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来源:班组安全
大家都听说过“欲速则不达”这句话,生活中和工作中也经常能遇到类似事情。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不按顺序进行施工,结果造成一次闪爆的故事。 那是2003年4月,厂南区大检修期间,我们车间一台直径1米、高不到2米的高压瓦斯罐分液罐检修鉴定,需要先将分液罐的焊道打磨出来。此时,整个瓦斯管网都已经经过了蒸汽吹扫蒸煮,分液罐已经打开了中间的人孔自然通风,但清渣的单位还没进行作业。 这种设备鉴定项目的施工,按照正常顺序应该是先用蒸汽进行蒸煮,清除罐内可燃物,然后再将罐内的残渣进行清理,最后再打磨焊道准备鉴定。这次因为承包打磨的施工人员认为工程比较小,想随便安排个人赶紧把活干了好去干别的,便游说车间一名领导:罐已经蒸煮合格,清渣、打磨谁先干都一样,征得同意后开始组织施工。车间技术人员联系 化验人员对分液罐进行气体分析,分析结果为合格,便出具了进容器作业票和用火作业票。施工单位安排了1名工人进罐打磨焊道,工人从人孔进去后,将磨光机等施工用具拖入罐内,查找好焊缝后开始打磨,不一会儿,突然听到一声巨响,罐内发生爆炸。只见那名工人从人孔中连滚带爬地钻了出来,头发、眉毛都被火燎了,脸部通红,腿上的化纤裤子遇火后紧紧地贴在腿上,将没有衬裤保护的脚脖子烧伤,整个人吓得浑身直哆嗦。监护人员手提灭火器赶到人孔前准备灭火时,发现罐内的火已经熄灭了。 事后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就是没按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分液罐内只进行了蒸汽蒸煮处理,罐内气相空间的可燃气体已经清除干净,所以罐内气体分析合格,但罐底积聚的残渣未清理,蒸汽只将残渣表面的油气蒸出,当施工人员进罐后,将罐底的残渣搅动起来,残渣中的瓦斯释放,达到了爆炸极限,遇磨光机打磨出来的明火发生闪爆。如果按规定先将残渣清理后再打磨,就不会出现这次闪爆事故。万幸的是,罐内只有残渣析出的少量可燃气,没有形成持续燃烧。另外,这名施工人员劳保穿戴不合格,身着化纤裤子和尼龙袜子,遇火后贴在腿上,烧伤了小腿和脚腕。幸好内衬库是棉质的,否则可能伤害更大。 所以,抓施工安全,应该严格按照规程组织,上道工序往往是下道工序的基础。不能忽视那些看似简单的施工,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不经意间,再简单的施工,也应该按顺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