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账户登录  

用户名密码方式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手机微信,扫码同步

搜索

↑ ★ → 加入海川企业会员 传播技术与品牌  

 品牌 
【活动】海川定制logo保温杯来了
【参与活动能免费获得】从本月起任何在“建设者”体系中,你的上月建设者分数......
企业会员 第二期招募【特惠】
特惠为 9999元/ 2 年 百万次传播 20241112 详询客服18840911640

[讨论] 热电偶这样计算对不

[复制链接]
2.9K |14
陈不一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川小学1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加入千万化工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环境温度10度,控制室温度20度,现场测量电压4.3mv,最后结果是124度还是117度

 

发表于 2018-2-3 10:27:31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zhengpeichun + 5 积极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及信息存储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主题及回复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陈不一 发布!权益归其或其声明的所有人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本主题及回复中的网友及版主依个人意愿的点评互动、推荐、评分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我站在线客服信息service@hcbbs.com 电话188-4091-1640 

cqdfwy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初三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热电偶分度号?

 

发表于 2018-2-5 15:37: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sln123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大三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啊牧应该用的K型热偶,结果是124度。

 

发表于 2018-2-5 17:10: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建能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小学3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本帖最后由 建能 于 2018-2-5 19:31 编辑

结果是117度,E(x,0)-E(10,0)=4.3   mVE(X,0)=4.697mV

 

发表于 2018-2-5 19:28: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angjian2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小学5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正常使用时不考虑冷端温度,从数值看分度号应该是K型热偶,在热偶端子处测得的毫伏是4.3mV,室内20℃对应的毫伏值是0.798mV,两者相加得到的毫伏值是5.098mV,对应的温度应该是124.35℃。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8-2-6 09:03:38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7 收起 理由
shrien + 7 深入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司空摘星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大二  |  头衔:  TA未设置 
liangjian2 发表于 2018-2-6 09:03
正常使用时不考虑冷端温度,从数值看分度号应该是K型热偶,在热偶端子处测得的毫伏是4.3mV,室内20℃对应的 ...

扯。
如果按你的说法,还要什么补偿导线,直接用电源线引到控制室不就完了,反正毫伏信号不变。

在那量,那就算冷端。

热电偶现场量,就算现场的环境温度,不能算控制室的室温。

这样的测温手段,是现场处理温度仪表故障时通用的手法,而不是要求非常精确的温度,现场仪表维修工都是这样用的,现场热电偶测量端子处的毫伏信号,粗略换算出温度,然后加上热电偶处大气温度。然后判断热电偶有无问题。

 

发表于 2018-2-7 12:3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angjian2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小学5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司空摘星 发表于 2018-2-7 12:30
扯。
如果按你的说法,还要什么补偿导线,直接用电源线引到控制室不就完了,反正毫伏信号不变。

我说的不考虑冷端温度,指的是使用补偿导线连接冷端到机柜内,这段路线遵循中间导体定律。现在常规做法是室内系统固定一个数值做温度补偿(一般是1mV),只要在现场将热偶接线端子到室内补偿导线断开,测量热偶冷端mV值,加上补偿的1mV,就是DCS的显示值

 

发表于 2018-2-7 12:53: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司空摘星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大二  |  头衔:  TA未设置 
liangjian2 发表于 2018-2-7 12:53
我说的不考虑冷端温度,指的是使用补偿导线连接冷端到机柜内,这段路线遵循中间导体定律。现在常规做法是 ...

中间导体定律的依据是什么?
是导体两端的温度一样。
而现场热电偶接线端子处温度10度,控制室温度20度,两者温度相差10度,怎能使用中间导体定律?
不适用中间导体定律,你这做法就是不对的。
而你使用的毫伏数相加的数值,一个是现场热电偶处测量的毫伏电压,一个是控制室内的温度反查表毫伏值,这两者直接相加,是否准确?

 

发表于 2018-2-7 19:00: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angjian2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小学5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本帖最后由 liangjian2 于 2018-2-8 08:18 编辑
司空摘星 发表于 2018-2-7 19:00
中间导体定律的依据是什么?
是导体两端的温度一样。
而现场热电偶接线端子处温度10度,控制室温度20度 ...

所以为什么使用补偿导线而不用普通电缆?补偿导线就相当于将热偶冷端引申到了控制室,所以实际使用中是不考虑现场环境温度的。而数值相加则必须将测到的温度查表得到mV值相加,再查表看是多少℃

 

发表于 2018-2-8 08:1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欢迎深入讨论

 

发表于 2018-2-8 09:18: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ryue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禁止访问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司空摘星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大二  |  头衔:  TA未设置 
liangjian2 发表于 2018-2-8 08:17
所以为什么使用补偿导线而不用普通电缆?补偿导线就相当于将热偶冷端引申到了控制室,所以实际使用中是不 ...

