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 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理念,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一定要掌握相应安全知识,知道实验室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学习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2002 年9 月1 日起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五条明确指出: 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 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2010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 学校应当将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纳入学校消防安全年度计划。这些法律法规给予安全教育的法律指导,使得安全教育有法可依。 实验人员主要包括实验教师和学生,他们是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管理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素质条件、是否掌握安全环保知识以及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如果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强,许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我们开展实验室安全环保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需要进入实验室的教职工和学生,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 生,教职工包括领导、部分机关相关人员和教师。 2 实验室安全生产教育方式和流程 目前,国外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国内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安全知识课程。其中研究生的安全教育,给予16 学时,1个学分,作为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实验室与设备处联合教务处、研究生院和人事处一起搭建面对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平台, 所示,通过该平台系统的安全教育,全校师生员工能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安全生产教育平台系统采用安全专题讲座、课堂学习、网络在线学习等多样式教育形式,内容涵盖机电、化学、生物、电气、实验动物、高温冶炼等各个专业。实验室安全生产教育分为四个步骤: ①学校层面实验室安全生产通式教育,②院系层面实验室安全生产通式教育,③实验室层面安全生产专业知识教育,④完成通式教育和专业安全生产教育后参加考试,考试不合格的学生要重新接受教育学习。涉及实验室工作的教职工根据自己不同情况,参加其中全部或部分步骤的学习。所有人员完成都必须考试合格后签约安全承诺书,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学习和工作 3 开展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安全教育往往是学习安全知识的过程,只有把这些安全知识用到实际中,才能体现安全教育的效果。所以,高校制定各类安全事故预案后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实验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各个实验室情况不一样,可能出现的事故也不尽相同,所以各个实验室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各自也必须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实验人员对一些实验特殊情况的处理能力。 通过建立和开展实验室安全生产系统教育,让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实验的学生和教职工在进入实验室前都经过系统的学习,得到很好的安全教育,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普及和提高安全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应急救助能力,并通过事故应急演练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机制,对此,我们应当安全警钟长鸣,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