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临界点蚀温度(CPT)被认为是评定不锈钢点蚀敏感性的指标。当不锈钢在某一温度以下时,其腐蚀电流密度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温度范围内试样表面钝化膜完整,该区域为温度钝化区域。当超过该温度时,不锈钢的腐蚀电流密度急剧增加,说明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发生破裂,点蚀开始形成。 温度对点蚀的影响通常表现为两个对立面:提高温度可以促进小孔内离子的扩散,一定程度上抑制点蚀过程,但同时也使反应动力学过程加强,促进点蚀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竞争导致点蚀在亚稳态与稳态之间转变。 在油气田环境中,由于内部环境复杂,不锈钢经常处于变温腐蚀介质中,因此研究温度的变化对了解不锈钢在油气田环境中的点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温度会影响304不锈钢的热力学状态以及动力学过程。温度越高,金属的钝态越难以建立和维持,导致Cl-活性增强,吸附在钝化膜表面,使得膜上活性区域增多;同时钝化膜的稳定性及修复能力较低,导致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减弱;而维钝电流的增大也说明了不锈钢在低温下钝化性能更好。 无论腐蚀介质中是否有CO2,不锈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且点蚀电位逐渐降低,腐蚀更加明显。 在模拟油田的高温高压腐蚀环境中,不锈钢的平均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达到150℃时,平均腐蚀速率达到最大值,约为0.25mm/a。当温度在150℃以下时,Cr转化为Cr(OH)3,Cr(OH)3进一步脱水形成Cr2O3,因此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Cr2O3。 当温度达到200℃时,腐蚀产物中除了Cr2O3外,还检测到了Fe3C和FeCO3等铁化合物。 不锈钢在类似环境中的腐蚀产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说明随着温度升高,不锈钢的腐蚀机理开始发生转变,因此不同温度下腐蚀形貌与腐蚀产物会有所不同。
|