呵呵。。
的确现实使用中不用考虑现场环境温度。
可是楼主可是考虑了现场的环境温度,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楼主在现场测量热电偶接线端子的毫伏电压了,如果他是在控制室热电偶补偿导线处测量毫伏电压,的确不用考虑现场的环境温度,考虑的是控制室的温度。
可是楼主在现场测量热电偶的毫伏电压,而不是在控制室侧,也就是补偿导线没有什么用了。那这个时候你还考虑什么中间导体定律,使用控制室的温度是不是反了错误。

问题不在换算的温度差距多少,而在于这种换算温度的做法是否正确。
本人说过这种处理方法,是现场仪表维修工在处理热电偶温度故障时的粗略判断方法。
这也就是楼主所说现场温度是10度,那现在是冬天,在北方很多地方现场温度是零下二三十度。控制室温度是20度,那这现场与控制室两端的差距就按现场-20度,控制室20度,温差就是40度。这个时候你若在现场用万用表测量热电偶的接线端子处的毫伏电压,你认为是多少?比4.3毫伏大?比4.3毫伏小?与4.3毫伏相等?
嘿嘿。。。。
那此刻你再用你的方法,测算热电偶所测温度还是你上所计算的温度么?
如果不是,那是因为什么?
注意,热电偶所测点的温度没变,只是热电偶所处的气温变了,控制室的温度没变,那你计算的结果变没变?
如果你计算的结果没变,那就是你计算错了,因为热电偶现场接线端子处的毫伏电压绝对不是4.3毫伏了。
如果你计算的结果变了,那还是热电偶所测点的温度么?

 

发表于 2018-2-9 13:08: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司空摘星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大二  |  头衔:  TA未设置 
liangjian2 发表于 2018-2-8 08:17
所以为什么使用补偿导线而不用普通电缆?补偿导线就相当于将热偶冷端引申到了控制室,所以实际使用中是不 ...

不妨告诉你,本人的处理方法。
某日某时,接工艺电话说有一个温度测点,怀疑温度不准,比如温度长时间画直线,比如温度突然的大幅度跳变。
此时,本人的处理方法,到现场热电偶处。
为什么不直接到控制室热电偶补偿导线的接线端子处,因为大部分故障是热电偶接线端子处补偿导线接触电阻变化,导致温度突然出现故障,当然也有可能是控制室接线端子处的问题,特别是带变送器功能的安全栅会出现问题,但其故障几率远远小于现场热电偶接线端子处。
本人那现场热电偶为K型来说明。
本人到现场热电偶接线端子处,拧下接线盒,首先查看补偿导线及热电偶引线与接线端子处的接触有无问题。
如果没有问题,可拆卸一根补偿导线,然后用万用表测量两接线端子处的毫伏电压,其实不拆卸补偿导线也行,但考虑万一控制室对现场有影响,最好拆卸一根补偿导线即可。
用万用表测量毫伏电压,如楼主所说4.3毫伏。
此时可松开万用表,大体判断现场此时的气温。如楼主所说10度。
那么本人就可很快的得知工艺测点的温度=4.3/0.4X10+10=120度稍微高一点。
4.3是所测现场热电偶处的毫伏电压
0.4是K型热电偶10度对应的毫伏电压,注意不是准确值,因为是判断故障,0.4对应10度可以快速的计算所测温度。+10,是此时热电偶接线端子处的温度,如果工艺塔器的辐射温度较高,要向大一点考虑。如果非要用准确一点的数值,可用万用表本身带的便携式K型热电偶测量(本人用厂里配置的福禄克万用表带这个附件),如果没有就大体估算,也差不了几度,对于判断热电偶故障完全可以满足。
直接把毫伏电压换算成温度,然后加环境温度,是最快速最便捷的换算方法,换算出的温度差距也就2、3度左右,对于几百度的温度测点,这点误差对于判断故障完全可以忽略。
把这个粗略换算出的温度与控制室里显示的温度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出故障是否已经排除。

最后总结一下步骤。
现场拆卸一补偿导线。
用万用表测量毫伏电压
判断现场环境温度
粗略计算测点温度。
本人把K型10度对应0.4毫伏。E型10度对应0.6毫伏。
快速、省事、节约脑细泡。

 

发表于 2018-2-9 13:27: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angjian2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小学5年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司空摘星 发表于 2018-2-9 13:27
不妨告诉你,本人的处理方法。
某日某时,接工艺电话说有一个温度测点,怀疑温度不准,比如温度长时间画 ...

非常感谢司空摘星海友的解答,在现场我采用的也是大致估算的方法(100℃对应的4.038),基本可以满足判断的结果。可能我是懒散惯了,在数值及方法上不够精确,以后要向您学习。谢谢

 

发表于 2018-2-9 13: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ingxin1964VIP会员 VIP会员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川初一  |  头衔:  TA未设置 
已绑手机  
粗略计算就是117

 

发表于 2018-2-9 16:42: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特别提示:

          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内容存储服务。

         禁止发布上传, 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公开传播或无传播权的出版物、无传播权的在行标准规范、涉密内容等
          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造成平台或第三方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散播涉爆类、涉黄毒赌类、涉及宗教、政治议题、谣言负面等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主题】高级


 

关于我们  -  隐私协议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   -  个人会员  -     -   专家智库  -  服务市场    -  APP和微信   -  分类信息   -     -  在线计算  -  单位换算


不良信息举报 0411-88254066  举报中心       在线客服#微信号:  18840911640    电子信箱   service@hcbbs.com   【QQ客服】3153267246   


海川化工论坛网(hcbbs) @Discuz! X3  0.128586 second(s), 99 queries , Redis On.


辽公安备21100302203002号  | 辽ICP备17009251号  |  辽B2证-201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