,井下大量脱气,压力锐减,产量会骤然下降。
  1963年,新疆石油管理局上报石油工业部,独山子油田已开发探明储量储量只有239万吨,溶解气地质储量2.7亿立方米。
  所以,当时的高层领导作出这样的决策,从时代的层面上说,应当说是科学的。
  从1936年第一次大规模勘探开发算起,独山子油田共钻成井150口。1958年,独山子油田钻井工作基本结束。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附近单位的用气需要,钻了3口采气井。
  在之后的34年里,产量持续下降,到1992年,油井全部关闭,只有那3口气井给独山子炼油厂供气。
  在它近百年的开采史中,一共为中国的发展奉献了34万吨原油和2.16亿立方米天然气。
  那么,独山子油气田真的要寿终正寝了吗?  

 

发表于 2018-3-5 10:2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也许,一个跨越三个世纪的油田会出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  
  “尽管独山子背斜已有近百年的勘探开发史,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油田的地质情况仍未完全认识清楚,并且前人一直将重点放在独山子断裂上盘沙湾组地层,而对断裂下盘油气潜力考虑较少。然而,从成藏机理分析,断裂下盘距离油源较近,而且断层封闭,断距大,独山子大断裂作为油气运移通道,使断裂下盘地层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目前已经钻到断裂下盘的井中,有3口井分别在沙湾组、安集海河组获得较好的试油结果,证实断裂下盘沙湾组和安集海河组具有较大的油气潜力。”
  这是《独山子背斜下盘沙湾组、安集海河组油藏评价井部署意见》中的一段文字。
  2005年初,独山子油田的采矿权划归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
  上述的这份《意见》就是由采油一厂提出的。
  2007年6月20日,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杨学文审批同意部署实施。
  目前,按照《意见》的部署,正在有步骤地实施。
  如果落实了独山子背斜断裂下盘沙湾组和安集海河组地层含油气性及油藏规模;如果搞清了断裂下盘各地层的发育情况及厚度;如果获取了有利层段的岩性、物性等地层资料。那么,独山子油田将会迎来又一个春天,将会成为一个跨越三个世纪的油田。
  不管结果如何,独山子油田见证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见证了三个时代的兴衰荣辱,见证了百年中国时代发展的脉络。
  独山子油田,是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为克拉玛依、大庆等油气田培养输送了数千名成熟的石油工作者;为准噶尔盆地的其他油气田和天山山脉以南的山前构造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科学开发准噶尔盆地的油气资源储备了丰厚的地质、钻井和开采资料。

 

发表于 2018-3-5 10:2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古代的乌苏人经常在独山子的油泉泉眼处舀油点灯。题图设计:阿迪力

    油田简历

 

发表于 2018-3-5 10:2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工玉 发表于 2018-3-5 10:28
古代的乌苏人经常在独山子的油泉泉眼处舀油点灯。题图设计:阿迪力

    油田简历

今天黑油山还在汨汨冒着原油。

 

发表于 2018-3-5 15:24:47

IMG_5307.web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智者明 发表于 2018-3-5 15:24
今天黑油山还在汨汨冒着原油。

本来想找炼油的发展史,没想到找到这些资料。看来国内炼油的师祖在独山子,不再玉门也不在大庆

 

发表于 2018-3-5 15:28: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智者明 发表于 2018-3-5 15:24
今天黑油山还在汨汨冒着原油。

智者明老师,海川成立了专家微信交流群,诚挚邀请您 我的微信 zheng0439

 

发表于 2018-3-5 15:28: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工玉 发表于 2018-3-5 15:28
本来想找炼油的发展史,没想到找到这些资料。看来国内炼油的师祖在独山子,不再玉门也不在大庆

长庆的历史也比较早,有史籍记载,没和新疆比较过。

 

发表于 2018-3-5 15:37:52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收起 理由
dongliangsir + 10 资料文件共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智者明 发表于 2018-03-05 15:37
长庆的历史也比较早,有史籍记载,没和新疆比较过。
有一篇石油之最的文章,我正在搜索一些有意思的内容。

最早的石油公司
最早的工业化炼油厂
还有很多

 

发表于 2018-3-5 15:53: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1d3d55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访问IP上海市
海川大学二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悬赏任务→ 发悬赏(0)  承接(0/0)   
具有光荣历史的油田

 

发表于 2018-3-8 13:13: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特别提示:

          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内容存储服务。

         禁止发布上传, 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公开传播或无传播权的出版物、无传播权的在行标准规范、涉密内容等
          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造成平台或第三方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散播涉爆类、涉黄毒赌类、涉及宗教、政治议题、谣言负面等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主题】高级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Deutsch 한국 사람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ançais Español العربية Persian

联系

0411-88254066

18840911640

(工作时间09:00-17:00)

其它时间请联【微信客服】

或 电子信箱信箱

service@hcbbs.com

微信群

先加微信

再说要入何种专业群

拉你入群  勿发广告

100多个海川专业微信群

还有QQ大群:7990017
申请时注明你的QQ号


 

关于我们  -  隐私协议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   -  个人会员  -   主题竞价   -   专家智库  -  服务市场    -  APP和微信   -  分类信息   -     -  在线计算  -  单位换算


不良信息举报 0411-88254066  举报中心       在线客服#微信号:  18840911640    电子信箱   service@hcbbs.com   【QQ客服】3153267246   


海川化工论坛网(hcbbs) @Discuz! X3  加载0.100841 second(s), 89 queries , Redis On. | 网站统计 | 


辽公安备21100302203002号  | 辽ICP备17009251号  |  辽B2证-201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