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80%的事故和事件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不安全行为的背后是安全意识薄弱,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我们管理中的最短的那块板。目前存在的问题: 1、每月的安全隐患排查,我们往往针对环境和设备,对人的思想隐患关注的太少。 2、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评比优秀和奖励,例如评隐患排查标兵、季度和年度优秀员工等,对安全意识薄弱的员工关注不足,而这类员工是工作中易出事件和事故的重点对象。 3、缺乏对安全意识不高的员工跟进培训措施,如手指口述和考试成绩不合格了就再补考,或者成绩合格就不再跟踪分析错的或不会的内容,这些未落实的部分又是易出现事故的关键知识点。 4、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措施单一仅是处罚,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很少从根本上寻找解决办法,造成反复抓反复犯的现象。 5、主副操等基础管理人员的升迁,更侧重于生产操作水平,个人的安全管理能力没有成为升迁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激发他们参与安全管理的动力。基层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成为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至打通基础管理落实到一线的障碍之一。 从木桶理论的角度上讲,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管理中的“短板”,如何把“短板”补长呢?传统的对人的安全行为管理更多是一种“事后管理”,即对已出现的不安全行为的处理,存在抓了、罚了、又犯了的情况。对人的安全行为的“事中管理”,多数停留在人员培训和纠偏治违促使其改正的阶段,治理的是“表象”。传统管理的弊端是未能从人的思想意识上进行管理。补短板要转变思路,从管行为向管思想转变,管思想是“事前管理”,是一种预防管理行为。思想变好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就减少了。 问题是如何管理人的思想?具体的措施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