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告别2017,我们迈进了2018。 一路走来,我们振奋于大飞机升空、航空母舰下水、高铁走出国门……也伤感于北京大兴致19人死亡的大火、安徽滁新高速致18人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广西平果县9名村民殒命贮水窖池……我们行进在同一个时代列车上,向着同一个梦想出发,为了不落下一个人,需要构建一个共同的坦途。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在这个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时代,没有什么比安全事故更令人关注,**甚至把保障生命安全定为社会发展的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把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写进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环顾我们身边,尽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还必须看到,各类事故依然多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远未有效落实,基层安全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 在这个一部手机连接全球、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高科技时代,为什么我们连普通的安全事故也难以遏制? 为什么一次次灾难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 为什么安全管理通向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常常“信号失灵”? 关键在我们的管理失之于浮,失之于粗,失之于虚。经验指导、笼统要求、模糊处理、“差不多”完成,这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导致总有检查不到的企业,总有排查不到的农村,总有没有迈进的学校,总有落下的居民楼。如果处处有跑冒滴漏的“蚁穴”隐藏,稍不留心,社会安全的“大堤”就会决口。 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精细工程,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板之间的缝隙。在安全管理这个大系统中,存在着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岗位与岗位之间许多交点问题,对任何一个交点、任何一个细节的漠视,就像“木水桶木板之间的缝隙”一样,都会带来“漏水”的损失。要完善安全管理这个大“木桶”,必须把工作做细,把短板补齐。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年终岁尾,我省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如何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唯有抓细、抓实、抓严。只有把方案、制度、台帐、责任等,细化到每一个行业、农村、学校、街道,甚至居民楼,才会处处有人管,处处见职责,处处能追责。 有了细化的责任,就能防止流于形式、敷衍塞责; 有了细化的台帐,就能查漏补缺,细针密缕; 有了细化的制度,就能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有了健全的体制,就能责有攸归,忠于职守。 面对新的一年,新的挑战,我们的安全管理只有静下心来,远离浮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每一项制度做起,从每一个落实环节做起,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把大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实现安全管理从随意化向规范化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筑就繁荣的2018、平安的2018、健康的2018,需要我们汇集全民的力量,一步一步迈出来,一件事一件事干起来,一个隐患一个隐患排查出来,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强化责任担当,完善体制机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安全生产的春天就一定会到来。 2018,一路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